足协主席社会公益论引发媒体质疑!中国足球到底是什么?
足协主席社会公益论引发媒体质疑!中国足球到底是什么?

本周五晚间也就是昨晚,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参加了白岩松所主持的《白·问》节目,回答了很多关于中国足球的问题。相信不少球迷们都看了,而且这也是第一次看到,足协主席这个位置的大咖来在线直面这些比较敏感的问题,这个需要勇气,因为这对于足协来说也是一个突破。比起以前的闷声不作响,站出来直面问题,回答问题,交流意见,这也是可以看出足协的一种进步。
当然了我们追求的并不是这点进步,我们的共同追求是中国足球能够快点进步,这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目前来看我们还是看到了足协走向开放的进一步能力。
当然了中国足球的问题其实很复杂,面对这样复杂的问题,陈戌源的回答肯定不能让所有人满意,甚至有些回答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比如足球公益论。当时的问题是“中超冠军江苏队按媒体说法可能不再存在,老牌球队天津队有可能不再征战中超,目前这些情况确定吗?”
陈的回答是:“原来的苏宁要达到今年的准入要求看来非常困难,俱乐部也发布了停止运营的公告。天津泰达也面临着解体,想要完成准入非常困难,我们正在等待下一步的消息。中国足协包括体育总局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解决?中超冠军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个人比较遗憾,也和苏宁投资人做过多次沟通。从俱乐部投资的角度来看,他们要考虑社会公益,要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形象。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以后不会发生。”
很多人认为既然是职业联赛,为什么把他定义为公益,认为原来企业花的钱不是白花了,都给了公益,那以后哪还有企业搞足球,公益足球没意义等等。
或许很多人看了很多年欧洲的足球,再来看中国足球是公益就会觉得很荒诞。因为他们看到了欧洲比较完美的市场化的运作,他觉得足球和足球联赛就该像欧洲那样运作。但是事实上,我们做不到。欧洲足球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土壤,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至少投资人在投资俱乐部的时候,不用担心俱乐部亏损太多,至少俱乐部有周边可以卖,有球衣可以卖,而且球迷们也买账。而中国足球没有这样的土壤,你的球衣你的周边,有多少球迷去买,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实。虽然看球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所有都是付费人群。
所以我们联赛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球迷多,球迷的流量所带来的广告效益,另外就是在投资足球之后,当地的政府对于企业的支持了。所以我们的投资人投资足球主要的心态是什么?一个就是广告效益,为了打响企业的品牌,另一个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投资足球获得一些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
因为我们都很清楚,投资足球根本在足球本身上赚不到什么钱,甚至连年亏损,而且还亏不少。所以实质上,这么多大企业投入,尤其是私企目的也不是为了俱乐部本身能赚多少钱,而是投资足球带来的以上两种效益。所以这个目前国内做公益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陈戌源这么说也正是基于中国足球的现实来说的。而且站在球迷的角度来说,你看球,你把你的主队当做是什么?是不是城市的名片,家乡的代表。而不是为了支持一个企业去看的吧。这就是有主次之分的,俱乐部是具备他的社会性的,而在社会性是主要地位。
所以中国足球的现实就是政府和企业的一合作,而具体要怎么来操作还是双方去磨合。完全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就会像前几年,疯狂投入之后,大部分球队玩不起解散了,就剩下几个豪门对抗,甚至最后就剩下几支球队玩。完全管控的情况下就缺少活力。所以怎么调整很难,也需要足协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去解决了。
当然了中国足球未来会不会像欧洲足球那样有着良性的循环,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很期待。但是此时此刻,中国足球还做不到,中国足球需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走出自己的路。以上是个人的浅见,肯定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也希望球迷们能够理性讨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