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吴敬梓 著)_梗概 之 第四十七回 虞秀才重修元武阁 方盐商大闹节孝祠
话说虞华轩也是一个非同小可之人。自小七八岁上就是个神童,后来经史子集之书,无一不通;到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事精熟;文章也是枚、马,诗赋也是李、杜。曾祖是尚书,祖是翰林,父是太守,真正是个大家。无奈他虽有这一肚子学问,总瞧不起旁人,也就被旁人排挤。偏偏又守着几亩田园离不开,因此就激而为怒。每每以戏耍贪图便宜的人为乐。
这成老爹是个兴贩行的行头,此次来是为了给虞华轩推销一块田地。这成老爹推销之余向虞华轩扯虎皮耍大旗,虞华轩暗记在心,隔日找唐三痰打听核实了情况。虞华轩就设计戏弄成老爹:先叫小厮假托方杓之名给成老爹发了请吃饭的红单帖。
成老爹为巴结方老六,不顾虞华轩家现成的大鱼大肉,铁了心要去方老六家吃酒。虞华轩与唐三痰演戏让成老爹去说服方老六出银子修葺元武阁。
成老爹辞了虞华轩,一直来到仁昌典,主人方老六出来会着,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搭话,就是没提吃饭的事。成老爹又着意奉承一番,方老六仍没有请客的意思,成老爹只得提出告辞。方老六略一客套,就送了出来。
成老爹走出大门,猜疑不定,饿着肚子,打算回虞华轩家吃饭。虞华轩同唐三痰、姚老五和自己两个本家,正吃在快活处。见成老爹进来,故意说成老爹背着他们吃方家的好东西,忙为成老爹泡消食茶。那茶左一碗右一碗只管添与成老爹吃,成老爹越吃越饿,偏看见他们大肥肉块、鸭子、脚鱼,夹着往嘴里送,气得火在顶门里直冒。他们一直吃到晚,成老爹一直饿到晚。次日辞了虞华轩下乡回家去。
一日,唐二棒椎走来找虞华轩,说前日那姓季的还真是太尊府的幕僚。唐二棒请华轩带他去见这位季兄,还要去带他去见见太尊。虞华轩同意了。没见着季苇萧,倒是见着太爷了。太尊随发帖请饭,两人就近在龙兴寺坐着。等待过程中唐二棒椎发现县里仁昌典方老六同厉太尊的公子就在隔壁听戏吃酒,这唐二棒椎悔不当初就该抱方老六的大腿。
两人进去会着太尊,说了许多仰慕的话,吃完了饭,辞别出来。虞华轩到家同余大先生商议节孝入祠的事,两家都有好几位叔祖母、伯母、叔母入祠,商定两人分头去传本家亲戚。哪知两人传了一圈下来,倒惹得一肚子气,这些亲戚都趋炎附势,要送方家老太太入祠,本家的反而不送。
到初三那日,虞华轩、余大先生组织几个人抬着各自家的神主冷冷清清来到祠门口,与方老爷家浩浩荡荡的大排场没得比。方家这边知县、学师、典史、把总都来了,吹打安位,便是知县祭,学师祭,典史祭,把总祭,乡绅祭,秀才祭,主人家自祭。祭完了,绅衿一哄而出,都到尊经阁上赴席去了。
这里等人挤散了,虞家、余家才简简单单安好神位。之后就是看尊经阁上方六老爷意气风发大酬宾客。
余大先生看不上眼,同虞华轩将祭桌抬到虞家去吃,路上余大先生还感慨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绝了!叹息学官里没有南京虞博士那样的好官,余二先生倒是提出虞博士也不禁止人怎样,只是以德服人。几人叹了一口气,吃了酒,各自散了。
此时元武阁已经动工,虞华轩每日去监工修理。那日晚上回来,成老爹为了卖田的事来了。虞华轩问起成老爹前日节孝入祠为何不到。成老爹大放厥词惹得虞华轩大怒,当时不发作,假意答应成老爹买田,待要成交时,直睁着眼说那田贵了,不买了。弄得成老爹里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