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伏知识 | 避免夏季养生的8个误区,学习正确的养生方式

2023-08-02 15:46 作者:至臻之艾  | 我要投稿

三伏不仅是夏季最热的时候

更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阶段

同时也是养生的重要时节

除了做艾灸以外

网上还流传了各种养生法

这些都正确吗?

其实中医养生的一个原则

就是“顺应自然”

讲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很多流传很广的养生方法并非完全正确

这里小编提醒大家

三伏天养生要避免陷入误区

不要盲目跟从

误区①:“夏练三伏”适合大量运动

人们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殊不知大汗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尤其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盛夏过度运动,因为出汗多会导致血液黏稠,易引起心脏病、脑梗等病的发生。

因此,“三伏天”不宜运动量过大锻炼要避开高温,在阴凉的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宜做体操、散步、打太极等轻度运动,只要微微出汗即可。

误区②:三伏天防暑比防寒重要

很多人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但如果长时间一味贪图寒凉,势必会耗伤人体阳气,损害机体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因此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的人群更需要注意防寒待在空调房中不能太过贪凉,空调温度最好跟外面温度相差不超过8℃

误区③:三伏天“晒背”晒得越久越能帮助减肥、改善肤色

俗话说“三伏晒对背,健康一整年”“三伏天晒背”主要是为了养阳,让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不仅能驱寒保暖,还能缓解抑郁、改善体质、改善肤色。然而需要注意:不要盲目跟风,对紫外线过敏者,或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孕妇等人群不适合晒背。晒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晒背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点到10点,下午4点到6点

2、第一次晒背时间应在20分钟左右,然后循序增加,成年人每次晒背20分钟到1小时为宜儿童皮肤娇嫩,每次晒背可适当缩短至15~20分钟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时间可适当延长

3、晒的时候头、面、眼部还是要做好防晒准备,如遮阳帽、太阳镜,晒的时候最好穿一件浅色薄衫;

4、不可空腹,晒前晒后要适量喝水,补充体液消耗。不能一次暴晒太久,达到微微出汗即可,不宜晒到大汗淋漓。

5、可以准备常温酸梅汤、绿豆汤、淡盐水或携带温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便应急之用。

误区④:出汗后大量饮用冰镇饮料解暑

炎热夏季,大汗淋漓,喝一杯冰镇饮料顿觉酷暑远去,可谓是“透心凉”。其实不然,喝冰水虽然能解一时酷热感,但未必可以起到解暑的作用。反而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

误区⑤:趁雨后凉爽时去锻炼

夏季暴雨过后,往往比较凉爽,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门散步、锻炼,但雨后出门锻炼反而会加重体内湿气。夏季暴雨后,湿度随热气蒸发往上走,空气中的湿度其实会加重,雨后散步会因湿热交杂出现胸闷、头晕甚至恶心的症状

误区⑥:出汗后立即用偏凉的水冲澡

夏季很多人会大汗后迫不及待去冲澡,而且会选择偏凉点的水温,这样相当危险人在大汗淋漓时,身上毛孔都处于张开状态,而此时用偏凉的水冲澡,会觉得很舒服,但毛孔由于冷水的刺激会骤然收缩,使体内的热量遭到抑制散发不出去,从而导致中暑。建议平时洗温水澡,水温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即35℃~37℃

误区⑦:天热没胃口用蔬果代替正餐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会选择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然而这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疾病。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廋肉、鱼、豆、奶、鸡蛋等;食欲不好时,可变换一下口味,吃莲藕、冬瓜、丝瓜、扁豆等夏令食品。

误区:每天大量喝绿豆汤解暑

很多家庭一到夏季,顿顿离不开绿豆汤,不仅每天大量喝甚至当水喝。但绿豆汤一定不能天天喝首先绿豆汤寒凉,其绿豆中大分子蛋白质较多,过量食用容易消化不良甚至腹泻,损伤脾胃。然后从中医角度看,阳虚体质或体内偏寒凉的人,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也不宜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血虚血亏的人也不适合喝绿豆汤

饮用绿豆汤需适量,成人一周喝2到3次,每次一碗最佳;幼儿肠胃功能较弱,也应适当减少食量。

圣透三伏灸人人必备,老少皆需!

2023年三伏灸时间表

伏前沟通阴阳:7月01日—7月10日

初伏调和心肾: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补益五脏: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引火归元: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敛肺养阴:8月20日—8月29日

【不仅是冬病夏治,更适合改善体质提升免疫】

内容来源:网络、灸一堂编辑整理,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三伏知识 | 避免夏季养生的8个误区,学习正确的养生方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