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创飞了!张雪峰:编制和体制内绝对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简单,根本没法生存

2023-08-17 11:40 作者:新中地职业培训学校  | 我要投稿

前几天在B站看到一个张雪峰的视频:

感兴趣的友友可以去看一下原视频,这里小编就给大家省流版:

视频里求助的女孩,自己爸妈都是体制内的员工,做了一辈子,家里条件还可以,女孩也想考公务员,但是张老师几个问题给女孩干沉默了。

此外,张雪峰还发表了很多关于体制内的观点,因为太长了,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放在下面供参考:

1、体制内到底是不是像网上说的那么神奇?

所有人都在努力考公务员考编制,如果不好的话,大家不可能那么傻都去考。

曾经有朋友问我,进入体制内是不是永远没有机会,像网上说的那样能够实现财务自由?我只想说一句话,如果你想从政,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就别想着奢望发财;如果你有一定的能力,想快速的积累财富,那你就不要进体制内。

2、听很多人说,公务员也有很多隐形收入来源。

有人会说,那我如果有一定的级别,是不是可以通过权利去敛财?拜托你想想,当下是什么样的环境?反腐利剑高悬,这种情况下你还敢这样说!

当然,你可以一意孤行,通过权利去寻谋求自身的财产增长,但是夜路走多了,迟早要碰到鬼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3、网上很多人都说自己有副业,干着一份轻松稳定不怕裁员的工作,再花时间做一做副业,是不是很容易实现财富自由了呢?至少比苦逼的996强吧!

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最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公务员不能违规兼职,不能违规领取兼职报酬,不得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不得在企业或者其他盈利性组织中担任任何兼职职务。

4、为什么出现考公热?

前几年,突然兴起了一阵考公务员热,国考省考的报录比不断增长,许多名牌大学毕业生、博士人才都纷纷加入选调和考公大军,坊间更是戏称“宇宙的尽头是公考”。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民营企业严重的用工不规范与体制内相对规范合理的差别。

二是体制内的收入水平达到甚至远超当地的平均线。

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在树立宏伟的远大目标和高尚的理想追求之前,首先要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问题,还要肩负起家庭的抚养儿童、赡养老人的责任。

工作顶多算是糊口的职业,远没有达到事业的层次。

但体制外的用工不规范问题,对于广大打工人实在是太残忍了。

就算是受众人追捧的高薪的互联网企业,996、大小周、上厕所倒计时、35岁被优化,等一大堆问题。

其他报酬没这么丰厚的民营企业违规用工的问题更加严重,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随意开除、人格侮辱、高危岗位没有有效防护,等等。

外企虽然各项管理相对规范,收入一般也不低甚至挺高,但一方面门槛高,广大学习能力一般的普通人难以够到门槛,并且外企经常说撤离就撤离、说关门就关门,虽然补偿到位,但也需要另觅下家。

至于收入水平,虽然新闻上充斥着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领域巨头里各种年薪百万、股权分红、几十个月的年终奖,但等到自己去找工作,发现统统都没有。

“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

反倒是体制内,虽然一问就是“月薪3000”,但一些地区房补、车补、绩效奖、文明奖,这补那奖的,还都是税后,精确一计算,得到数学悖论:体制内月薪三千>体制外年薪百万。

5、也不是哪里的公考都热

所谓的公考热,也主要出现在体制内收入发达的地区,比如江浙(没沪)、珠三角、以及部分经济欠发达省市。

于是报考时人潮汹涌,甚至聘用人员都能被北大清华海外名校包圆,不给“全国第三大学”一点机会。

然而也有很多地区的收入也并不高,只能勉强糊口甚至需要跑顺风车、送外卖补贴家用,甚至拖欠工资的事情都时有发生。

但在这些体制内收入不高的地区,往往体制外的收入更低、用工更不规范。

综上,一些地区体制内用工规范、收入不低,成为广大普通人的终极目标自然合情合理。

6、举个例子(体制内的朋友的困境)

在一个经济水平和房价水平都位居全国顶尖的城市,体制内收入的绝对值尚可,但相对值应该算偏低。属于困难地区觉得眼红,周边地区觉得可怜的情况。

朋友们对最近一系列规范收入的举措颇有怨言,主要理由有4条:

一是房价这么高,再降低收入将令大家的生活更加困难,特别是很多还肩负着巨大房贷压力的同事,都是倒腾着几张信用卡,掐着公积金到账的时间还房贷。

二是经济发展成就很高,离不开当地干部的辛勤工作,取得了这么好的建设成果,却没有拿到相应的报酬,很不合理。

三是以后人才更不会进入体制内了,年轻人普遍经济压力很大,优秀的人才选择面更广,以后都会去体制外拿高薪,而不是进体制贡献力量,也就只有水平较低找不到更好收入的才会考公了。

四是体制内的人才的热情会降低,以前还有很多人把工作当事业,生活无忧之后,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以后恐怕会把工作仅仅当做糊口的职业,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甚至迫于生计当做副业,而把副业当做主业。

对于他们的抱怨,虽然碍于情面没敢当面反驳,但还是觉得这四条理由构不成周边体制内高收入的理由。
对于高房价的问题,这是全社会都面对的问题,而不只是体制内面对的问题。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全社会、体制内外共同努力解决,政策的制定者是解决的主力。而不能让体制内搞特殊,通过各种货币或实物补贴的方式只解决自己的问题,却对抛给全社会的问题置之不理,这是不合理也不负责任的。

7、对于人才不进入体制内的问题

根据身边的名校生来看,收入的确会影响很多人才的选择,这是个没法绝对客观地量化的问题。

高收入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同样也可以吸引到更多混日子的庸才。

收入降低会让一些人才离开,但也会让这些有其他才能的人士进入到其他能更好发挥专业本领、创造更多价值的岗位。

现在很多各种专业、各个学历层次都一窝蜂地争抢报名高收入地区的岗位,多多少少浪费了一些社会急缺的专业技能。

8、如果你想发财,绝对不能进入体制内,无论公务员、事业编、教师、央企国企职工,你都不能选!

因为体制内优点就是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但是规矩多,收入中等水平,根本没有发财机会。

如果有谁真的发财了,那肯定有问题。

所以要想发财,你就在体制外折腾,那里有广阔的空间让你自由发挥,只要不违法,你尽可施展你的才华。

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对能力的理解比较狭隘,总觉得自己能考入体制内,肯定也能赚大钱,天真地认为这两种能力可以任意切换。

实际上,赚钱和考试完全不同,毫不相干,很少有人二者兼备。

有的人非常聪明,毕业后马上考入体制内,工作一两年以后,因为收入远远低于预期,所以他们非常失望,就闹着要辞职,辞就辞吃呗,没人拦着你,因为外面有的是人想进来。

到社会上闯荡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人就会后悔,为什么这样说?古今中外,能发财的人始终只是极少数幸运儿。

所以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头脑一热,就要辞职去创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来选择人生道路。

看完以后,感觉自己被创飞了,是谁演我!!

静下来反复思考,觉得视频和评论说的内容真的很中立、很现实、很受用。

体制内有很多优点,但是也不要过分美化,一股脑地去跟风考公,考编,还不如沉下心来,真正选择自己需要的、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就像文章开头视频里求助的女孩,她可能还没考虑清楚就选择了考公这条路,但是看了自己父母一辈子怎么过来了,又似乎犹豫了。

她说自己想赚大钱,但是张雪峰老师问她能否接受像自己一样天天直播到12点,女孩也犹豫了。

评论区还有很多很真实的评价:


如果选择体制内要做好收入低,工作枯燥的心理准备,体制外挣钱需要做好遇到各种困难的准备。

只求温饱,想躺平,又有十足的心态面对将来体制内的职场规则和环境,对收入要求不高,且只求稳定的,完全可以选择体制内。

如果想高收入,不怕辛苦,那就体制外。

9月份又到秋招季,好多小伙伴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纠结自己到底要考研、考公、还是去投简历找工作。

在这里只想说一句,正在迷茫的朋友们,不要盲目跟风考公考编,选择自己真正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被创飞了!张雪峰:编制和体制内绝对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简单,根本没法生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