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东师大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文|张YM / 凯程集训营学员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一、自我介绍
各位学弟学妹你们好,我是20届教育学考研学生,今年已被华东师范大学拟录取。从决定考研到成功上岸,这段研途漫长且辛苦。我想写一写我的备考规划,希望能给尚在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
初试成绩:总分376分(英语75,政治75,专业课226),初试排名第一。
考研情况:在职考研,四月份开始基础班学习,九月初开始正式备考。(由于我是在职考研,所以我的复习安排可能不适合所有的学弟学妹,因此接下来的复习规划我会写完我的备考安排后再附上我的一些学习建议。)
二、关于专业课——教育学311
1. 4月份—8月份
四月份我刚入职一家教育机构做在线辅导老师,五月底开始带班,七八月份恰逢暑假。所以这段时间我的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了工作上。之前考过311,所以我对考研学习内容还是有些基础和印象的,在这四个月我主要是看凯程基础班课程,但没有做笔记(因为比较耗费时间),以看课程和理解为主,也会稍微背一下框架和要点。
PS:在6月底之前的基础阶段,专业课学习可以以凯程基础班课程和教材为主,不要求全部背诵,以理解为重。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笔记,但建议用活页纸或A4纸,并且笔记布局要注意留白,因为在之后的强化班等是需要对笔记内容进行修改、补充的。
在7、8月份,你们应该正值暑假,一定要利用好暑假这个备考期。凯程的强化班课程是一定要听完的,并且边听课要边做笔记,形成自己的专业课笔记,以及开始背诵。(如果此时基础班课程还没有听完,你可以选择先去听强化班课程,强化班讲的也是很全面详细的,如果在听强化班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这时可以去找相应的基础班课程讲解来听。如果你觉得自己基础不好,那么就抓紧听完基础班,然后后续的学习中要更努力一些,不要落下进度)
2. 9月份—12月份
从9月初开始正式备考时,我就按照冲刺备考模式来复习,因为在职考研学习时间有限,所以要压力前置,把时间最高效率化。我的专业课学习主要进行了五轮:
第一轮:9月初—11月中旬。用时两个半月,我听完了凯程的强化班课程,做完了五科的笔记,也把强化班内容背了一轮。我原本是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诵表格(百度可下载)来背的,不过因为时间不够所以不得不中途放弃,后来一直采用回忆法来复习背诵。
另外,我也看了真题班课程(311部分)以及做真题笔记、刷十年真题。真题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研究,背诵是基石,但如何答题亦决定了你能否取得高分。(真题班怎么学、笔记怎么做,徐影和高歌老师会在课程中讲到)
第二、三轮:11月中旬—11月底。由于时间原因,我的第二轮、第三轮背诵是同时进行的。第二轮背诵是将强化班笔记中自己经常遗忘的、重难点的内容又背了一遍;第三轮是利用真题和冲刺班课程+《必背题》来背诵的。
首先是真题部分,把做过的十年真题和真题笔记中不熟悉的题目与知识点背了一遍;其次是听冲刺班课程,开1.5倍速,跟着老师把五科重点过一遍,背过了的快速略过,不熟的点暂停再背一遍。
第四轮:12月第一、二周。这一轮主要利用模拟卷来背诵。我每天会做1-2套选择题,做完后订正,然后看每一道题的考点,不论这道题是否做错,只要它涉及到的知识点我不熟悉,就马上去翻宝典翻笔记来背诵;剩下的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大部分我都是看着题目口述答案,选择了其中部分题目来计时答题。(之前刷真题也是这样做的)
第五轮:12月考前4-5天。
利用回忆法把五科全部内容过了一遍;翻真题班笔记和热点课资料。热点课我是从更新开始利用睡觉之前的时间来听的,没时间做笔记就截图,然后整理成word文档打印出来。
PS:以上是我的专业课五轮学习安排,时间非常紧凑,实际上也没有做到完成度100%;关于9月—12月的备考建议,就是仍要以强化班内容背诵为主,真题班、冲刺班都要跟上,并注意考前模拟。



二、关于英语一
1. 4月份—8月份
这个阶段我主要是以背单词+读英文文章为主。
单词部分:由于没办法拿着厚厚的考研词汇书来背,所以我主要是用了墨墨背单词APP,每天100-200的学习量(每日学习量:当日复习的单词量+当日新学单词量)。
英文文章部分:前期是用流利阅读APP,每天读一篇推送的英文;后来是看真题里的阅读,不以做题为目的,只是为了读英文文章、分析长难句和保持英文语感。
这四个月我主要是利用碎片时间来学英语,因为我在教育机构做的就是英语辅导老师,所以上班期间不忙的时候背背单词看点英文文章,问题不大。
PS:9月份之前一定一定要把单词书背上个一两遍,背单词和背专业课一样是一项从开始一直持续到考研前一天的任务,当然背诵是有多种形式的,这个时期以背单词书为主,之后可以背真题里的单词和考研重点词汇。
2. 9月份—11月份
关于背诵:每天单词量50-100(墨墨背单词APP),复习研究过的真题阅读;11月中旬开始背作文。
关于真题:9月初,我开始研究真题,平均每周一套真题,三个月做了十二年的真题。我真题做的很慢,我两次考研都没有把20年真题全部做完一遍,也没有做第二遍、第三遍。(一战考了69,今年75)我的学习方法是:
(1)每周研究一套真题。第一天连续做完四篇阅读,第二、三、四天第一遍研究,以查记单词、分析翻译长难句为主,做到文章+题目中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理解,第五、六、七天第二遍研究,看课程程以及做分析和总结,比如说题目分类、这种题型怎么做、出题句在哪里、我这道题为什么错等等。第一个月我只做了阅读部分,十月份开始我慢慢加了翻译、新题型、完型,不过做的很少,这三种题型我主要是到了十一月份做了专项学习。
(2)关于听课。阅读我看的是唐迟老师的课程,因为之前也是跟的他的课,已经做好了详细的笔记,所以今年只看了部分课程没全部看完,主要复习回顾了笔记内容(非常推荐他的“逻汉班”);十月底,我开始看翻译、新题型、完型的课程,一战看的是唐迟和宋逸轩老师的小三科,这次看的是刘晓燕老师的保命班+一战时的笔记,其实做题套路都差不多。
(3)十一月开始准备作文,作文看的是刘晓燕老师的保命班,然后也背了自己以前整理的作文模板和素材。
3. 12月份
关于背诵:复习研究过的真题+笔记;背作文。
关于真题:模考三次,做完了留出来的三套真题。计时三小时做完,然后仍按照以前的方法精研真题。(我今年总共做了05—19年共十五年的真题)
PS:建议暑假开始做真题,不论是什么方法,一遍研究透彻还是二刷三刷,真题一定要利用好(不需要做模拟题);看适当的课程有助于自己理解和学习,但是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只看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不需要把这个机构或者这位老师的全部课程都看完。另外,英语一定要提前打好基础,不要想着考前突击,考前大部分时间要留给专业课和政治背诵。
三、关于政治
我是从九月份开始才学政治的,9-—11月每天35-70分钟,12月份每天2-3小时,主要安排如下:
9月:看了徐涛老师的课程,只看了马原部分;每天刷一会儿《1000题》;
10月:觉得效率太低,就买了徐涛老师的《冲刺背诵笔记》(这是选择题知识点),每天背35分钟,然后刷《1000题》+读记《1000题》知识点。
11月:继续记选择题知识点,《冲刺背诵笔记》+《1000题》;每天在徐涛老师的微信公众号跟背“背诵大作战”;这时候已经有肖八、徐八和其它预测卷了,我每天做一套选择题。(时间原因,“背诵大作战”每天尽量跟,但第二周开始不再记《冲刺背诵笔记》和《1000题》,主要做肖八徐八的选择题+记里面的知识点)
12月:选择题部分,仍旧是每天一套选择题+背选择题知识点(我用了小白考研的资料,这个是对各名师押题卷的整理汇总,比较节省时间和提高背诵效率);大题部分,主要背肖四,也背了一点其他老师的押题。(我建议肖四是底线,在背过肖四的基础上再去背其它押题卷;也是背的小白考研整理好的资料,能把肖四里成段的答案进行逻辑划分,方便理解和背诵,当然也可以自己划分)
四、写在最后
1. 相比大部分考研复习规划,从进度上来说我的备考安排都比较迟,所以到了十一二月份时我的压力真的很大(不得不甩了自己的寒假班来减轻工作量,因为寒假班虽在一月份开课但是提前很久就要做学习服务)。
因此希望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压力前置,不然到考前会发现学习量巨大,影响备考心态。但也不要担心自己开始的晚,重要的是制定好目标和合理的学习规划,然后保持学习节奏一直学下去。
2. 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追梦的这两年我愈发觉得,“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梦想可以有,目标也可以很远大,但树立目标之后的路其实很坎坷,坚持走完这路途才是最重要的。
愿我们都能实现梦想,去想去的学校读书,过想要过的生活。学弟学妹们加油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