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闻道之座】《仁王2》中那些NPC刀冢背后的故事——飞翔篇:王好战,请以战喻

2021-03-28 22:36 作者:漱石先生的猫  | 我要投稿

《仁王2》系列第二篇,以后差不多就这个更新频率了,大概……

《仁王2》飞翔篇的三个主线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桶狭间合战、墨俣一夜城以及虚构的稻叶山城合战。虽然本篇的剧情重点在于强调主人公与藤吉郎跟随织田信长而崛起的过程,但Up在构思这篇的时候并不想采用这一点——毕竟织田信长是全日本最著名的历史人物,来看这篇文章的各位想必也不想看我再用文字讲一遍这些堪称日本战国基础知识的这些内容了——既然要写,那何不深入一点呢?

正如本文的标题里“王好战,请以战喻”所说的那样,本篇的血刀冢 / 义刃冢考证将更多的围绕战争这一核心,通过对一场场战斗的讲述,来为各位揭示出曾在这些血刀冢 / 义刃冢主人们的身上发生过故事。

地点:桶狭间

1、平手政秀

位置:今川义元本阵右手边坡道的棚子下

义刃冢 平手政秀

平手政秀,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日本战国史爱好者们来说算是比较耳熟能详了——虽然老爷子的生平事迹并不算多,但单就是作为织田信长“傅役”(一个集教育官、监护人、家臣等众多身份于一身职务,虽然国内民间常译成“师傅”,但Up认为这一职责要比师傅的程度更重,因此选择直接使用日文原意)这一身份,就足以让平手政秀在历史上留有姓名。

虽为织田氏两代老臣,但平手政秀的一生主要还是活跃在织田信秀时期。因为精通和歌、茶道等公家文化,所以在担任信长的傅役前,平手政秀主要负责织田家的外交任务,包括天文二年(1533年)公卿飞鸟井雅纲山科言继等人来访尾张的招待工作、天文九年(1540年)至天文十二年(1543年)期间织田家的对外捐款事宜和对朝廷的交涉活动等;而在担任信长的傅役后,平手政秀也负责了对斋藤家的会面及联姻等事宜。

作为一名武士,平手政秀一生可考证的出阵次数并不多——从时代性角度来看,与其说平手政秀几乎没有出阵过,不如说应该是由于史料失载而没有被记录下来——关于其明确的出阵记录有两次:一次是参与织田信长的初阵,作为“后见”(直译为“背后辅佐的人”,与“傅役”职责类似,考虑到织田信长初阵时只有十几岁,大概率整个过程都是平手政秀负责调度的)协助织田信长完成整个初阵过程;而另一次,便是在安祥城之战中,率领援军部队支援固守安祥城的织田信广

地处三河国的安祥城是控制西三河地区的关键要塞之一,围绕此城,织田家、松平家和今川家曾爆发过数次战争。而平手政秀参与救援的,正是最广为人知的第三次安祥城之战

第三次安祥城之战的爆发有一个较为传奇的背景故事:为了向今川家表示臣服,三河松平家家主松平广忠选择将嫡子松平竹千代送往骏府城作为人质,不料护送人质的队伍在途中突遭松平本家家臣户田康光的袭击,人质松平竹千代被户田康光掳走并转送到了织田家的手中,织田信秀借机利用人质向松平广忠施压想迫使其倒向织田家来对抗今川家,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松平广忠却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原则,毅然决然的归顺到了今川家麾下,双方因此再度开战……

——以上的传奇故事在经由江户时期的军记物语及近现代历史小说家们的演绎后,变得广为人知。但故事终究是故事,事实的真相是否如此,还需要相关史料来进行证明。

由同时期的僧人日觉上人保留下来的史料《本成寺文书》中曾有记载,早在天文十八年(1549年)爆发的第三次安祥城之战的前两年,即天文十六年(1547年)时,织田家与松平家就曾围绕松平家居城冈崎城的归属权爆发过一场冈崎城之战,此战中松平家不敌织田家,居城冈崎城遭到攻陷,而松平竹千代应是在此时被织田家获得——有可能是松平广忠主动献上嫡子求和,或是织田家入城后将其掳走。

无论如何,户田康光劫持人质事件有极大的概率是杜撰虚构的,其来源可能是由于虽然归属松平家麾下,但户田家的居城田原城却遭到了今川家的进攻,导致后世作者认为是因为户田家先行背叛,才遭致松平家的主家今川家的报复——可如果户田康光真的是叛徒,那就没办法解释户田家后续不仅没有绝嗣,反而开枝散叶,甚至在江户幕府时期成为了谱代大名这一点。

回归正题,无论松平竹千代是如何来到织田家的,结果是不变的:松平 · 今川联军同织田家在以安祥城为核心的地区爆发了一场大战——虽然有将第三次安祥城之战一分为二,划分出第四次安祥城之战的说法,但Up认为所谓的第四次只是第三次的延续,因此选择采用三次合战的说法。

第三次安祥城之战的主导一方是今川家,其主将为赫赫有名的智将太原雪斋;松平家的主将本应是家主松平广忠,但他却在战前遭到了意图谋反的本家家臣岩松八弥的杀害——关于松平广忠是否死于谋杀一点依旧是有争议的,不过鉴于《冈崎市史》采信了岩松八弥刺杀说,Up也选择相信这一点——松平广忠之死导致松平家陷入无主的境地,今川家趁机接管了松平家的军队,将其作为自己的先锋与织田军进行消耗。

当时的安祥城处在织田信秀的掌控之下,由信秀的庶长子织田信广驻守。战争开始后,织田军根本没有办法阻止松平武士们进攻的势头,安祥城的三之丸和二之丸很快就被松平军攻陷了;然而就在松平军准备一鼓作气攻下本丸,夺回安祥城的时候,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让战争的形势瞬间改变——由于军势过度深入敌阵,松平军的主将本多忠高遭到了织田军的射杀,就此身亡。

本多忠高之死让松平军即刻陷入了混乱和动荡之中,为避免有失,太原雪斋当机立断放弃了继续进攻安祥城的战略部署,将联军军势退回至冈崎城进行重新修整,直到数月之后才重新发兵再攻安祥城——平手政秀也是在此时被派出前往救援织田信广,但即便如此,织田家最终也未能在太原雪斋的攻势下守住安祥城。城破后,织田信广遭到了今川家的俘虏,被今川家拿来交换在织田家当人质的松平家少主松平竹千代。

关于平手政秀的出阵记载仅有以上两例,鉴于我们并不清楚第三次安祥城之战中平手政秀的援军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因此对于其军事水平如何也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就在安祥城之战后不久,织田家督织田信秀便去世了。虽然信秀死前明确让嫡长子织田信长继任家督之位,但织田家内部对于此事的态度却并不统一——在信秀死后不久,织田家便很快就显出四分五裂的征兆。

可就在新家督织田信长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作为织田家老、信长的“傅役”的平手政秀却在信秀死后的第二年——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选择了切腹自尽。

关于平手政秀切腹自尽的原因,《信长公记》的作者太田牛一认为是因为平手政秀晚年同织田信长逐渐不和,以至于最终生怨而造成的。不过,我想各位应该更愿意接受的,应该是老爷子为了规劝新家主的奇行才选择如此极端行为的这个原因吧。

信长大人……装傻装得很成功啊!我的命……无论多少都给您!

在《仁王2》桶狭间之战最后的boss战中,如果玩家触发了平手政秀的义刃冢,并且在与boss今川义元的交战中让平手政秀活下来的话,就可以看到这位老臣在战后欣慰的切腹自尽的场面。虽然切腹是真的,但历史上的平手政秀并未活到桶狭间之战——很难说这是不是一件憾事——如果老爷子当初没有选择切腹,并且同信长之间并不像《信长公记》所说矛盾极大的话,那我想他应该能够欣然的辅佐信长的霸业,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吧……

2、井伊直盛

位置:今川义元本阵左手边坡道转弯处

血刀冢 井伊直盛

作为在桶狭间合战中战死的今川军武士,按照惯例,井伊直盛这个名字应该同其他战死者名字一样,在史料里略有一笔,成为织田军在桶狭间合战中的战果之一;可事实是,井伊直盛并没有像其他缺少记载的今川军战死者一样被简单略过——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井伊直盛本人生前有多么活跃,而是因为其后代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举足轻重的痕迹,才使得他的生平没有失载。

井伊直盛本人并没有太多值得一提的事迹,作为远江国的国众,井伊直盛归附于统领“骏远三”三国的大名今川义元麾下,担任井伊谷城的城主,听从今川家调遣。不过井伊直盛可考的作为今川家武士率军出阵情况并不多,目前可知其曾在第三次安祥城之战后被临时委任与今川家另一家臣天野景泰一起负责守备太原雪斋刚刚攻下的安祥城,由此或许可以推测井伊直盛当时应是率军参与了今川军的军势。

除此之外,井伊直盛也只有生前未能生下男性子嗣这一点值得一说了。

永禄三年(1560年)是井伊直盛生命的最后一年,在一年中,井伊直盛的主家今川家同织田家之间爆发了日本战国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战争——桶狭间合战。战前,井伊直盛被要求率军参与今川义元的军势,并作为今川军的先锋先行同织田军作战;在桶狭间合战爆发时,井伊直盛的部队刚好同今川义元的本队在一起,因此他也同样遭到了织田军的突袭,其本人以下连带十六名井伊家臣,全部战死。

在井伊直盛死后,井伊谷城连同井伊家主的位子几经转手,最终落到了他的女儿,已经出家的伊次郎法师的头上,随后井伊次郎法师还俗接任——自此,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女性领主,人称“女地头”井伊直虎的名字,终于出现在了历史上。

当然,如果仅是因为井伊直虎的话,井伊直盛还不足以像现在这样留名。因为没有实际的婚嫁,井伊直虎没有子嗣,因此她收养了本应成为她丈夫的井伊直亲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养子,并在日后让这个名为虎松的孩子继承了井伊家的家名——这个孩子成年元服后的名字,叫井伊直政。

地点:墨俣

1、源义圆

位置:关卡中第二栋可攀登房屋二楼靠窗位置

血刀冢 源义圆

讲道理,看到这个血刀冢的时候Up确实愣了一下,这名字显然不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加上这个尸狂身着“弓马中铠”的套装——从套装描述中可以看出,制作组已经在暗示这套铠甲在战国时代穿着者甚少——再联想到源赖朝流镝马,便初步推断此人应是源平合战时期的人物。

果不其然,在《吾妻镜》及其他源平合战的相关记载中,Up查证到了有关源义圆的内容。

源义圆,日文为“源義円”,幼名乙若丸,源义朝常盤御前之子,源赖朝的同父异母弟,源义经的同父同母兄。有关源义圆最初的记载是其跟随母亲常盤御前改嫁到一条长成家后,由一条长成推荐,担任后白河天皇之子圆惠法亲王的坊官一事,此时的源义圆因在园城寺出家,被称为“卿公圆成”

治承・寿永之乱(即源平合战)爆发后,源义圆随即响应了兄长源赖朝,参与了叔父源行家在尾张的军势,并跟随叔父在墨俣川抵抗平重衡率领的平氏大军。不过其本人唯一的出阵记载也只有墨俣川之战——源义圆在此战中阵亡,这也是为什么游戏中的墨俣会有他的血刀冢的原因。

墨俣川之战的结果是源氏战败,源行家所组织的策应源赖朝的军队也因此崩溃。此战中源氏策略失当的极其离谱:在隔河对峙的前提下,作为防守一方,源氏却选择率先发动攻击,在夜间奇袭敌军——为此源氏需要先涉水渡过墨俣川——而浑身湿漉漉的源氏军队很快便被平氏一方所发现;在夜袭失败后,源氏军队试图撤离战场(是的,他们的背后就是他们刚刚渡过的墨俣川),却因湿地河川的阻隔无法有序组织撤退,最终以惨败收场。

从现在来看,此战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没有死地,创造死地也要死”的典型,源氏不仅主动舍了地利,还自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必死的陷阱。但根据历史学者川合康的说法,此战之所以如此进退失据,有可能是因为源义圆同源行家之间争夺先锋之职造成指挥系统混乱而导致的,故而责任也许并不全在源行家一人身上。

但无论结果如何,源义圆都在此战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夜袭战中,源义圆遭遇了平氏武将高桥盛纲,双方交手后源义圆因不敌对手而战死,享年27岁。

在《仁王2》的游戏中,源义圆的血刀冢上标明的死因是“被外道兵刺杀”,Up认为这里应该是制作组埋下的一个小伏笔或者说是小彩蛋,因为在后续的DLC“牛若战纪”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氏为了取得胜利确实使用了大量的灵石——而根据游戏中“妖怪图说”所说,外道兵正是“借由灵石,将妖怪之力寄宿于己身的士兵”。

2、斋藤利为

位置:通往Boss战场地途中的高地之上

血刀冢 斋藤利为

说实话,斋藤利为这个名字对Up来讲是比较陌生的,此人的事迹也没有太多可查证的内容,只能从美浓斋藤家的事迹里寻找蛛丝马迹。

斋藤利为,别名左卫门尉,出身于美浓守护代斋藤氏其本人的生平事迹少得可怜,不过因为卷入了涉及美浓国政治归属权的船田合战中的缘故,使之能够得以留下姓名。

船田合战爆发的背景比较复杂,为方便各位阅读,Up将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协助各位进行区分:斋藤利藤为蓝色,斋藤妙纯为红色。

首先我们要从这二人的父亲斋藤利永说起。在斋藤利永担任美浓守护代时期,其权势逐渐超过了守护土岐氏,成为美浓国实际的掌权者。斋藤利永死后,守护代之位自然而然的传给了自己的嫡子斋藤利藤,然而此时的斋藤利藤年纪上小,因此身为其监护人的叔父斋藤妙椿便逐渐接管了本应属于斋藤利藤的权力和地位。

数年之后,斋藤妙椿也相继去世。但在临死前,斋藤妙椿并未将权势交还给身为嫡长子的侄子斋藤利藤,而是交给了斋藤利藤的同父异母弟弟斋藤妙纯,兄弟二人因此对立并爆发战争,最终斋藤利藤不敌斋藤妙纯,遭到驱逐。

不久后,在室町幕府的斡旋之下,斋藤利藤斋藤妙纯达成了和睦,斋藤利藤也被允许返回美浓国内继续担任守护代一职。但就在斋藤利藤回国后才发现,自己的守护代只是一个虚衔,美浓的实际权力依旧掌握在弟弟斋藤妙纯的手中——幕府的斡旋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兄弟双方的矛盾依然存在并日益激化,最终导致了船田合战的爆发。

船田合战的导火索是斋藤利藤一派对斋藤妙纯的一系列暗杀突袭行动,可这一系列行动不仅没有伤害到斋藤妙纯分毫,反而打草惊蛇让斋藤妙纯有了防备,战争因此爆发。合战的过程Up并不打算赘述,简而言之此次合战分为两场战斗,即:正法寺之战成田寺城之战,两场合战的结果都是以斋藤利藤一派的失利而告终——至此斋藤利藤终于失去了所有的机会,被迫隐居。

作为斋藤家的一员,斋藤利为在船田合战中选择支持斋藤妙纯一派,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战后,斋藤利为被斋藤妙纯要求成为战败方斋藤利藤的养子——虽然看似没什么意义,但这其实是斋藤妙纯为了让自己一派继承守护代家名的阳谋。

至于为什么斋藤利为的血刀冢会出现在墨俣?其实没什么原因,只是因为他在船田合战后成为了墨俣城城主而已。

地点:稻叶山城

1、柴田角内

位置:进入稻叶山城前的电梯监狱的某处

血刀冢 柴田角内

柴田角内,本篇中最冷门的战国人物,冷门到连百科词条都不存在,仅在长良川之战中有只言片语的记录——此人大概率是斋藤道三麾下的一名旗本武士。

长良川之战,是斋藤道三窃国故事的尾声。成为美浓国的统治者后不久,斋藤道三便选择了隐居,将家督之位传给了长子斋藤义龙,却不料斋藤义龙随后就杀害了两位弟弟斋藤孙四郎斋藤喜平次,举兵向斋藤道三隐居的鹭山城发动了进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斋藤道三与斋藤义龙之间的冲突似是由来已久的——作为斋藤家的继任者,在斋藤道三已经宣布归隐并将家督之位让给自己这个事实已经成立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杀害兄弟并同父亲开战,可见斋藤义龙与父亲的矛盾之深,应是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斋藤义龙在将两位弟弟诱杀之后,并没有急于攻打父亲斋藤道三,而是等到次年春天适合交兵之后,才选择主动出击——按理来讲,斋藤道三应该是有时间和机会召集忠于自己的家臣对抗斋藤义龙的,可从后续长良川之战的形势来看,道三一方很明显并不能组织起一支有效的对抗力量来,此中的缘由细思极恐。

弘治二年(1556年)春4月,长良川之战爆发,斋藤道三军与斋藤义龙军隔长良川布阵对峙。战斗是由斋藤义龙一方率先打响,义龙军家臣竹腰道镇率领自军渡河进攻,并在成功击散了道三军后向斋藤道三的本阵发动了突袭,却不料遭到道三军旗本的拦截,竹腰道镇本人战死,自军军势溃散。

眼见第一阵失利,为避免影响士气,斋藤义龙立刻率领自己的旗本渡河固守阵线。就在义龙的一众旗本中,一位名叫长屋甚右卫门的武士突然出阵向斋藤道三军发起了“一騎討ち”(即所谓的一对一单挑对决),而道三军一方应战的,便是这位名为柴田角内的武士——鉴于“一騎討ち”原则上应战双方须是身份相当武士,由此推断,柴田角内应是斋藤道三的旗本。

长屋甚右卫门与柴田角内二人在两军阵前展开了一对一的决斗。虽然长屋勇气可嘉,但武艺上还是略逊柴田一头。最终柴田角内斩下了长屋甚右卫门的头颅,获得了胜利。

可惜历史与游戏不一样,现实中一騎討ち”的胜负并不能决定战争的结果。在兵力远逊于斋藤义龙的前提下,斋藤道三的失败可以说从战争开始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最终斋藤道三在长良川兵败身死,而这位名为柴田角内的武士,也随着道三一方的失利,永远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到此为止了吗……道三大人,我总算是能陪你一同上路……!

或许是对柴田角内的英勇的回应,《仁王2》的制作组将他的血刀冢设置在了稻叶山城中。在主人公击败柴田角内的尸狂后,这位忠诚的武士终于能够得以安息。

2、斋藤孙四郎

位置:稻叶山城天守阁入口左手边庭院内

血刀冢 斋藤孙四郎

在上文关于长良川之战的背景介绍中,多多少少也涉及了一些有关斋藤孙四郎的内容。

斋藤孙四郎,斋藤道三次子,斋藤义龙的弟弟,被斋藤义龙诱杀身亡。

根据《美浓国诸旧记》的记载,斋藤孙四郎元服后名为斋藤龙重,别名左京亮。按照此书中的说法,斋藤孙四郎和斋藤喜平次极受斋藤道三的宠爱,斋藤道三甚至有将家督之位传给孙四郎的想法,也因此导致了斋藤义龙与父亲的敌对。不过Up认为这个理由并不够充分,所谓的“家督之争”应该只是道三与义龙的一个矛盾点,更何况如果道三真的想让孙四郎继位,完全没有必要先让位给义龙,再像书中说的一样又计划将其废除——这是多此一举的,退位隐居的家主是否还能掌控国政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而事实也证明了确实如此。

相比之下,年代更靠近的《信长公记》中记载的:斋藤孙四郎与弟弟喜平次非常自傲,对大哥斋藤义龙十分的不尊敬这一点,或许才是导致这两人被杀的主要原因——孙四郎与喜平次并未掌握军队,他们的权势依靠的不过是斋藤道三对二人的喜爱,因此当道三隐居,义龙彻底接管美浓国后,两人就失去了靠山,又因为平日里对义龙的不敬,导致义龙对两人痛下杀手。

可惜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作为当事人的斋藤义龙是如何思考的,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

诱杀孙四郎与喜平次的行动早就在斋藤义龙的谋划之内,他先是对外声称自己大病不起,以此来迷惑道三的视听,随后他又派出长井道利去请两位弟弟来到自己的居城稻叶山城会面——关于长井道利的身份,目前史学界众说纷纭,既有是斋藤道三弟弟的说法,也有是斋藤道三长子的说法,但无论怎样,此人在斋藤道三的亲属中绝对是一位相当亲近且重要的人物——孙四郎与喜平次对此并没有任何防备,因此他们被诱骗至义龙的居所后,很轻易的就被斋藤义龙的家臣日根野弘就斩杀了。

孙四郎与喜平次之死便是斋藤义龙向父亲宣战的开端,后续爆发的长良川之战在上文中已经有所说明,此处便不再赘述。

即使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总有一天一定也能互相理解……!姊姊,你千万不能回到美浓啊……

在《仁王2》的游戏中,因为斋藤义龙是反面角色的原故,孙四郎和喜平次反而因祸得福的成为了正面形象的人物。在主人公击败斋藤孙四郎的尸狂后,会听到孙四郎希望同哥哥义龙互相理解,并担心远嫁尾张的姐姐浓姬的安危的一些话语——不过有一说一,历史上的孙四郎要真的能做到兄友弟恭的话,应该也不会被义龙当成非死不可的目标吧……

3、斋藤喜平治

位置:稻叶山城天守阁入口左手边隔间内

血刀冢 斋藤喜平治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游戏中译成了斋藤喜平治,不过很显然这个人物就是上文中一直提到的斋藤喜平次了。

斋藤喜平次,又名斋藤龙定、斋藤龙之、斋藤玄蕃、一色右兵卫大辅——从这个名字来看,喜平次同斋藤义龙应是一母兄弟,即都是由深芳野所生。《美浓国诸旧记》中称深芳野是丹后守护一色义清之女,而道三的另一位夫人小见方则出身于美浓国明智家,因此斋藤喜平次如果是由小见方所生,便不应该有“一色右兵卫大辅”这个名字。

斋藤喜平次的生前事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其生长轨迹基本上同兄长斋藤孙四郎一样,其结局也是同孙四郎一起死在斋藤义龙的手中,故而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支线任务:秀龙的遗志

1、堀秀重

位置:环形登山路途中的平台

义刃冢 堀秀重

堀秀重应该是玩家遇到的第一个支线任务中的史实人物的义刃冢——说句题外话,这张截图里Up选用的语言是日文,因为在简体版的《仁王2》游戏中,堀(kū)秀重的名字被错写成了“崛(jué)秀重”。

说实话,为何会将堀秀重的义刃冢安插在这里Up也不知道——这个支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织田信长鹭山寻找斋藤道三的遗物:长枪一文钱通,非要说有联系的话,大概就是因为堀秀重曾先后侍奉过斋藤道三与织田信长两人的缘故吧。

值得一提的是,堀秀重本人相当长寿,从天文元年(1532年)出生,到庆长十一年(1606年)去世,整整活了74岁。但他的子嗣们却没有这么长的寿命,嫡子堀秀政在天正十八年(1590年)便英年早逝,而嫡孙堀秀治也在庆长十一年年中的时候先于自己而亡。

——老爷子一个人见证了堀家的兴亡,也见证了整个战国时代的兴亡。

到这里,有关《仁王2》的第二篇考证也就此结束了,后续的更新速度估计也就这样了,大概半个月一篇,毕竟Up还没有通关……喜欢的朋友记得给Up一个三连支持哟,谢谢各位啦~

【闻道之座】《仁王2》中那些NPC刀冢背后的故事——飞翔篇: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