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琰杂谈:沟通、团结与反制

2023-02-11 20:51 作者:多孔奶酪-吴廷琰  | 我要投稿

   立足三友,服务三友,这里是琰杂谈。    截至今日,有关粉丝氛围与反黑相关的大讨论仍未结束。从这段时间其他3u发表的各种观点来看,大部分3u对于反黑的必要性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就像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言,有些东西不是我们闭上眼睛就能当它不存在的。在反黑之外,还有很多3u提到了沟通的问题。在本文当中,笔者将继续对于目前3u比较关心的几个焦点话题进行分析,一抒己见。 一、沟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这段时间,一些3u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们认为,比起反黑,3u们应该首先关注能否建立3与3u们互相沟通的渠道,找出未来的方向。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强调了粉丝群体团结的重要性,从这一角度来看,如果3自己表达了比较清晰的态度,3u也有机会停止无意义的内耗,团结起来好办事。说到“未来的方向”,无论是将重心放在每周的直播上也好,还是将重心放在发布精制的翻唱作品或者是原创歌曲上也罢,实际上仍然取决于3自己的想法,如果这样的沟通渠道搭建成功,3u们的建议可以为3自己工作重心的选择提供帮助,当然,笔者个人还是更希望3能发布更多翻唱或者原创歌曲的。至于可行性,实际上可行与否还是取决于3自己的想法。 二、3u的群体氛围是怎么来的?

3u的来源实际上也不复杂,绝大部分都是510之后不想看a的前au,对3的喜爱让我们集合在一起,同时对a与au群体在510前后的所作所为的审视也让我们逐步形成共识,比如唾弃皮套勾、“爱具体的人”、对企划糊弄人行为与au群体无底线追星的批判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我们拥有相当强的创造力,优秀的二创作品和有意思的梗层出不穷,这也是510之前au群体具有而510之后au群体之后不具有的(这里必须鞭尸某个减重),这些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群体氛围。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前au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3u个体与群体的言行。那么这种影响究竟是好还是坏呢?笔者认为,510之前au群体有个很明显的共识,或者说特点,就是去中心化,在意识到传统饭圈的危害之后,很多第一次追星的家伙一致举起了“去中心化”的大旗,希望以此来遏制粉头的出现。平心而论,在一段时间内au们做得还不错,但是当这个“巴别塔”在22年5月倒掉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帮家伙的饭圈手段是一样也没少,甚至更加恶劣,现在也还是一边开3一边内战。而到了3u这里,同样也没有出现多么明显的中心化,内部冲突也不少。就如火锅在8号晚上的连麦中所言,au和3u的群体氛围是“一样烂”,去中心化的氛围与内部冲突不断的群体环境可以说是510之前的au留给今天的3u的颇为奇特的“遗产”。那么比起4/,我们在凝聚共识方面有没有优势呢?笔者认为还是有的,如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所言,我们称为4/的群体实际上是4人团推、四个人毒唯和唯毒的集合体,他们自己都内斗不断,而3u面对的只有一个3,除非她哪天学会了首男统领的无尽战神,或者移植了蚯蚓的基因,否则3u内部这种高烈度的互相倾轧的内战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我们目前需要的,是更多有志于制作二创、发布社论类文章的有能力的3u,这些人是构建3u群体氛围和凝聚共识的主力军。

三、我们可以怎样反制刷烂梗的行为?

   这也是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一嘴的内容,只不过当时写得急,写得不太详细。就如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的,很多喜欢把“啵阿”、敲鼓之类的烂梗拿来到处乱刷的都是所谓的路人,是“梗小鬼”。这些人的心理大多是想在网上表现自己,显得自己很潮,对于一些涉及人身攻击的内容,直接上去对线实在浪费,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我的建议是直接举办,举办理由填个“视频不相关”即可,既然这些人想发泄他们的表达欲,我们就让他们表达不出来。    另外一些真4/实际上更好对付,他们在不涉及3的地方刷这些烂梗同样是发泄表达欲的表现,他们不喜欢3u,那么3u就偏要出现,让他们感到厌烦。 包括“啵阿”、敲鼓之类的梗看起来容易传播,细究起来也没什么攻击性,对面如果是“路人”,那就“钵阿”回去,最好来两段定型文,甚至回复一点驴唇不对马嘴的东西都可以,反正对面也看不懂是什么。如果是真4/,那就直接嘲讽他们“捏紧了拳头憋红了脸,最后只能说一句‘啵阿’”,这种类型的定型文越多越好。这种没有攻击性的梗实际上很容易解构,我们解构的结果最好是更加容易传播的,面对烂梗,解构会是很有效的反制措施。 笔者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出身,平时就喜欢写点东西,这么一大段一大段写下来,笔者自己也搞不清究竟是社论是时评是工作文件还是MPC通讯,反正大伙看看就完了,如果有启发那就更好。也欢迎各位3u在评论区一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良好的群体氛围需要我们共同构建。

琰杂谈:沟通、团结与反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