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尽职调查——财务报表分析

完成基础数据整合表后,我们需要对照目标公司的业务情况对这些表格上列有的数据对财务报表、各科目展现的数据趋势进行分析,将财务数据与管理层访谈时获知的信息进行比对,加深财务尽职调查人员对目标公司的业务理解,同时,找到财务数据趋势与实际业务情况不匹配的地方,以便进一步发现问题。这里仅就通常采用的财务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介绍,一些更深入的财务数据分析后续再行介绍。
财务尽职调查的财务数据分析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开展分析工作,也就是首先从财务报表层面,分析财务报表整体以及一些重要财务报表科目的金额、财务指标水平以及变动趋势,结合管理层访谈期间了解的目标公司战略,从业务宏观层面了解目标公司财务报表相关数据的变动以及反映的业务逻辑。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可以找到一些关键较重要的财务报表科目和指标,以及一些与掌握的业务信息无法解释的数据波动。
接下来对目标公司的一级科目进行分解分析。也就是对一级科目的财务数据整理分析。根据一级科目按照最末级科目或者按照性质重新分类的各一级科目汇总表,对重要的一级科目进一步分解后的各类分解数据的占比和波动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一级科目包含的内容,主要由哪些末级科目或分类组成的,涉及的相关业务,对于一些一级科目金额的异常变动,可以进一步了解一级科目变动是源自于哪些分解后的末级科目的变动。这样,财务报表相关科目的变动可以通过分析一级科目分解后的末级科目的变动来解释。了解了末级科目涉及的业务,那么就可以结合之前管理层访谈中了解到的目标公司涵盖期间业务的变动来解释末级科目的变动原因。通过了解一级科目的分解科目,就可以解释大部分财务报表科目的变动了。
如果在了解末级科目后,对于一些末级科目的变动仍无法解释,则可以进一步参考目标公司的序时账对末级科目明细进行分析。即,了解这些末级科目对应的编码或在目标公司财务系统中的标识,从目标公司序时账中筛出所有这些末级科目的记账分录,将这些分录汇总成末级科目的明细,这样根据这些记账分录,可以总结出这些末级科目涉及的业务,从而进一步了解哪些业务对末级科目的金额贡献最大,通过这些分录反映的业务在涵盖期间的变动,就可以解释这些末级科目金额的变动了。如果对于一些分录需要了解更多业务相关的信息,可以进一步询问目标公司的财务对接人,进一步了解目标公司这些分录对应的业务实质及业务发生的背景,进而进一步了解末级科目形成和波动的底层原因。
通过从财务报表到一级科目,从一级科目分解到末级科目,从末级科目到序时账的会计分录,从上至下的分析方法,可以从宏观到微观逐步了解目标公司的业务,实现对目标公司的财务分析整个流程。
通常我们的财务尽职调查是在合并财务数据层面开展的,当然在有些重要的子公司可以在这些重要的子公司层面开展财务数据分析。本次将主要以合并层面财务数据分析为例,子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可参照合并层面财务数据分析的方法开展。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是对财务报表里主要的科目占比、关键财务指标以及在涵盖期间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里科目占比分析主要是指,针对资产负债表,可以计算一下每个资产负债项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同时,计算一下每个资产负债项相比于上一年的变动百分比。而对于利润表,可以计算每个收入成本项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同时计算每个资产负债项相比上一年的变动百分比。对于占比和变动比例的分析可以根据下表逐项列出:
资本负债表占比及增长率分析


利润表占比及增长率分析

对于以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各科目占比及增长率分析中,主要关注主要科目的变动情况,也就是占比较大的科目的变动情况。对于占比数据里,关注占比变动较大的科目,通常目标公司主要科目的占比基本会保持稳定,因此资产负债项相比总资产,收入成本项相比于总收入,如果各年占比发生的较大波动或变迁,了解占比变动大的原因,这些变动可能是由于某项重大事项(比如资产交易、资产处置等)所致,也可能是企业战略转型变迁的结果。可结合管理层访谈了解的企业战略变化、重大事项结合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报表里的关键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毛利率、净利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其他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等。对于这些财务指标的分析主要看两个方面:指标水平的分析、指标水平的变动分析。
财务指标水平分析:主要基于最近期市场上其他可比公司及行业平均财务指标和目标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如果有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则进行关注,详细分析差异。通常对差异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将财务指标分解到各个科目上,找到造成财务指标差异的主要科目,然后分析科目差异的原因。通常可能由于目标公司的规模、经营范围以及不同的战略导致的其财务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财务指标变动分析:主要基于涵盖期间财务指标的每年变动情况进行分析。财务指标的明显变动很大原因是目标公司当年的某个重大交易,或者企业的战略转型导致的。需要结合管理层访谈中获得的信息就其变动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对于无法理解的变动可以借助询问财务人员辅助分析。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可参照下表(需视目标公司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财务指标中,毛利率、净利率主要代表企业的盈利水平,如果毛利率和净利率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偏高或偏低,则需要进行详细分析。毛利率一般需要看是否是由于企业的业务模式不同导致的,而净利率的不同通常需要拆解,首先看毛利是否差异较大,如果毛利差异不大,则可能是由于期间费用的差异导致的。则需查看各期间费用的占比情况。分析期间费用占比不同的原因,了解企业的营销模式以及组织架构管理模式。
周转率是直接代表目标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要为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营业收入水平及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占用水平的不同导致的。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对目标公司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应付账款周转率的分析。这些周转率一定程度上代表目标公司销售收入的回收快慢、存货的销售周期库存积压情况以及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可结合主要客商、供应商的一些销售条款进行分析。
根据目标公司所处的行业,可能会有一些其他关键的行业指标,可以将其与其他可比公司或行业参数进行对比。比如对于制药企业,研发费用占比较为关键。比如电商类企业的转化率等行业指标。
对于财务报表各科目以及财务指标的分析只是从整体上与目标公司的业务状况进行匹配了解,当发现有些变动异常或有些较重要的科目,还需要继续对各个科目进行分解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科目变动原因以及业务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