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东郊唐墓出土的花鸟螺钿镜
西安东郊唐墓出土的花鸟螺钿镜
考古与文物 2004年第6期 翟春玲(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收藏了一件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安市东郊韩森寨红旗电机厂唐墓出土的八瓣葵花形花鸟螺钿镜直径25、边厚8毫米。正面光素平滑镜背面装饰精美中心是半球形钮边缘一周凸起高3毫米的边廓。主体纹饰是由螺钿镶嵌的花株、飞鸟、流云及如意形飘动的云朵图案各种纹饰对称布局原来花纹空间有镶嵌物可惜现已脱落丢失(图一)。
该镜采用散点式构图将螺蚌贝壳饰片磨平成1毫米厚的薄片剪刻成不同的花鸟形象粘贴于镜背面。镜钮顶饰环状花边形螺钿片中心施朱红以钮为中心饰一较大的圆形环状钿片周饰八个花瓣形的环状螺钿花蕾八个花蕾各有花蒂花蕾相簇相拥又在每两个花蕾的中间粘贴有艺术化了的圆环状花茎顶端有扇形花朵八个花朵又各有花蒂;组成一朵直径115毫米的团花,团花的周围对称地饰有花株、飞鸟、流云和如意形云朵,花枝伸展自如,流云翻卷流动,如意形云朵似云非云;似叶非叶。每个螺细片上都用细阴线刻划出细小纹饰,如花瓣的茎脉和花蒂, 飞鸟的眼目和羽毛等都刻划得极为清晰细腻,生动活泼,再加螺钿片本身光彩莹润;色彩斑斓的特点.镶嵌在银白色铜镜的背面更是锦上添花. 艺术效果极佳。它与金银平脱镜一样,用比较成熟的艺术技巧表现主题思想。该墓基内未发现墓志;故具体年代不详,但是从该墓出十的蹲式镇墓兽;牵马(驼)俑的造型、服饰,三彩卧驼骑俑等与开元十一年(723年)鲜于庭诲墓所出土的同类随葬俑相似,随葬的女俑体态丰满,发式多为博鬓抛髻,男俑幞头丰满,高耸并向前倾,与开元二十八(740年)年杨思昆墓以及西安南郊庞留村至德二年(757年)墓③所出土的同类随葬俑相似;因此;这面八瓣葵花形花鸟螺细镜的相对年代应该是唐玄宗至唐代宗时期。
螺钮镜是唐代铜镜中的一个新品种,出现于盛唐时期,工艺十分精致,流传下来的实物极少。这件花鸟螺钿镜的出土。为研究盛唐时期螺钿镜的制造工艺及我国古代馨漆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摄 影;邰紫琳 绘 图∶冠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