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害人,导致孩子抽动症复发?
网络害人,导致抽动症复发?
很快就要到假期了,假期一到,很多孩子就会窝在家里玩手机,刷抖音,玩王者,玩得不亦乐乎。于是孩子该不该玩手机的问题就产生了。

7岁的男孩圆圆是网络游戏的受害者,暑假里整天沉迷于网络,开学前圆圆的抽动障碍复发了。圆圆的母亲说:“最近孩子天天眨眼睛,当他眨眼的时候,他们感觉整个眼睛的肌肉都在颤抖。脾气越来越暴躁,大人不能谈论他,当他们说他,他会发脾气不吃饭,放假前就不是这样了。我的孩子过去很听我的话,我的孩子整个假期都呆在家里。怎么会导致抽动障碍复发?”原来,圆圆在暑假爱上了网络游戏,玩了两三个小时也不觉得累,集中注意力时没有转动眼睛。整个假期过后,孩子的抽动障碍复发了。

1、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不要过分放纵孩子的兴趣爱好,控制他们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让他们长时间玩到深夜,这样会影响他们的睡眠和吃饭时间。
2.不间断的戒掉孩子网络
引导孩子从事别的娱乐活动:如果孩子喜欢玩游戏,父母可以找些对孩子更有吸引力的活动。比如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满足感的活动,比如手工、绘画、或者运动、登山、跑步等。
3.缓解孩子因开学带来的焦虑
开学前给孩子安排一个“过渡期”,适应开学后的生活节奏。开学后,家长可以和孩子相处,互相倾诉,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在孩子吐露心事焦虑时,帮助孩子放松。

4.孩子感冒了应该及时治疗
患有抽动障碍的孩子往往对寒冷刺激比较敏感,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青少年无法控制的上网需求或冲动导致对互联网的依赖、沉迷或成瘾。一旦停止上网,就会产生强烈的上网欲望,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的迹象,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困惑和痛苦,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父母要好好陪伴孩子,帮助他们远离网络,和孩子一起成长!

当孩子出现抽动行为时,我们不要强制去制止,要采用转移法等方法来干预;特别是针对有心理方面问题的抽动症孩子,除了一定一定要尽早治疗之外,家长也要注意从这3方面来疏导孩子心理。
1、心理转移法
发现孩子抽动厉害时,可以有意识的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让孩子做些轻松愉快的事,以此来通过肢体有目的活动来逐渐减轻和缓解孩子的抽动症状。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去寻找导致孩子抽动症加重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学习压力过大、自己过于严厉等,来从根本上减轻孩子的情绪压力。
2、家庭行为疗法
儿童抽动症的行为疗法通常包括:消极练习法、自我监督法、松弛训练、行为反向训4种。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孩子的焦虑情绪,减少抽动频率,增加孩子自控力的目的。
3、鼓励孩子融入集体
心理学家认为,成长中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都巨变的时期,他们感受到的友谊是人们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东西。平时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控制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抽动症会对孩子的精神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残想法。因此抽动症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拖延。 小儿抽动症属于中医“肝风”“筋惕肉”“瘛疭”“慢惊风”的范畴。中医学健脑止动医师组认为,本病多与儿童的“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有关。其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肝火生痰,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