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沿湖的风

2023-02-23 04:39 作者:梦回大唐11  | 我要投稿

沿湖是一个小渔村,离我家大概有两三公里。过去地方上流传着一句话,“呆男不娶渔家女,傻女不嫁渔家汉。”这里的渔民们以船为家,船既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工作地。 “过去沿湖的风很大很猛,常常刮得人睁不开眼睛。一到大风天我们就不能出去打渔,这天的收入就是零。”村民老马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日子时口气里是无奈与哀叹。 沿湖的渔民祖上是从山东、河南等地顺着运河来到这里的,这一点至今从他们的口音中还可分辨出来。外来的人在本地没有土地,他们就只能住在船上,靠打渔为生,如此过了接近一两百年。这里的穷苦是十里八乡都有名的,人们都称沿湖是“穷渔花子村”。 老马过去也是渔民,他的全部家当是一条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渔船。由于家里穷,他只能娶了同为渔民的老尤。 “我年轻的时候长得也是奶油小生的样,在整个沿湖村我排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老马同我讲这句话时充满了骄傲。 我打趣说:“那你娶了老尤,她该是村花级别的了吧。” 老马忙挥了挥手有些不屑地讲道:“就她哪里算得上村花,要不是我家太穷娶不起媳妇还会有她什么事。” 坐在门口摘菜的老尤耳朵很尖,听到老马的话立马起了身走过来。我以为老尤会给老马一耳光或是什么别的教训,然而她却没有如我所想,她倚着门框加入了我们的谈话。 原来老尤的身世有些凄惨,她是被捡来的,捡她的是穷渔民,她也成了穷渔民。十七岁的时候她的养父死于一个暴风天。 “那天湖中的风特别大,但是他不听劝,为了收网硬要进湖心,结果风把他的船吹翻了,连尸体都没有找到。”老尤讲到这里眼神迷离起来,老马抓住了她的一只手,她则将另一只手搭到老马的肩上。 我走在沿湖大堤上,夕阳将远处的水天照得金黄。傍晚的大堤上挤满了城市的小年轻,他们在这里架起一台台相机,寻找着城市所没有的风光。湖风从深处吹来,然而这风却不似老马与老尤说得那般猛,反而轻柔到让人无可挑剔。 变化是从2007年开始的,村里决定启动渔民上岸工程。但是沿湖只有七十亩地,这无法满足几百户人家。于是村两委号召渔民挑土填塘,老马也加入了其中。 “一听说可以上岸我就顾不得什么了,这船上的日子鬼都不想过!” 老马和村里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把六百亩的荒滩水塘填成了平地。而后他们又打地基建楼房,终于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新居落成了。 搬进新家那天老马喝了一斤酒,他之前还知道自己有这么好的酒量。 老马对我说:“我就相信人是不会穷一辈子的,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 搬上岸的老马晚上睡觉再也不用摇摇晃晃的了,他在这里睡得更安稳了,美梦也一连做了几个晚上。 日子也确如老马所说的那样越来越好了。2012年村里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老马也开了个农家乐,到后来又搞起了民宿。 改变并不是突然的,而是沿湖的人们找到了自己的那条路。他们重拾打渔的那套行头,只不过这次他们是渔家文化传播人,他们再也不是过去的穷渔花子了。 而今到了耳顺之年的老马终于不用担心湖里的风影响他的收入了。老马的儿子小马接过了父亲的民宿与农家乐,老马可以抽出身来享受老年时光了。他早上喜欢沿着新修的柏油马路走到村外,再踏着游客的足迹逛一遍村里的渔家书屋、渔文化博览园,他很喜欢站在游客堆里听游客们夸赞这个小渔村。 “现在沿湖的风变小了很多,不过就算再和以前一样猛我也不用怕了,在我的这个小院里任何的风都影响不了我的好日子了。”老马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抓住老尤的手,老尤的手依旧搭在老马的肩上。 沿湖的风再次吹来,小渔村已经进入梦乡了。

沿湖的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