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和历史那些事儿

2021-03-01 17:33 作者:Will谈AP历史  | 我要投稿

我的初中历史老师说过,无趣的人适合多看看历史书。

我自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无趣的人。

于是我去买了两本书,《史记》和《资治通鉴》。

翻开书之后,发现我好像不是个很无趣的人。

 
初中,周围的朋友都玩游戏,迫于社交压力,我也开始玩游戏。所以,那时,我们集会的地点大多定在网吧,以至于多年之后,路过县城的大街小巷,我经常叹息,这里的网吧又拆了。

那时,爸妈给的零花钱不多,如果我不想在学校挨饿,就得控制上网时间;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钱借给朋友上网,然后用他的饭卡吃饭。朋友网瘾很大,我玩完两小时后,就准备走了。朋友急了:“别走啊,边上有个书店,你先补会作业,等我,我就玩完这把。” 


就是在网吧边上的那个书店,我证明了自己真的是个很无趣的人。


书店有两层,第一层卖文具,第二层卖书。走上楼梯后的左手边是文史类的读物,当时离我最近的一摞书是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我拿起书开始读的时候,外面天还是亮的;被迫放下的时候,天已经蒙蒙黑了。


朋友找到我的时候很急,说他的语文作业还没写完。我也很急,因为我的也没写完。 


高中,我进了学校唯一的一个理科实验班,班上总共55个人,我的成绩稳定在后20名。我周围的朋友也打游戏,但更多的时候是在看书。有人捧着希特勒写的《我的奋斗》在读;有人读《追忆似水年华》;也有人读王小波;而我在读《清朝那些事儿》,所以活该当时的我没女朋友。 


我当时各科成绩都还可以,但是一到理科实验班,就被各种碾压。最后我弃理从文,专攻语文和英语。为了显示我和周围朋友不一样,我开始用文言文写作文、背诵皇帝的谥号及在位时间和挑一些大家都不背的英文人名地名背。


我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无趣。 


我以为,这种无趣能在高考中助我一臂之力,但事实证明,我当时所做的所有努力在高考面前,属于超纲,或者考纲之外的内容。 所以,高考我理科考砸了,语文考砸了,英语差点考砸了。

但是,有的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年稀里糊涂背下来的各种人名和时间却在我大学读书的时候开花结果。 大学的时候,我发现我有一种能力。别人随口一提的一个历史人名,只要我认识,我就能让人物和时间对号入座。发现这个能力之后的我,开始读《大秦帝国》、《万历十五年》、《全球通史》、《极简欧洲史》和其他各种带有时间和人名的文学作品。


别人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候看到的是文学,我看到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的禁酒令;


别人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看到的是平凡而不平庸,我看到的是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苏美争霸;


别人读《飘》的时候看到的是爱情纠纷,我看到的是拿破仑卖地、美墨战争之后的南北战争;


别人读《四世同堂》的时候看到的是日统下的北平众生相,我看到的是英国在二战时候的尴尬;如果没有中国死死咬住日本的兵力,轴心三国,是有可能打穿欧亚大陆的。


别人读《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时候看到的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从1619年就开始的白人至上主义,在美国建国后成长,在南北战争前后开花结果,留下的种子散播美国各个角落,直到今天。


别人读《孔乙己》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令人啼笑不已的化石人,我看到的是一战途中,列宁在德国人的帮助下潜回俄国,领导十月革命。


到今天,我才明白,我初中历史老师是对的。 无趣的人适合多看看历史书。


并且,我认为打游戏和学习并不矛盾。



我和历史那些事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