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费“涨声一片”,阶级固化又多一把利刃?
今年以来,高校迎来又一波“涨价”,包括上海、吉林、四川等多省高校纷纷上调大学新生学费,大学学费几乎是“涨声一片”。
比如,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机电学院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发布的收费标准。一名本科生的文科类基准学费标准为6500元每学年,理工体类基准学费标准7000元每学年,艺术类基准学费标准13000元每学年。不同专业涨幅从1200元到3000元不等。中外合作办学理工体类专业涨幅更达6000元。
应该说,这次学费调涨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部分公立高等院校近十多年以来,学费一直没有上调过。要知道,我国上一轮大学学费上涨,是2014年。2006年还曾发布大学学费“限涨令”。
第二,三年疫情,导致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有所减少。公立大学为了维持学校运作,也只能相应的提高学费了。
第三,近年来,由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标准,高校的办学支出在逐年增加。提高学费标准就是应对办学支出增加的现实办法。
有人说,高校学费长期偏低,上大学的学费还没有上幼儿园的高,涨点无所谓。这真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事实上,学生上大学的花费可不仅仅是学费。还包括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额外的费用。随着大学学费的上涨,住宿费上涨也是大概率事件。对于城市里有稳定工作的父母来说,这些费用并不算什么,但对于农民和没有稳定收入的父母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学校在不断上调学费的同时,很多学校给予留学生的补贴却越来越高,最近曝出的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对于留学生的各种资助和奖学金,每人每年竟然高达30万元。其中包括20.08万的免交注册费,学费教材费,社会实践及调研费,9.6万的生活补助,还有3000元每人的首次来华一次性安置费,800元每人的来华留学生综合保险,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了。
今天还看到一则新闻:骑手父亲奋斗20年供儿子念书,儿子大学毕业后却和父亲成了同事,一起送外卖。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薪火相传”吗?如今我脱下长衫送起外卖,你负重前行踏入校园,我们好像都有“光明”的前程,但阶级的固化也在悄然发生。
遥看大洋彼岸,70%的美国学生都会选择贷款付高额学费。美国的学费贷款总额已突破2万亿美元。批评者认为,学费贷款让美国大学肆无忌惮地涨价,平均每个学生5万美元贷款加重了学生负担。但也有人认为高额学费保证了教育质量,同时也是一种筛选,你要觉得贵,可以去上便宜的大学或者不上大学。
这种路径和说辞放在我国高校肩负普惠性使命的语境下简直就是耍流氓,高校学费上涨当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解决。
但学费是否该涨,怎么涨?应对底层人民的承受力有所判断,对高校的支出有准确审计,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无论如何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底线不能破。
话说回来,大学学费上涨,学生父母的工资是不是也应该跟着涨一涨?
对于众多大学学费上涨的现象,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参考资料
【1】风声|十多年没涨的大学学费,为何今年大幅度上调?风声OPINION
【2】如何看待高校学费上涨?王定
【3】学历在贬值,大学学费为何还在涨?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