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金属丝网减振器市场规模达8,477.81千美元

金属丝网减振器市场调查:2022年中国金属丝网减振器市场规模达到了8,477.81千美元
金属丝网减振器(全金属减振器)也叫金属橡胶减振器。金属橡胶是一种多孔的功能性结构阻尼材料,是由不锈钢金属丝经过选丝、绕丝、拉伸、毛坯编织和模压成型、清洗等过程制作而成。因其宏观上具有类似橡胶的大分子结构和弹性,又是全金属制品,因此称为“金属橡胶”。金属橡胶具有在真空中不挥发、不惧怕太空辐射环境、能耐空间的高温与低温、耐疲劳老化、寿命长可以长期保存等显著的优点。因此,是一种新型高弹性、大阻尼材料,以其替代橡胶制造的弹性阻尼元件对提高产品的寿命、可靠性和使用性能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对减振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初主要在用航空航天和军工上的金属丝网减振器,逐渐渗透到各种民用和商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金属丝网减振器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在军事、船舶、国防、工业、建筑、交通和能源等领域,金属丝网减振器已成为必需品,对市场的规模和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

2022年中国金属丝网减振器市场规模达到了8,477.81千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13,918.42千美元,2023-2029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68%。2022年,中国金属丝网减振器市场销量92,316个,预计2029年将达到157,288个,2023-2029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99%。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包括简易圆柱形减振器,带支架的圆柱形减振器,矩形减振器和其他。简易圆柱形减振器2022年全球销量占比48.87%。从产品市场应用场景来看,包括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特种车辆,铁路交通,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其他应用场景。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领域用到的金属丝网减振器依赖进口,国内企业渗透率相对较低。船舶与海洋工程是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2022年全球销量占比40.45%。目前中国主要厂商包括哈金森,瑞典韦博特声学产品集团(VIAB),苏州聚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百谐金属橡胶隔振器和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等。2022年主要厂商份额占比94.56%,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外企业技术相对成熟,在中国设有相应的代理公司以此开拓中国市场。
金属丝网减振器行业供应链分析
【上游情况】金属丝网减振器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丝网减振器的上游涉及到原材料和制造配件的供应商。主要包括金属丝、钢板、弹簧、螺母、螺丝等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既有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它们所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
【中游】产业链中游主体是金属丝网减振器制造企业。金属丝网减振器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中国市场总体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高端金属丝网减振器技术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下游情况】金属丝网减振器的下游市场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特种车辆、铁路交通、海洋石油平台和汽车等行业。一般情况下,下游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份额广。下游客户多数是批发商和终端客户,它们通常会对价格、交货期、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考量和评估。这些因素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上游供应商在未来的持续合作意愿。因此,下游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直接影响到上游企业的生产与销售。
以上数据信息来源恒州博智调研机构出版的【2023-2029中国金属丝网减振器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完整版报告
本报告研究中国市场金属丝网减振器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重点关注在中国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全球及本土金属丝网减振器生产商,呈现这些厂商在中国市场的金属丝网减振器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市场份额等关键指标。此外,针对金属丝网减振器产品本身的细分增长情况,如不同金属丝网减振器产品类型、价格、销量、收入,不同应用金属丝网减振器的市场销量等,本文也做了深入分析。历史数据为2018至2022年,预测数据为2023至2029年。
详细内容请参考恒州博智完整版本报告,申请报告样本联系QYR,金属丝网减振器行业报告研究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