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到底到哪里去了?(十四)

上一篇说到,秦始皇末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出现了系列明显是诅咒秦始皇的生命要终结的“天谴”,实际上却很容易分析出这是有人在幕后进行系列操纵。六国旧贵族的嫌疑最大,而传国玉玺也作为一种显示“天意”的信物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看来,天意是假,人心是真。实际上在扫平六国之后,秦始皇并没有对六国旧贵族赶尽杀绝,而是大部分时间采取了怀柔甚至是感化的政策,比如秦始皇下令各地在大秦统一期间趁乱抢夺的私田,可以被重新统计为合法财产,也就是只要重新登记纳税,那么这些刚刚抢占的田产就可以归现在耕种或者管理的人所有。这其实是明摆着对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们的怀柔拉拢政策。毕竟六国王族都没有了。六国王族原本名下的大量土地被地方豪强势力重新控制。

虽然普通的自耕农也可能占据了一部分土地,但是任何时候,一般的老百姓绝对斗不过大批地方上的地头蛇,也就是当地豪强。因此山东六国最好的土地只不过从六国王族所有更换到了六国豪强手里而已。按理来说,秦始皇可以把六国王室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然后分发给完成统一战争的大秦将士作为奖励;或者用这些土地的产出来抚育阵亡大秦将士的家属和遗孤是非常正常的路子。但是这么做肯定会导致地方豪强的激烈反对。于是秦始皇并没有把这些土地完全收归国有,只封赏了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是直接承认现在的这些好地,谁占据就是谁的,这种重新登记收税的办法。等于是对东方豪强的巨大妥协。不过秦始皇的这种“好心并没有换来好报”。六国的不少豪强,仍然想着恢复天下纷争的模式。甚至幻想策划干掉秦始皇,让六国王族重新崛起。像张良就是这种典型。

要知道在古代,甚至是现代工业大发展以前,土地是一切问题的根本。而土地问题的核心,又是土地所有权这个根本中的根本。秦始皇对六国反秦势力或者说是反T一力量已经做了最大的让步,承认他们的新土地所有权,但是仍然得不到理解。对土地所有者是如此。那么对基本无地的天下穷人,秦始皇一开始的做法也是非常宽松的。现在认为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被征发渔阳期间遇到大雨,不能按时到达而会一起被处死,被逼无奈只能揭竿而起。其实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已经是秦二世时代,或者说是赵高把持政Q胡作非为的时代。秦朝当时的政策已经开始混乱,甚至是被赵高故意的指鹿为马人为搞混乱了。已经完全是一幅加速自杀的苗头。当时连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还有除秦二世之外的秦始皇的所有子女都统统搞S了。那么对普通老百姓的政策自然也开始不靠谱。一旦迟到就是全S?在秦始皇时代未必如此。

毕竟汉高祖刘邦只比秦始皇小3岁。作为一个小小的亭长,汉高祖是不止一次带领地方民工从沛县千里迢迢到咸阳出过劳工的。期间汉高祖甚至见过秦始皇本人的出巡。秦始皇还在的时候,不论这些到咸阳出工的民工还是带队的亭长乡长们,在咸阳都是安排食宿甚至是按照劳动天数给报酬的。干完了活是可以发路费回家的。这种带队工作刘邦甚至去过3次。为何前2次都没有造反。反倒是第3次以后斩蛇起义了呢?很显然,原先2次是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对地方豪强和老百姓相对怀柔。秦法虽严,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讲人情。但是到了秦二世实际上是赵高的时代,各种政策已经不把人当人看。所以大家才都反了。秦始皇身边其实早就被渗透成了筛子!这期间的赵高,作为反秦势力的最大卧底,概率已经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