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电影143:《下一个素熙》

2023-08-29 10:48 作者:热咖呀  | 我要投稿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总是被社会逼着前行。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韩国电影对于社会现实捕捉的优秀,无论是之前的《寄生虫》还是《82年生的金智英》,他们剖析现实的角度都是特别的贴切,虽然主要是以韩国国内的矛盾为主,如果将其放在中国,也是不可否认是存在的,但因为两个国家国情以及发展程度的不同,终归不可同日而语。可他们真的太敢拍和太会拍了,他们所折射的现实很容易对他们的资本、和政府官僚体制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这些电影却总能按时上映,真的很疯狂。

 


回归电影,人物已经很好的串联起整部电影,女主的突然离去让我一度怀疑进度条,而女警察则是对‘施害者’进行审判的存在,也让电影走向最后的高潮。这部电影的镜头大部分时间都较为抖动,似乎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女主那热烈的内心,最后的死亡则无法让观众变得平静,这样的人物从开始就让人心疼到最后,其塑造必然是成功的。

 


为了将这个人物和对现实的折射表现至最大化,导演分别从亲情、友情、爱情、事业和教育五个方面进行刻画,众多的元素并没有人物显得怪异,而是有意通过多方面的描写让观众了解到社会对年轻人的‘毒打’并不是单纯来源于外部压力,内部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外部压力无可厚非地就是来源于社会职场,我喜欢那么一句话,那‘年轻人讨厌的不是工作,而是上班’。工作让我们找个一个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我们可以做的很好,也有可能做的不是那么好,但终归是在创造价值,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值得。而上班则是生存于一个规则体系下,我们需要服从,一种盲目的跟随会抹杀很多我们曾经在意的东西。我们可以理解女主的崩溃是受不了现实的压迫以及自身心态的不成熟,可是有多少注意到她才高中毕业,那时的她也才正处于正成年的年龄,事业上的不顺利所产生的挫败感很正常。她组长的自杀事件被公司高层很自然的压下去,这让她心中的正义饱受质疑。而当事业稍有起色时,又被公司的规则狠狠地教育了一番,这是何等的残酷啊。然而压死骆驼的永远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所有稻草的总和。

 

当她想要选择逃避的时候,她的爱情看起来并不能给她力量,她看到的是弱小的对方。她将目光看向亲情的时候,她看到的是家里人对于她工作的巨大期待,她已经放弃了爱情和热爱,她还有多少东西值得被放弃的呢?对,还有友情,友情是最懂她的人。当她找到仅剩的友情时,看到是友人的自暴自弃,开头时的仗义出手和面对镜头时坦然都已不复存在。在一切都不如意的时候,最后一根稻草来了,那就是学校的压力。学校为了一些冰冷的数字,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将压力由老师推向学生。在心灰意冷之际,她走向了大山。

 

不合时宜的穿搭,温暖的外套和冰冷的拖鞋,似乎预示着女主的生命将走向终结。电影中很有意味的一个镜头,当冬天的一摸阳光扑倒在女主冰冷的脚上时,她的感觉是什么?是残存的温度?是自由?是走向自由的勇气?我不得而知,我只看到她抬起头看到了光,那灿烂的光推她走向了生命的深渊。

 


女警察一开始就看出来了属于自杀案件,但她心中所坚守的正义让她不合时宜的选择了深度调查,她质疑女主所工作的公司的剥削制度,她质疑教育系统不贴合实际的统计制度,她质疑警务系统‘正义感’的缺少,她质疑女孩的原生家庭对女孩的不重视,这样的‘过度调查’或许有些反常规,但能够设身处地地还原被害人心理的警察才符合警察的头衔,我欣赏这样这样的警察。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豆瓣


我喜欢女警察对质那些‘施暴者’时的置疑,但我们都看出来其中的无力感,问题的根源不是个人的邪恶,而是整个社会的病态,因此我们才看电影名为‘下一个’。电影的作用之一就是反应现实,折射现实,给后人警示。素熙的悲剧并没有结束,有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会遭遇这一切,我们需要的做的很多,但个人内心的强大是最重要的,如有你有热爱的东西,请保持热爱。

 

(如果您能看到这,求关注,求点赞,您的每一个点赞都是创作者最大的鼓励!)

 


关于电影143:《下一个素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