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023-05-06 14:56 作者:一名晋人  | 我要投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一 国内的政治状况

新军阀统治下,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对工农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比从前更加严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遭遇到暂时的失败。然而近几个月来,工农阶级在领导下有组织地发展了城市和农村,同时资产阶级也发展了改良主义运动。整个民主革命的内容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自济南惨案以后,这种革命实际运动逐渐发展壮大。

 

二 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中国存在红色政权的独特现象,这是在白色政权围绕下,小范围或多个小范围内长期存在红色政权的情况。这个现象在其他国家和直接被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中不存在,而只有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间接受帝国主义统治的中国才会出现。中国白色政权分裂、战争不断,给了红色政权存活的条件,而红色政权首先出现且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在民主革命对工农军士群众影响较大的地区,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全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长期存活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如果全国革命不能持续向前发展而出现停顿,那么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将变得不可能。

指出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并指出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需要具备“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共产党的组织强大、政策得当对于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及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

这段文字讲述了军阀内战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从而为小地方红色政权的兴起创造了机会。然而,每当一省或几省之间的白色政权稳定下来时,它们就会联合起来消灭红色政权。在缺乏建立和坚持红色政权所需条件的地方,红色政权容易被敌人消灭。但是,正确的政策可以帮助红色政权存活并发展壮大。湘赣边界共产党(地方的党和军队的党)采取了正确的政策:坚决与敌人斗争,深入土地革命,集中红军应对当前敌人,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等,因此他们能够从湘赣两省进攻军队不尽一致和地形有利于斗争的情况下,获得四月至七月期间多次的胜利。然而,在失败的八月,部分同志没有明确认识到当时是统治阶级暂时稳定的时候,采取了错误的战略,分兵冒进,导致边界和湘南同归失败。而在九月以后,特委和军委纠正错误的步骤,挽救了这种失败的形势。

 

四 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

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不仅在边界数县有意义,而且在湘鄂赣三省工农暴动夺取三省政权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斗争,红军、各县赤卫队和工农暴动队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将来发挥各自重要的作用。地方工作人才逐渐减少,但能够借助红军工作人才的帮助逐步自立,进一步能够供给红军的工作人才和扩大割据区域的工作人才。这些都是边界党在湘鄂赣三省暴动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任务。

 

五 经济问题

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而十分缺乏和昂贵,因此引起红军士兵和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致。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筹饷。每天除粮食外的五分钱伙食费根本是杯水车薪,营养不足,生病的更多,伤兵更是苦不堪言。在全国总政权没有取得以前当然是不能免的,但是红军的给养使是迫切地需要的。湘赣边界特委如不能对经济问题有一个适当的办法,在当前敌人势力还是长期稳定的时候,割据将要遇到很大的困难。经济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每个党员注意。

 

六 军事根据地问题

湘赣边界特委的任务,即巩固大小五井和九陇两个军事根据地。这两个地方地形优越,特别是民众拥护、地形又极险要的大小五井,不仅是在当下边界的军事根据地,也是在湘鄂赣三省暴动发展的将来仍然是重要的。为了巩固这两个地方的根据地,文章提出了三个方法:修筑完备的工事、储备充足的粮食和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