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科技能力如何超过秃鹰

2021-04-09 17:08 作者:奥易精医  | 我要投稿

这几天司马南会客厅请了一个高人,他提到,我们很多事情,要从财务会计(一时盈亏),升级到投资会计,投行会计。其实,这个事,恰好说明,我们的社会发展太快,但是,大部人人的思维停留在过去。举个例子来说吧。过去几十年,摸着秃头鹰,成为了公认的策略。这个策略有个巨大的好处:目标明确,可行。就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省掉了大量的研发和试错成本。那么,有没有同学思考过这个问题,鹰酱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答,他们继承过去西欧的投研体系,利用产学研投一体化,来完成风险投资。换句话说,我们羡慕不已的高科技或者技术升级,恰恰是来自我们最讨厌的“金融、投行”来完成助推的。有的人可能还是不理解,传统的经济模式是这样的,老干妈,你有了辣椒酱,你一步步出售=盈余。然后利用储蓄扩大生产。中间不会找任何人借钱。慢慢发展。如果失败了。就是个人的商业风险问题。但是,现在流行啥:你有辣酱的秘方,别人提供资金,迅速开建工厂。抢占市场。这样有没有风险。答,当然有。


投资失败的事情太多了。比如,互联网泡沫。比如百团大战。在小米宣布造车的时候,是不是很多投研的人去联系雷布斯。换句话说,投行思维的人是这样的:投资100个项目,哪怕90个失败了。只要有10个成功,然后去上市,就可以收回所有的成本。记得亚马逊的人很多。但是,你们知道当时死掉了多少互联网网购公司么。但是,这样的行为,在我们的文化和认知中,是不能存在的。因为。90个公司倒闭了,一定被人骂骗子。懂了吧。而产学研投一体化,就是让研发的人,在实验室尽情玩耍。


同时一旦产业成功了,他们是有固定股权收益的。对于研发的人来说,他们是0风险的。而搞产业和投资的人,占据了另外三分之二的股份“股权”。于是,他们就是要推动这个事去成功。换句话说,你想要科研人员老老实实的去科研,必须是高收入和o风险。而产业或者投资的人,需要用金融市场去完成风险对冲。当然,如果某个技术是国策级别的,就额可以提供产业政策。比如大家知道的光伏。就是因为技术投资,会带来巨大的分享。


所以,我兔子家,在某个超级高科技项目上,都是“小步快跑”,非常谨慎的。因为,我们赔不起。好的,如果你知道2019金融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的话,你已经知道了,那就是我们允许不盈利的公司去上市。换句话说,就是在解决这个难题。但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股价暴跌,公司暴亏,就是网爆和重锤的思维行为习惯,会阻碍我们的科技赶超。过去的科研人员非常辛苦。他们也是被剥削的对象。但是你不能总是这样。换句话说,只要解决了这个“难题”。在现有的基础上,即兔子家的科学能力,技术能力,产业配套,和超级市场。未来100年,兔子家的科技可以腾飞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但是,只要解决不好,不能超过白头鹰的产学研投,恐怕一切都极其艰难。当初海运国家,发展“保险”,开创“股权”,其实就是共担风险。而白银体制下,你只需要存钱就发达了。你一定不会投资。你投资也搞不赢技术升级,于是,你才会一直被动。


很多人在鼓吹,说全国的公司应该学习华为。因为他们的研发投入高。老板不垄断收益。可是,如果真的搞懂了华为是“技术密集,技术天才共有”的体质,其他公司的盈利来自某个人或某些集体的特殊能力,就会知道,华为的“技术股份平摊”,本质也是一种变相的“产学研投”一体化。


而基础教育基础科研,是不盈利的。需要持续投资的。甚至,很多公司的创新项目不能带来收益。那么,绝大公司,处于“私营企业”的想法,采取跟随策略,永远不研发,是极其“合理”的。


创新非常好。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比创新更加重要的创新。

中国科技能力如何超过秃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