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地区敖氏源流探究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新余地区的人,那么你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一些敖氏族人吧?他们或许是老师、工人、商人等等,甚至你会发现你的联系人列表里敖氏族人占了很大一部分。那为什么新余地区会有这么多敖氏族人呢?他们来自哪里?分布在新余的哪些地方呢?

想要说清楚新余地区敖氏的渊源,必须先从敖氏祖先说起。敖氏祖先的起源说有很多种,其中最可信的为两种。一种说法是敖姓起源于上古时期颛顼帝的老师太敖,另一种说法是敖姓起源于战国时楚王后裔。无论是哪种,都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从现存的文献记载来看,敖氏最早的祖先是晋朝一个叫敖仙的人,据说他是楚王若敖的第十七世孙,慕道修真,隐居于江西省上高县敖岭,由此可知敖氏族人自古就生活在江西。

据高安建山龙城村隆恩堂1995年编撰的《敖氏十五修族谱》记载:昺,亦称敖仙,晋朝人。昺生禄实。禄实生韫。韫迁居长安波峰,传八世至皋。皋生禹。禹生寅。寅由武功为军前参将。从李西平王晟公讨朱沘被弑。寅生佩功。佩功避朱沘之乱隐居庐山。佩功生宜德,宜德乃江西世祖。宜德生睢。睢生庆哲,庆哲自庐山徙居南昌洗马池。庆哲生子通,子通自南昌洗马池杏花村徙临江南门。子通生钟宁。钟宁生琮,琮自临江府城南隐居高安建山,官仕南唐校尉,建山寺有古钟勒其爵,燦然可考,寺下有白马庙,时节致祭主斯庙者仰为山神也。琮生梦熊。梦熊生师奭,师奭复居临城。师奭生凝。凝生知言。知言生于宋仁宗宝元戊寅,元丰五年黄裳榜进士,为朝散郎,反对王安石变法。知言生廷谟。廷谟为临江承事郎。廷谟生四子。长子孟山,讳度,宋绍兴初避金兵之乱由临郡徙居高安建山龙城。次子仲山,讳庥,宋绍兴初避金兵之乱由临郡肖竹桥徙居新余水北。三子季山,讳庸,宋绍兴初避金兵之乱由临郡徙居新余厚溪花堆池(新桥)。幼子连山,讳唐,宋绍兴初避金兵之乱由临郡徙居清江(樟树)长田堆上。

由此可见,新余地区是敖氏族人的主要集聚地之一,而且已有上千年的繁衍历史了。根据1983年编撰的《新余县地名志》记载,水北镇的敖姓村庄共有11个,它们分别是:水北村(攀龙坊、都宪第、楼下)、图陂村、龙湖村、大路黎家村、老屋村、洋头村、新屋村、新桥村、堎里村、后敖村、陂头村。然而,新余地区的敖氏来源还不止于此。除水北镇的敖姓村庄外,还有16个敖姓村庄分布在新余的其它地区。其中新溪乡有10个,它们分别是湖背村、曾家脑村、新屋里村、敖家村、上保村、均溪村、珠坑村、彭家洲村、六言村、八言村。南安乡有3个,它们分别是汪家村、棉花田村、东陂港村。界水乡有一个,是敖家村。鹄山乡有一个,是南港村。沙土乡有一个,是兔子山东村。从地域分布来开,敖姓村落主要聚集在渝北和渝东,渝南和渝西只有零星分布。

前面说到孟仲季连四兄弟为避金兵之乱由临郡分徙高安、新余、樟树三县,所以,除新余地区外,高安地区和樟树地区也有很多的敖氏族人。例如:据《高安县地名志》记载,全高安的敖姓自然村共有23个。但无论是樟树的敖姓村落数量还是高安的敖姓村落数量,都无法和新余的敖姓村落数量相比。可以说以新余高安樟树的交界地带为核心,形成了全江西省最大的敖氏族人生活聚集区。那么,新余地区数量如此多的敖姓村落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它们是怎么发展壮大的呢?它们在历史上又创造了哪些辉煌呢?

在新余地区(除分宜外)共有27个敖姓村庄。其中龙湖村、湖背村的敖氏族人都是孟山的后裔;水北村的攀龙坊、都宪第、楼下和图陂村、鹄山乡的南港村的敖氏族人都是仲山的后裔;大路黎家村、老屋村、洋头村、新屋村、新桥村、堎里村、后敖村、陂头村、界水敖家村、沙土兔子山东村的敖氏族人都是季山的后裔;曾家脑村、新屋里村、敖家村、上保村、均溪村、珠坑村、彭家洲村、六言村、八言村、汪家村、棉花田村、东陂港村的敖氏族人则是万载白良敖氏的后裔。也就是说,目前新余地区的敖氏族人主要由四支血脉组成,分别是孟山系、仲山系、季山系和万载白良系。而今天生活在贵州、重庆、四川、云南、广东、湖北等中国南方的很多敖氏族人的祖先,最终都可以追溯到这四支血系。可以说,新余高安樟树的交界地带,不仅形成了全江西省最大的敖氏族人生活聚集区,而且还是整个中国南方敖氏族人的最主要发源地。
那在新余地区的敖氏族人中,哪支血系的敖氏更加耀眼呢?那就不得不提水北敖氏了。新余历史上共出过5位敖姓进士,分别是敖毓元、敖璠、敖宗庆、敖鲲、敖荣继,他们无一例外全是水北人。元明清三朝,新余历史上共出过16位敖姓举人,其中水北人有15位。其余诸如入仕、贡生、封赐等,也是水北敖氏占绝大多数。民国时期的国民党新余县党支部书记敖翼之、新余县代县长敖超寰也都是水北人。当代江西著名民营企业家敖小强也是水北人。可以说水北敖氏在新余地区的敖氏族人中一枝独秀。水北敖氏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敖姓在新余地区的知名度,使人们将敖姓族人与勤劳、聪明、善良、富有划等号。

千百年前,敖氏族人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新余地区。千百年来,敖氏族人在新余这片沃土上扎根、生长、开花、繁衍,用自己的芳香装点着新余这片乐土。千百年后的今天,敖氏族人依然在新余的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点缀着新余的山河。如果你身边有一位敖姓朋友,请你一定珍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