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常识下午茶】
1.(单选)贵州历史上第一位奥运冠军是:
A.邹市明
B.邹杰明
C.张宏鹏
D.张卫刚
【答案】A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国情省情-省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
第二步,邹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奥运冠军,中国男子拳击队48公斤级拳击运动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师,上海市拳击协会会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拳击48公斤比赛中获得金牌。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邹节明,男,出生于1943年5月,湖南常德人,三金集团主要创始人。B项错误。
C项:张宏鹏,男,贵州六盘水人,中国皮划艇运动员,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1000米4人艇冠军成员。获得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1000米冠军。C项错误。
D项:张卫刚,中国飞碟射击运动员,1986年6月27日获得韩国汉城第10届亚洲运动会团体冠军、个人冠军。该金牌是改革开放过程中贵州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见证物。D项排除。
2.(单选)以和为贵、 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断地相互吸取、相互融合,形成了 、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和睦相处 无与伦比
B.谦逊礼让 不绝如缕
C.和而不同 博大精深
D.守望相助 兼收并蓄
【答案】C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第一空,横线词语与“以和为贵”构成并列关系,并列前后语义相近。A项“和睦相处”指彼此融洽的相处,B项“谦顺礼让”指谦让、守礼,C项“和而不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ABC项均符合语境。D项“守望相助”指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文段无对付敌人和灾祸、互相援助的语境,D项排除。
第二空,横线词语与“丰富多彩”构成并列,“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A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不能构成语义一致,且程度过重,A项排除。B项“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和“中华文化”搭配不当,B项排除。C项“博大精深”指广博高深,既和“丰富多彩”形成并列,又与“中华文化”搭配恰当,C项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3.(单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政治-中共党史-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讨论制定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进一步确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及各项政策。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这是同国民党领导集团所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的正确的抗战路线。A项排除。
C项:古田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因而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C项排除。
D项: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出适合新情况的完整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和军事战略,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D项排除。
4.(单选)扶贫切忌“大水漫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帮扶,要改“输血”为“造血”,用好用活帮扶措施,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从哲学上看,上述要求:
A.强调了外因的决定性作用
B.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符合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重点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题中有针对性的帮扶和用好用活帮扶措施,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从客观的事物出发,遵循规律。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与时俱进。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A项表述错误,排除。
C项: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研究某一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题中有针对性的帮扶,体现了重点论,没有体现两点论。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质变,质变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5.(单选)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本身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最终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在社会存在庙宇的限制范围之内,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有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题中幸福感是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项表述错误,排除。
C项: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C项表述错误,排除。
D项: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项表述错误,排除。
6.(单选)下列选项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
A.和平-战争-和平
B.小麦-面粉-面包
C.废钢铁-自行车-废钢铁
D.水蒸气-水-冰
【答案】A
【三级知识点】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和平的对立面是战争,战争的对立面是和平。从和平到战争是从肯定到否定,从战争再到和平是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小麦-面粉-面包是一种事物的不同变化过程。B项排除。
C项:废钢铁-自行车-废钢铁没有实现发展。C项排除。
D项:水蒸气-水-冰是质量互变的规律。D项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