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与青鸟——《剧场版:利兹与青鸟》有感

也许,希美与霙冢,利兹与青鸟,最后谁也无法割舍对方,故事的最后,或许是离合的开始。
说起来,《利兹与青鸟》的背景,便是《吹响!上低音号》之中的一个小小片段。作为看过《上低音号》的全季的我,剧场版与TV版的内容稍有不同的是,剧场版的基调更贴近于感情,TV版更贴近于乐曲和乐器。但值得称赞的是,它们都选择了以“音乐”细腻地传达着一个基调,一种逐渐升华的情感,一份“利兹与青鸟”的感情。
或许希美才是青鸟。蓝鸟是自由的化身,飞遍世界各地,东西各国;然而对利兹的一切事物都报以好奇。对于利兹来说,蓝鸟这便是她的唯一一个朋友,唯一一个依靠,没有她,生活也就失去了依靠,失去了乐趣。因此,她不愿意放开它。

或许希美才是利兹。她们即使性格不一致,但仍然愿意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等待着对方的前来。然而,霙冢会吹双簧管,自己不会;霙冢可以考音大,自己不可以。这也是为什么最后“第二乐章”的片段里,能够引起大部分人,不管是“戏内”还是“戏外”,人们的感动和共鸣。当霙冢吹出那对于我们来说熟悉的音律之时,便决心飞向蓝天,而希美猛然发现,束缚住“青鸟”的,恰恰是身为“利兹”的自己。

不论是希美,还是霙冢,也许都是利兹与青鸟。当结尾两人奔向不同的地方,去追寻各自的理想之时,“青鸟”早已飞翔,“利兹”早已乐观面对。而这,仿佛预示着在分离和相聚之后,两人终将还会走到一起,这似乎是一种“甜”吧。

说回电影,故事有两个世界,两个画风,两种氛围。“利兹与青鸟”的童话世界,“希美和冢”的现实世界,这两个世界线相互影响着:童话影响着现实的发展,推动着现实的感情;而现实又促进了童话的故事进展,增添了主人公的代入感。
那么,为什么要为一个小片段制作一部“剧场版”,而并非选择“连载”《上低音号》呢?或许,一方面是由于《声之形》的大好,令制作人员得以“留任”,而另外一个主要方面是,《利兹与青鸟》所传达的双层情感,才会令观众们得以感动,得以细细品味。
利兹与青鸟,霙冢和希美,她们的故事,还将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