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花云雾:另一种人生》

小马年龄阶段问题的讨论: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平衡“学得好”和“爱得住”的取舍问题。
一个人的一生,有几个阶段。
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青年初期→青年→中年→壮年→晚年 婴儿:0-11个月(0-1岁) 幼儿:1-3岁(能活动) 学龄前期:3-6岁 学龄期:6-12岁 少年:12-14岁 青年初期:14-18岁 青年:18-35岁 中年:35-50岁 壮年:50-75岁 晚年:75岁以上 注:百度上有许多种年龄段分法,我选的是比较符合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的年龄段分法,有自己的想法,做了些细微的调整。 《论语·为政》里面,孔子就讲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立足于世(小有成就),四十岁遇到任何事情不再感到困惑和急躁,五十岁就知道哪些事情不能逆天而行,只能顺应天道,六十岁时就能耐心地听取杂七杂八的言论意见,七十岁的行事作风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超过底线。” 远在古代,我们中国包括孔子在内的思想家们还有他们的子弟学生,就已经在探讨人的一生该怎么过,人的各个年龄段该怎么样生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按照上文的年龄段时间表分析,尽可能抛弃现代社会造成的影响,我们会发现这是人的一生非常圆满的参考答案,按这个流程走没问题,但残酷的现实充满了阻碍,排除运气和天赋,我们每个都是普通人,而我们处理或解决一两个阻碍就可能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普通人花费难以承受的时间,上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任务,完不成这个年龄段的任务,我们在下一年龄段的工作成本会增加,加上外界环境的干扰,会让我们身心俱疲,需要很长时间来缓解,接着因为我们都是被历史洪流裹挟的万物众生,我们肯定会没时间处理遗留问题,没办法,这是我的心里话,不是什么慰藉,因为我们普通人的迂回空间从生物层面来说实在太小了,硬要留有余地来处理这个问题……这是无法承受的成本。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依靠集体、体系的力量,才能让自己可以更好地脱离阻碍,去完成一系统年龄段任务。不过集体和更大规模的团体、更加复杂的机构、越来越系统化的混杂体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就严重影响了普通人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非曲折,都会影响自己的该年龄段的任务进程,不管是好是坏,而个体所能做的……只有顺其自然……所以才有那句话。
“我们,至少万物众生,一生都是被历史洪流裹挟着前进。”
我说这些也没啥表示的,就是让大家在短短的几十秒时间思考一下,也不求大家可以思考出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就思考本身就能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感想,人的生命里能尽情地活蹦乱跳的也就短短三四十年,前期我们肯定会为破除各种阻碍花费很多时间,甚至有些阻碍所产生的代价是不能用自己的一生来弥补的,这是要记住的,我们普通人如果不依靠集体、体系的力量,应对自然界的灾难无能为力,这是我的思考…不是什么观点啊,人的一生曲折这个题型太复杂了,生物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经历现代社会的我们人类,大家不要强行形成某种观点或决断,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能做大量的思考就很不错了,也只能做思考,青年时期的我们总会遇到几件糟心事,在一个年龄段的任务没完成,就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进入下一个年龄段完成下一个任务,很……平常,地面上的万物众生皆苦……这是我的思想,我真的不行,没办法给出一个答案,只能把过程写下来了。 1.小马的各个年龄段时间表:
这里有我自己的想法,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让小马们学得更好,活得更自在,进行流程更快捷,烦心事变得更少,考虑这些的目的,是为了小马们的未来做精打细算,因为未来要求她们具备应对更大的挑战的能力,但能力不是凭空出现,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经验才行,中途会走弯路,所以我就想,借助生物科技变革,能不能为可爱的小马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至少这个成长的流程,我希望可以因为基因科技而大幅度减少,让孩子们直接跨越阻碍,不去花费宝贵的三四十年美好年华,把更多的有效资源,用到可以让孩子们更好成长的地方,这是我最希望的,也是我的作品里的一个重要剧情推进器。
婴儿期:0-1个月(不能走)
为啥要这样?思路取于我看的一部非洲纪录片,一段内容就是长颈鹿生下的宝宝,这只长颈鹿宝宝半天后就可以独自行走了,这是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我认为可以借鉴,不过我的要求不是这么凶险,小马宝莉和现实中的马驹还是不一样的,小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高等生物,也需要长远的爱也需要安稳的生活,不要为一般的危局而放弃享受生活和爱意,我主要是为长辈考虑的,养育婴儿这个阶段,真的是身心劳累,夜里鬼哭狼嚎,婴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家里长辈也没有办法,从晚上八点安抚婴儿睡觉可能凌晨两点才能歇会,这严重损耗了身体机能,不过回报是婴儿与长辈亲属之间的稳定长久的连结,但还是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才行,否则会导致长辈们后期不得不心烦气躁,而且一个月的养育时间,我相信婴儿一定会对亲生父母有稳定的依赖性,生物学层面意思就是动物幼崽对成年动物产生联系,不一定是感情联系,更多是自然界里一直进行的基因传承,保留血脉,就是成年动物不想养也得养的硬性规则。
所以大家清楚为什么要重视生物科技的作用了吧?一旦生物学的变革开始,很多生活习惯都会由内向外改变。
幼儿期:1-5个月(可以走)
这个年龄段,幼儿可以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了,重要的是能稳定工作,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也不会让幼儿再那啥了,亲属也不用通宵达旦了,两方都有好处,亲属不用太过担心孩子的生活安全问题,孩子这个年龄段已经懂得驱利避害了,从生理上和家教上清楚什么东西不该玩,不该碰,孩子也可以在长辈的持续监护下到家门口旁,和隔壁家庭的孩子一起玩,增进了解,相互交识,说不定以后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进社会,孩子们还会相遇呢,未来若相隔千里也要留个联系,空闲时间用来消遣与增进情谊;未来若同居同住更要互相帮助,一起面临危机时要放下生活中的对彼此的成见,尽快解决眼前困难,共同解决长远困难,另外增进感情,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宽容。
学龄前期:5个月-2岁(可以学)
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可以适当地读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或者看漫画,或者看动画,在保护视力的前提下,或者可以上幼儿园,也可以不用,我在考虑这个问题,一年半的时间,能给孩子们提供什么?能学的基本上就是“数学基础”和“语言基础”,这两个将来孩子们步入学校,肯定是需要的,社交也需要,就是这么短时间内,孩子们把最基础的东西弄清楚,是最紧要的任务。
另外说一点,中文、英文,这两种语言的学习难度是不同的,我从一个角度给大家思考,要学习多少个单词/文字。
如果要学会用英文进行基础的交流,至少要懂得应用一万个单词。
如果要学会用中文进行基础的交流,只要懂得应用三千个汉词就行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角度,可能从其它角度考虑,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难度会比英文要大。
学龄期:2-5岁
这个年龄段,我做了一点改进,三年时间是小学期间,为什么要这样?主要是我从孩子们的角度考虑,小学的科目关于什么的?有必要学习这么久吗?当然,在小学的孩子们要经历太多事情了,可能会有心理创伤,也是不可避免的;还有师生联系,三年时间应该可以把印象建立起来,不会太过分。
另外这个年龄段,一些孩子如果想的话,真的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学习中学科目,特别是数学。小学期间还是主要打好基础,就是如何在三年时间里建立对所有学科的印象,还有一些细节,比如一些元素、数学符号、物理符号什么的,主要记这些,为中学期间的学习打好基础。
还有我个人认为,小学时间已经从六年紧缩至三年,假期就不需要了吧?只需要让师生在周末休息一两天,主要任务就是让孩子们在小学期间打好基础,重点就是让孩子们记得住,不求清楚到底什么意思,只求记得清,再不济就是配合各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来讲,还有我个人认为在小学就应该配对一两个资深心理辅导师,小学期间是孩子们容易受到心理创伤,教师也要做好“以学生为中心”,主要是保证小学期间的孩子们还能保持上进心,这是为孩子们能承受中学的压力做准备。
少年期:5-10岁
这年龄段就是让孩子们承受压力的时候,我是把初中和高中连接起来了,要求五年中学的教学作用强于六年历程的艰辛忐忑。
如何过好中学就是孩子们能上大学的关键,学好中学的相关科目,孩子们就能清楚大学该经历什么,该做什么了;在中学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同样的重要,朋友可能是小时候认识的,也可能是小学认识的,更可能是新交识的,不管什么样,这个阶段的你和朋友是最有可能在以后的大学阶段建立联系的,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也是这样,哪怕未来不是常在一起,也是要线上聊聊的,这个真的很重要,人或小马的一生能有多少挚友呀?真的不算多,基本上到大学和社会实践,你都没有时间交朋友了。
中学五年,关键就是学习相关科目,为大学打下基础,这个阶段可能最难的就是理解记忆,只能是依靠教师,学生相互探讨…这个方法,我感觉不行,我尝试过,没有用处。而且中学课程的学术科题是目前已经探索过的已知区域,教师是关键,教师只要懂得这些,再配合考试,学生就好教;如果教师不是很清楚,不能详细阐述“其所以然”,可能学生只会是一头雾水……
总之中学是进入大学前的测试,有两个因素会决定你的去留:
一、自己的理解/记忆
二、教师的责任/能力
这是我的实践得出的结论,中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甚至比大学还重要,到大学就证明你已经没有后顾之忧,需要懂得大学的运行情况外,还要学习几个硬性科目外,你只要对某一个专业感兴趣或者你认为你对其专业理解最丰富,那就尽管去做,这时只有一个因素:自己的能力涉及。
中学最难受的,不是兴趣爱好的问题,是要记住那么多的科目知识,没有储存好相关知识,可能会影响到之后的大学生活,如履薄冰。
青年初期:10-15岁(大学基础期)
大学第一阶段:五年
为什么?这就是我给孩子们考虑问题所提供的办法,用时间换空间,让孩子们用漫长的五年时间先搞定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还有基础科目内容。
如果能提前搞完整个第一阶段,孩子们自然可以提前进行第二阶段的任务,完成既定课目学习后,自由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青年(大学进修期):15-18岁
大学第二阶段:三年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肯定可以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孩子们可以任着性子进修自己喜欢或者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专业啦。三年时间的长进加上八年时间的积淀再加上十八年时间的追寻,孩子们的突发奇想,应该能在各个专业领域内有所长进吧。大不了应付着写四五篇探索技术类的论文嘛。
另外之所以让大学生涯有八年时间,还是考虑到一些专业的特殊性,比如医学,八年以上学习期结束后,实习才算正式开始是吧?这个医学领域还要细分,学习期也是各不相同,但都很长。
嗯,就这样的框架吧,这是我三年的思考,成长的过程是非曲折,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尽量各个年龄段的状态保持稳定,还有治理成本要减到最小,培育孩子们,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只要完成好上一阶段的任务,孩子们在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时,会少一些心理负担和不必要的疲劳。
重申一遍,这个成立的基础和前提是生物学革命,这是我的感慨,人从事脑力劳力不过两千年,如今创造了科学史上的那么多奇迹,可是现在,似乎我们的大脑容量已经不够用了,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更别说详细理解了……或许吧,有这么一天,人可以像奥特曼——光之巨人一样,无忧无虑,不愁吃喝,自由自在,能尽情学自己喜欢的,甚至能探索未知科学。
2.作品的时间规划:
小马们的大好年华,最适合外出冒险的时候应该是21岁,此时的小马们肯定步入社会工作,就是大学毕业,再工作三年,这个规划比较好,摸爬滚打三年后,小马们自然就清楚这个世界运行的冰山一角。
时间规划表:2000-2025年
在25年前,小马们的年龄不超过24岁,不少于18岁,平均年龄就在21岁左右,这个阶段,小马们是最具有活力的,也是乐于尝试新事物,整体上吧,尽管个体上,各个小马都有独特的魅力和行事风格,但至少朋友之间会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进取。而不是相互拉扯,相互排斥,停滞不前。
一个决定:
我暂时放弃控制孩子们的感情发展……因为中途我想了很多事情……我感觉自己很……虚伪,傲慢……孩子们现在只能成为朋友,好朋友是最佳选择呀,作品的世界观不允许,我不该强求什么的……我最多只能管管孩子们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其余的我不该管的,孩子们的生活爱好,由孩子们自己决定。
友谊是什么?爱情是什么?友谊之上是爱情吗?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的,哲学角度也是忽略太多外在因素,特别是环境,从生物学角度也非常难说清楚,因为不只是传承基因,不然无法解释其它现象。
例:目前年轻小马不愿意生小马驹。
我要重新整理思绪,再作选择。
合众鹰:
天马成员:
?云宝黛西.Rainbow Dash
11.追云.Cloud Chaser
?海洋之翼.Sea Wind
?金色荣耀.Golden Glory
?踢云.Cloud Kicker
?金色之翼.Goldy Wings
8.闪尘.Lightning Dust
23.晴雨.Sunshower Raindrops
26.雷鸣之心.Lightning Bolt
14.萨莎·闪驰.Sassaflash
?欢愉之心.Merry Hearts
?盛夏微风.Summer Breeze
?迅青.Indigo Zap
?紫罗兰·漩儿.Violet Twirl
?雾轨.Vapor Trail
?天使之翼.Angel Wings
?虚幻海洋.Unreal Sea
?银速.Silverspeed
?夜翔.Night Glider
41.橙色风漩.Orange Swirl
?雨舞.Rain Dancer
?甜蜜射线.Honey Rays
?湛蓝之光.Electric Blue
?彩虹纽带.Bifröst
环球霸王:
17.翩飞.Flitter
?花见.Meadow Flower
?盛绽.Blossomfront
?莉娅.Heila
幽灵:
?午夜·幽灵之心.Midnight Strike
?金色·薄荷漩娅.Peppermint Goldy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