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感07《“流浪狗小院”涌现,如何区分恶性网感和良性网感》

2023-03-10 17:52 作者:Jessie的笔记本  | 我要投稿




最近经常在不少平台看到一种类型的直播间——流浪狗小院。

让人感到很神奇的地方在于,不同的账号打出来的广告语都一样:

毛孩子已经有几天没吃饭了?

今天小院也收拾得干干净净也没有人来看?

刚好今天就看到有个博主专门发了个视频出来说这一类的账号99%是骗子。下面也一群人在吃瓜,但大多数人要么说是骗子要么说狗可怜,或者在猜测博主为什么说到这里情绪激烈... ...

大家在网络上关注一个账号,因为觉得能滋养到自己于是持续关注;或者觉得一些账号虽然说得很对,但容易让自己变得急躁冲动。

可能有的时候,也不是太能区分区别在哪儿,是吧?

那今天我们就从恶性网感和良性网感的角度,各自观察一下自己关注的账号,再往现象背后的事实来思考一下吧。

帮助流浪狗肯定不是错的,但是有的账号一看确实让人挺揪心的,“今天毛孩子又没饭吃了,它们饿了两天了”,好像跟放在外面也没啥不一样的... ...


上次我们说到了群体的一些特征:

冲动、易变和急躁;同时易受暗示与轻信。大家更容易跟着氛围走,马上要看个结果

如果就利用群体的这种特征,传递快餐式的(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价值观,或者扭曲的价值观的话,也许从数据上来看,会很快吸引人来。但从长远来看的话,确实并不是网感,因为不可能长久也无法持续


1、恶性网感

例如某课程品牌方,利用裂变海报的传播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

(1)自动生成海报

(2)二级分销

(3)满多少人涨价,让报名的人很有紧迫感,担心报名晚了会涨价

(4)推广收益实时显示、排名和奖励机制;

(5)提前开发好独立的APP


在几个小时破了数十万人购买的新记录,名利双收盆满钵满之后,链接被封;

任务宝则利用拉人关注可以获得指定礼品的方式,让“羊毛党”透支自己的社交网络。

餐厅、地铁里面放置的免费打印照片或免费送水的机器,只要关注公众号就恶意,这一招也吸引了大量粉丝;涨粉成本也不断的水涨船高

各大运营类的公众号,开始利用免费课程,鼓励关注者以分享文章来获取教程的方式诱导传播


以上的裂变“技术”,利用了群体的懒惰、爱贪小便宜、跟风和迷信的特质,如蝗虫过境一般,污染了整个网络社区环境,可谓社区顽疾。

尽管可以在短时间内撬动极大的流量,但是弊端远大于利益,如同杀鸡取卵。同时也会使运营者丧失真正的网感。

当然,这也已经是结果了。


2、良性网感

个人是很喜欢李子柒的,相信她最初做自己的账号时,也不是想着有一天去赚得盆满钵满来做的吧。

今年年初的B站百大颁奖晚会上,也看到了不少自己喜欢的博主也拿了奖。很为他们感到开心。

并不是说拿了奖就是好的,没拿就不好。而是把他们放在一起看的时候,确实看到了一些共通点:


1)他们的内容有很强的穿透圈层的能力。意思就是,专业没有成为壁垒,而是成为了疏通。老少皆宜,非常生活化。但又让人都能get到他们在做什么

2)独特性和高识别度。意思就是别人可能去模仿,但他们的价值观很稳定,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最好的。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却很稳定,因此他们不需要去考虑会不会被代替。清楚价值观形成的秩序

3)源源不断的素材挖掘和迭代能力。讲的东西很深入浅出。因为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所以万事万物皆为素材,皆可再创造

4)不需要看结果,而是扎根在原理里面。其他的不追求也会跟随而来。有这样的智慧


3、区分良性网感和恶性网感

区分良性网感和恶性网感,可以参考以下规律来区分:


(1)提供的内容或者服务,是否以长期和持续为前提,同时价值观的引导是否是健康的

这一点可以参考网信办的各种“净网行动”,基本有着一致的方向。

凡是净网办打击的东西,即使短时间可以获取流量,得到传播。光是依靠大量补贴、融资、造势去获取声量,这样的泡沫迟早会破灭,生命力不会长久,迟早会被封杀。

这样的内容,不是网感,而是快感。

(2)良性的网感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确认的,干净的、又符合科学的,也符合生命原理的。

像一棵树扎根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的。就算不追求,也会慢慢形成平台的。因为是被需要的

(3) 恶性网感,基本上是漠视了人的根本需求,将人物化。把数据和流量当做唯一指标,虽然可能取得短暂的成功,但因为违背原理,却只能弊大于利自食恶果。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愿我们在一切的喧嚣和现象中,都有回归本源的幸福、产生良性循环的内在生命力,和生命影响生命的秩序力。

祝福


网感07《“流浪狗小院”涌现,如何区分恶性网感和良性网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