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一座小城——《呼兰河传》书评

2019-02-18 21:47 作者:May夕雨  | 我要投稿

  有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并不怎么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我”在这里长大。《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于1940年在香港完稿并连载完,说是小说但并不是一个很大篇幅的故事,而是在呼兰河发生的一个个孤独的童话故事。呼兰河不是《呼兰府志》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这里承载着萧红的童年和回忆。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的内容是在一篇短文阅读里,在文章中我看到了萧红童年的快乐,祖父是那么一个慈祥可爱的老人。那一定是一座温暖的小城吧,我当时是这么想的。直到我与这本书相遇,我才看到了萧红是那么的孤独,“漫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荒凉?”本应浪漫的场景在萧红眼里是那么萧瑟荒凉。小时的萧红早已看过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小城童话的深处是愚昧的芸芸众生和残酷的现实。仅有那一点园子里温暖的回忆才能慰藉她孤独的心灵吧。“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我想将来是不是我也可以到那没有人的地方看一看。”

  小说一共有七章,前四章分别介绍呼兰河的风土人情,“我”的童年回忆,五到七章则写了我眼中团圆媳妇,冯歪嘴,有二伯三个人的悲惨故事。其中团圆媳妇这章是最像小说的,也是我最难以忘怀的。她是一个12岁被称做14岁的小姑娘,有着又黑又长的大辫子,嫁到名声很好的老胡家后,一开始挺乐观,后来生病了,治不了,最终年纪轻轻的死了。这不是身体上的疾病,而是人们精神上的“重病”——愚昧无知!刚嫁进家门的媳妇要经过严刑打骂,这样以后才能听话,于是团圆媳妇身上带着伤带着痕。本只是生了小病,老胡家却请来了各路大神大仙给团圆媳妇看病,治病的方式就是“洗澡”,众人像观看仪式一样看一个小姑娘在院子被按进滚烫的水里“洗澡”。当团圆媳妇受不了折磨晕死过去时“心善”的婆婆又骂她没羞没臊,殊不知是谁扒了她的衣服又是谁把她按到水里。“我”看着这样一个和我年岁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被折磨着而无能为力,之前她还想从床上坐起来和“我”一起玩玻璃球呢。后来她死了,被名声很好的老胡家找块地埋了。荒凉的大地上不知哪一座新坟是她的,又有多少“团圆媳妇”还在受苦,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呼兰河传》不需要华丽的词藻,跌宕起伏的剧情,仅仅一句“祖父抱不住我了”就能让我感叹时光易逝潸然泪下,一句“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让我看到冯歪嘴悲惨生活中明媚的希望。萧红虽然那么孤独,但内心一定是一个温柔坚强的人吧,她说过:“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蜒,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像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尾声

感谢翻阅(◦˙▽˙◦)

那一座小城——《呼兰河传》书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