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谈日记】谈谈付费软件解锁硬件升级(非服务型)

2022-02-15 15:59 作者:楪筱祈ぺ  | 我要投稿

英特尔计划在下一代企业级处理器上使用付费软件解锁硬件升级的模式,即以一个低于正常数值的价格,将一个高价值的物品卖给你,但只允许你使用部分功能,如果想要体验完整的物品,则需要补齐差价通过软件解锁。

这种解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付费永久解锁,一种是付费体验服务,第二种过于复杂且争议较大,我们暂且不谈,主要探讨一下第一种。

我个人认为第一种,付费永久解锁的形式,在理论上是一种好做法,实际执行中有可能会成为商家耍猴的手段。


之所以说理论上是好做法,有几个原因:

1、对大规模工业品而言,精简生产线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成本。

原材料的价值在大规模工业品成本中的占比相对不敏感,主要的影响在于技术复杂度,而提升数量可以稀释复杂度的影响。计算机芯片则是这一原则的典型,原材料占比在芯片的生产成本中占据的比例并不高,影响芯片制造成本的主要是成品率,而成品率的提升与产品规模相关,精简实际生产的产品线有助于降低成本。

2、这种做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升级换代的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电脑里现在塞的是一颗i7-7700,现在的实际性能连i3-10100都打不过(其实吧,也不是不能用)

如果有人花钱买了一个i3-13100F(假设可软件解锁至13500KF),那么完全解锁大概可以在15代/16代可以体验到同定位处理器的性能。

结合英特尔主板一代一换的代价,加上旧处理器随着新处理器的折价,那么可能只需要再补一颗i3-16100F的价格,就可以体验到等同于新主板+i3-16100F的性能,省下了一张新主板的钱。(也就CPU换代换插槽破事多,你看PCIE和内存的规格多少年才换一代?)

我个人觉得i3这种低端产品线和i9共用产品线的可能性不大,大概率实际还是分2~3条物理产品线,再通过软件进行细分的。


实际上并不一定,主要原因可以参考机械硬盘厂商干的同价减配的破事,利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降价格,同时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我说的就是机械硬盘厂商,在不降低价格的情况下,同型号下将垂直盘替换成叠瓦盘销售,非但不对消费者进行告知,还将叠瓦盘用来弥补读写速度确实而增加的缓存当做卖点来忽悠消费者。

叠瓦盘的出现是为了增加机械硬盘的单碟容量,降低成本。
因为机械硬盘的磁头由于于物理限制,在写入过程中要覆盖相比比读取更多的宽度,垂直盘是以写入为准划定宽度,因此相对于读取来说有一部分轨道宽度属于无用宽度。而叠瓦盘则是在写入时单向覆盖部分其他轨道,在不影响读取的前提下增加缩窄有效轨道的宽度。
为了有效读取,叠瓦盘的这种覆盖写入只能单向操作,因而当需要写入反方向的轨道时,则需要预先将被覆盖的轨道记录起来,然后在写完当前轨道之后重新写回去,重复操作直到不影响内容存储的边界。
叠瓦盘在写入过程中要对碟片进行更多次数的擦写,对碟片寿命影响很大,但可以增加单碟容量,机械硬盘的主要成本在于碟盘的材料,对于大容量硬盘来说,减少碟片的数量可以降低成本,但稳定性和读写速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文件越碎影响越大。
而且硬盘厂商专坑小白,有的连店铺的客服都坑(以前还真有不懂的网店客服)

在硬件厂商这一种操作存在的前提下,很难不让人想到,他们厂商会不会再干出明明生产成本因为这样的设置降低了,而且用户的体验会因为软件级限制而受到些微影响的前提下,非但不降低硬件的售价,还将可升级作为卖点增加商品的定价,或者大肆宣传。


以实际情况举例,假设一颗顶配U的价格是799刀,然后这个东西因为有了软件解锁硬件,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只买749刀了,对于直接买完整版的消费者而言,省了50刀的价格。

然后全锁版本对应价位的U,原本定价是499刀,现在卖479刀,便宜了20刀。

然后等过了两年,新的499刀定位的U,性能达到了当年顶配799刀U的价格,然后又因为折价,你只补了220刀,一共花了699刀,在你补差价之后,和当年749刀的用户体验一样。

如果不支持软件解锁硬件,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那么你想要升级到同样的体验,你需要花的钱包括:499刀买第一次U,499刀买第二次U,99刀买第二次主板(别问我为什么还要算一张主板的钱),总共花了1097刀,多花了398刀。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最不理想的情况?

因为可升级,499的U卖到了599刀,然后想补差价升到原799刀的性能,还得再补个498刀,正好等于你原本两次499刀加新主板的钱。


综上所述,软件解锁硬件这个思路没问题,具体怎么执行才是关键,就好像价格腰斩的话,不少人并不介意买叠瓦盘来存冷数据。

如果真的按最理想的状况来,对DIY用户来说反而是好事。

【杂谈日记】谈谈付费软件解锁硬件升级(非服务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