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训练的设计原理

课前问答:
小学生要全面系统训练,有氧、速度、协调性和小力量训练都要进行。
赛前饮食:以碳水为主。
可以一天两练。
跑完脚后跟疼是落地技术问题,中足落地,不要overstride足跟落地。
一年没有训练:以慢跑为主,逐渐恢复训练,循序渐进,刚开始一周训练两三天(个人建议恢复期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为主,并逐渐加强力量训练,因此一周跑步训练两三次并不算少)。
3000米怎么呼吸? 呼吸与训练强度相关,比赛两步一呼冲刺一步一呼,训练时三步一呼四步一呼都是正常的(比赛用呼吸控制强度,训练按自身体感舒服的方式进行)。
体脂率数据重要吗? 高体脂率会限制水平提高,尤其是有氧耐力的提高(耗氧不做功)。
一千米训练有氧无氧比例是多少?70%有氧30%无氧,60%有氧40%无氧强度过高,三七开到二八开的区间比较合理。一千米项目无氧供能占比较高,但无氧训练比例不能过大。(另外补充,1500项目有氧无氧供能比例接近1:1)
怎样降低心率?有氧耐力运动项目,心血管系统改善、肌肉耐力水平非常重要,而提高途径都是从慢跑开始。
能不能天天跑强度?不可以,如一周五跑,三天练有氧,两天练专项即可,不能再多强度。
跑步发力顺序:髋关节开始发力,抬腿、下压,前脚掌或全掌着地,近端髋关节发力,远端前掌蹬地。坐着跑和屈髋跑都是髋关节没有发力。项目不同,髋关节前送的力量大小不同,长短跑髋关节都要发力,只是送髋幅度不同。(个人建议初跑者只需关注发力顺序,不要在意具体动作模式)
大肌群疲劳恢复:恢复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强度刺激,强度不能降低过多。赛前减量训练,如赛前进行高负荷或大量训练,赛前一周或两周(7~14天),快速减量比较合理,第一周减到80%,第二周减到50%。但不是不进行强度跑,只是降低总负荷,少跑几组或者减短距离。
夏天训练的含义:1.不要头顶着太阳,在阳光直射下训练,建议早晚训练;2.不要选择特别热的天气训练;3.注意预防脱水,及时补水或电解质;4.长距离配速低一点,距离短一点;5.间歇跑适当延长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