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3.5 仲长统

2023-03-18 11:5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5、仲长统(公元179—220年)


  东汉末年进步的思想家。字公理,山阳高平[1]人,做过尚书郎,一度参与丞相曹操主持的军事工作。他出身地主阶级,生长在黄巾农民大起义年代,对汉末腐朽的社会政治十分不满,敢于抨击,主张变革,具有尊法反儒倾向。

  他反对儒家宣扬的天命论,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2]的观点。他认为所谓天命,不过是“伪假天威”来愚弄别人。他说,历代的帝皇都是靠暴力征服别人,取得政权维持政权的,根本不是上天的福佑;而王朝的崩溃,是由于这些“愚主”腐化堕落,压榨人民,引起人民反抗,决不是上天的降祸。朝代的治乱、兴亡是“天道常然之大数”,是历史的必然过程,完全不是由天命决定的。

  他的社会改革思想具有明显的法家倾向。他认为凡是有利于时代的措施,就应该实行。反之,则要改变。所以“行于古有其迹[3],用于今无其功者,不可不变”[4]。他提出十六条改革社会的主张,其中:任人“唯贤是亲”,“不徇私情”,“严禁令以防僭差[5],信赏罚以验惩功”;“急农桑”、“去末作[6]”,以及训练武士,“修兵器”,“存守战”[7]等都体现出“法治”思想。

  他反对儒家的尊卑有序、贵贱有别、君臣父子等纲常说教,把论种族门第,对富贵、名人不敢“正是非”、论刑法以及“向盛背衰”等现象都称为“俗”和“贱”;他认为对父母不正确的意见可以不听从,“可违而不违”,也是“不孝”。

  他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反对宗教迷信思想。他说,人们所以尊重天之“道”,只是要按照星辰的运行,四季的变化来从事耕种和各项工作。他强调人的主观努力,认为“天为之时[8],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9],只有按照季节,“始之耕田”,才能丰收。他尖锐地揭露谶纬迷信的荒谬性,指出那些求鬼神、卜吉凶的人既然不能使自己“家室滑利,子孙贵富,而望其能致之于我”[10],岂不是荒唐可笑?他斥责这些巫医卜祝是“下愚不齿之民”。

  仲长统在汉末谶纬迷信盛行、孔孟儒学独尊的情况下,敢于向这些逆流邪说开炮,表现了他的勇敢战斗精神。当时的人称他为“狂士”。但是,他反儒斗争是很不彻底的。他在反对土地兼并时,对井田制又抱有幻想。他猛烈抨击汉王朝的专制腐化,但又有悲观失望的情绪。另外,他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也不能正确地评价。著作有《昌言》一书,据史书记载有三十四篇,十多万字,但早已散失,现只留存若干残篇。


注:

[1] 今山东邹县。

[2] 《群书治要》卷四十五引。

[3] 有效。

[4] 《昌言·损益》。

[5] 越轨行为。

[6] 抑制商业。

[7] 《昌言·损益》。

[8] 气节到了。

[9] 《齐民要术》序。

[10] 《群书治要》卷四十五引。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3.5 仲长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