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知识点 | 文物、藏品、遗物……傻傻分不清楚?


24考频书,紧扣教材,重点突出,标注重要星级
24免费资源领取:真题考频、历年真题、参考书
后台回复【刷题】,即可获取一分钱拼团链接
第二年,我们一直陪伴。第三年,希望能够提供更多帮助。
文物、文化遗产、遗物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会被混淆使用,而我们作为文博专业的考生,一定要对这些基础词汇做出区分。虽然字面上相似,其包含的内容则各有不同,今天企划君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参考书上对这些概念的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01
文物
李晓东 《文物学》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和遗物。也可以说,文物是历史上人们创造的或与创造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02
遗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张之恒 《中国考古通论》
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器物,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木器、漆器和丝、棉、麻等器类。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它必须是古代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所遗留下来的,是经过人类有意加工的,如果是自然物,则必须与人类活动有关。
03
文化遗产
于海光 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文化遗产泛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或者借助自然力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各类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从事历史研究的科学依据,更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现在国际遗产学界将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构成文化遗产的基本框架。
04
藏品
王宏钧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辨析
1.物质性:文物和遗物,必须具有实物。而文化遗产和藏品则没有要求绝对的实物,文化遗产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品包括非实物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与人有关:文物、遗物、文化遗产都是与人有关的,而藏品则根据博物馆自身的性质而定,自然博物馆中就收藏着与人无关的自然界发展的见证物。
3.时间限制:考古学上所说的遗物有时间下限,我国考古学研究的时代性下限为明清实际,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遗物”时间下限也是明清之际。而文物、文化遗产和藏品可以是当代的或近代的。
4.以上概念之间是有交叉的,并不能完全区别开来,例如藏品的类别之一就是文物类藏品,文化遗产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等等。
字数:1081
内容:椰子
审核:风见
24文博无限企划带背班火热进行中:
扫描下单即可获得
带背视频+电子版思维导图+相应学科背诵资料+相应学科小程序+每日背诵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