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vis受害者?
这里不是说vis不好打,而是vis对配胶的要求其实是超过一般标准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说vis配德套会虚弹,为什么那么多人说vis配狂飙脱板快,为什么那么多人说vis配狂飙底劲不太足?如果只有少数人说,那么这个问题其实没必要深究。但当很多人都开始议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可能确实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首先,特制狂飙和市场版狂飙是不同的,我自己也试过特制狂飙和明星蓝国,t码vis配明星蓝国极其的持球,就像是968那般持球,尤其是拉冲下旋的那一板,简直堪称完美的配胶方案。我最近一直在打u码vis,毫不夸张的说,前前后后贴了七八张德套上去,如果包括以前试的别的德套,总共给vis贴过二十多种德套。最终的结论比较尴尬,vis唯有贴蝴蝶自己的胶皮,才能达到最好的持球和出球质量。
这里也不能完全说蝴蝶排外,因为波尔alc配两面德套就很好打,手感好,也持球,出球速度也快;林高远alc配市场版无机蓝省也是很持球,拉球弧线非常好,饱满,旋转强烈。有时候确实也不能直接说蝴蝶搞垄断,vis必须配自家涩套才好打,这个事情也没哪条法律规定不能这么搞。968不也是配狂飙正手才好打么,其实victas的胶皮贴自家的底板也是最持球。
vis市场影响力真的太大了,因为张继科手拿vis得了最快大满贯,而且长期以来,vis和外置alc都在国家队占据着主流地位。虽然很多球友都对vis有所诟病,但因为vis影响力确实大,所以vis的市场地位一直是居高不下的。正因为vis销量大,所以vis的“受害者”就真的很多。
vis的特性真的挺魔幻,其实大家都是alc,为什么波尔alc可以随便适配德套都好打,为什么林高远alc配市场版狂飙就能吃住球?这只能说底板的技术秘密,并非外界人士能简单一探究竟的。但从手感上来说,这个问题也是能说清楚的,vis无论是贴哪种德套,无论是软的还是硬的,都有点脱板快,都是吃不住球,主要是反手感觉特别严重;反手贴德套拉下旋球,很容易就出界,加不上旋转,反手甚至搓球都容易下网,吃不住球。德系的40度贴vis反手,算是最能稳定控制的,但狗血的是,弹性实在是感觉弱了,打起来费劲。如果你配45度的elp,和r45,马上就觉得有点虚弹了,反手拉下旋加不上旋转,虽然不是太严重,但确实不好用。如果你配47.5度的德套,感觉不虚弹了,但又发闷了。总之,无论软硬的德套贴vis,都觉得加不上旋转,吃不住球。我的u码vis试了t0f5x,这个简直就完美,没任何可挑剔的,这个效果简直就像是魔法。贴德套的vis和贴t系的vis,完全是两种vis。
特制狂飙和明星国套刷油之后,胶面易形变,海绵易裹球,这是市场版狂飙做不到的。打个比方,用明星国狂拉下旋球,就像是手里面攥着球一样的清晰,球裹得牢牢的,出球极其的扎实稳定,脱板合适;明星国狂配vis,脱板速度完全不会像市场版狂飙一样。市场版狂飙配u码vis,完全只是胶面薄粘球的感觉,基本上就是粘性在起作用;而明星国套配vis,球是直接吃进海绵里面去的感觉。
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其实s码vis配市场版狂飙也算是裹球比较不错的,虽然还是比不上贴明星国套的感觉。但自从s码之后,vis就在改配方,t码,u码配市场版狂飙愈发的不持球了。我的理解是,这是蝴蝶的布局,蝴蝶应该会拿林高远alc和樊振东alc去适配狂飙,然后vis去全力适配蝴蝶涩套。作为一个信号,2019年开始,也就是t码开始,vis在日本开始发售了。vis在日本开售,日本都是主打两面外套的,所以这说明vis的重心应该会转向两面蝴蝶套胶。当然了,其实vis诞生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适配狂飙,那个时候好像还没狂飙呢!所以兜兜转转,vis更多的适配蝴蝶套胶,其实也是无可厚非。
有的人说vis脱板快,手感木,但那都是贴市场版狂飙的手感;如果你试试vis贴蝴蝶涩套,那手感通透得很,脱板根本就不快,裹球很舒服的。或者你试试明星国套,那裹球感也是超一流。vis好不好这个见仁见智,但配胶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这一点需要注意。如果你不给vis配蝴蝶涩套,或者配明星国套,那么打起来就费劲,不如直接换板子,换波尔alc或者林高远alc,换竞技者power或者pro01都比vis更持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