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焦虑袭来时的口诀:先摁住自己,再决策
生意不好做时,大家都在瞎出各种主意。
没办法,生存压力大,需要求变,听起来很政治正确。
从最近咨询中讨论的话题中,分享几个不同视角,也许正是你需要的。
1.在低能量和高能量时都在求变,但本质不同
人们在低能量2档时是非常焦虑改变的,而且也很敢于去做决策,甚至是投入很大的大决策。
但你观察ta的决策大多符合这些特征:走捷径,抱大腿,攀高枝,抓救命稻草。
根据energy thinking的理论,这时候选择的路径看似很挑战,但多是低能量行为的路径。
而人们在高能量4档时也在求变的,但它面对的改变更多符合这些特征:
改变自己的重复性固有模式;
直面自己的恐惧;
能听进去以前听不进去的话;
能包容以前无法包容的人。
这是一种高能量的改变,往往才带来真正的机会。
绝大部分让人后悔的决策,把资源折腾光的决策,都是低能量时做出的。
2.没有最糟,永远可以更糟
有人说现金流压力大,有人说需要东山再起,所以要立刻马上的做动作。
从咨询经验来看,当急于改变时,人们几乎没想到,其实还可以更糟。他们的假设是现在已经是谷底了,该否极泰来了,但谷底远比自己想象的深。
世界不欠任何人一个东山再起,商业世界的规律是马太效应:如果符合规律,那么就是“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
但其实大部分人不清楚马太效应还有后半句,就是:
如果不符合规律,那么就是“凡没有的,连他有的也要夺去。”
这时候更要担心的是,凡没有的,连他有的也要夺去。
3.价值网里心理投射的互相加强
每个生意都让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网里,由客户、供应商、同行、投资人等组成。
当一个人心理有焦虑无望时,他会潜意识的把这种感觉投射出来,你和他交谈过后,虽然你和他处境不同,但你也无意识的感到了自己的焦虑和无望。
这种心理投射在一个价值网中会互相传递和加强,这时候这种焦虑和无望感事实上是扭曲的,是一个被加强后的结果。但是它真实的在影响着价值网中的每一个人,导致无形中所有人的决策开始偏向于非理性的短期焦虑性的决策。
我最近也会常常的感到一种焦虑,分辨之后,这里有我自己原有的焦虑,但也有不少是被投射到自己身上的。当你意识到投射后,你也就有机会卸下那些不属于你的部分。
4.这是一个“救命稻草”旺盛的时代
前面论述过,人们在能量低时,倾向于抓救命稻草。
有需求,就有市场。卖救命稻草就变成了一个好生意。
你会发现,人们在资源已经匮乏的时候,会付出比黄金时代更高的成本,孤注一掷的抓救命稻草(凡没有的,连他有的也要夺去)。
凡是投入一笔大的,这件事干成了就能解救你出危机的,不管真假都是救命稻草,你要谨慎。
这个饼不是别人给你画的,这个饼是自己给自己画的。
最后,先摁住自己,再决策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明的是人的状态不对时,大脑会假装理性的分析一通,给你一个自洽的逻辑,讲一个救命稻草的故事,然后把你带到沟里去。
对低能量的陷阱保持警觉,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低能量时决策情绪是冲动的,兴奋的,等不起的。
高能量时决策情绪时平静的,缓和的,等的起的。
所以,当你很冲动的要做什么时,哪怕再正确,你知道这种决策情绪预示着它有可能是一个救命稻草。
你要先摁住自己,去一些滋养性的环境沉淀沉淀,人对了,才能看到决策的bug。
如果你有任何重大决策拿不准,也可以点击公众号菜单栏约我的咨询,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