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多少年轻人被榴莲盲盒伤透了心?

2021-06-28 13:42 作者:厨房人类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谈到近年来年轻人最喜爱的潮玩,非盲盒莫属啦。


小小的盒子里不知道装着怎样的惊喜,可以说开盲盒最大的快感在于打开的一瞬间,之后就慢慢开始索然无味。


然后水果店老板灵机一动:


开榴莲的过程,不就跟盲盒一样吗?



一个榴莲有好几瓣,每瓣的肉都不尽相同。


在打开之前,你永远都不知道里面到底藏着多少果肉。


这恰恰是人们为它疯狂的原因。


讲道理,开榴莲我觉得就跟赌石一样,一刀下去见分晓。



但赌石毕竟是有钱人的游戏,而榴莲就不一样了。


榴莲在水果界依然价格不菲,普通人咬咬牙才能买回来一个。


而在这个过程中,就能让人有种“一掷千金去豪赌”的感觉。



因此,「榴莲盲盒」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往年买榴莲,一般就买一块果肉,如果土豪一点也可以买整个榴莲。


今年开始兴起的榴莲盲盒,则是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整个榴莲,开多少算多少”。


于是,“开榴莲盲盒”成为一场狂欢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蔓延。



有人是天选之子,买到的榴莲非常懂事,开出来的不是榴莲肉,是快乐



有的人开出的榴莲能装满一大碗


人生赢家莫过于此:



有人一颗榴莲开出三大盘的果肉,每一房果肉都有惊喜。


你上辈子是不是救了个人,Ta这辈子化作榴莲来报恩???



有人买的榴莲虽袖珍,但果肉饱满,物超所值


看到了吧,大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同样是这个榴莲。


正当这位老哥以为已经剥出了所有的果肉,准备炫耀自己的成果时。


结果他捡起随手丢弃的顶盖一掰,居然还有意外之喜:



当然了,有人欢喜就有人愁,不是所有榴莲都能那么懂事。


开出榴莲糖,已经是程度比较轻的一种了:



有人打开第一房的时候形势大好,再往下却是榴莲糖,仿佛命运给你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有人上来就开出了榴莲糖,但下一房却又有意外收获


这一刻,豪赌成功所带来的快感能像电流一般贯穿你的全身。



有人明明收获了饱满厚实的果肉。


定睛一看,原来核比肉还大:



还有的榴莲果肉明明饱满而圆润,但看颜色好像没有熟


以为已经剥出了所有的果肉,正准备炫耀自己的战绩,结果咬一口却比黄瓜还脆


多少人因为生榴莲,在深夜都在辗转反侧难以平静。





总结一下小伙伴们遇到的问题:


①.榴莲可能会开出榴莲糖


②.榴莲果肉一大一小


③.榴莲可能还没熟


正是这三点,让开榴莲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三种情况呢?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榴莲的壳太具有欺骗性了。


每个壳基本都长一个样,都带刺,如果不懂技巧的话,是很难仅靠外观去分辨榴莲好坏的。



第二点则是因为:榴莲遗传变异性非常大


如果一个榴莲十只核,每只核都可能长出十种不同品质的果实,而且良莠不齐


劣等榴莲可育出非常优秀的品种,同样好的榴莲也可育出劣质品种


甚至有的榴莲会终生不挂果。



两个因素结合起来,造成了榴莲的质量极其不稳定。


那我们该如何挑选榴莲呢?我总结了一个口诀:


一看、二摸、三闻、四摇。


首先第一点,看!


如果榴莲是饱满的,圆圆的,矮胖的话,质量会相对靠谱一些。


长的特别奇怪,或者不对称的,大部分都是没长全的榴莲。


另外你也看到了,新鲜的榴莲颜色偏黄,呈浅黄或深黄色,如果颜色发青,则说明果实较生


图源:果壳网,下同


完整的榴莲一般会有五瓣果肉。


发育完全的榴莲,果肉和果壳都会很饱满,像一个小山丘。


如果榴莲壳有凹陷的话,基本就是没有发育完全的。



第二点,摸!


成熟的榴莲果实的尖刺相对松软,相邻的尖刺能够轻松靠近


如果尖刺比较坚硬,说明果实较生。



也可以通过按压果实的软硬程度,来判断榴莲的成熟度。


按上去柔软有弹性,意味着榴莲比较成熟了。



第三点,闻!


成熟度好的果实气味浓郁,夹生的果实有一股青气味。


但是,如果你闻到了一股酒精的味道,那说明榴莲已经变质了。



第四点,摇!


摇一摇榴莲,如果感到里面有轻轻碰撞的感觉,则证明果肉已成熟并脱离果壳。


这样的榴莲,一般是成熟的好榴莲。



掌握了以上四点,就能大概率挑选到好的榴莲啦。


那有的小伙伴又要问了:


如果我买回来的榴莲是生的,要怎么才能催熟呢?


办法也很简单:和香蕉或者苹果放在一起密闭起来就好了。



因为香蕉和苹果成熟的时候,就会释放乙烯


乙烯能把叶绿素降解,以及把淀粉和一些有机酸转化为糖。



当然了,以上这些办法只能提高你挑到好榴莲的可能性,并非百分百奏效


毕竟作为水果之王,榴莲是不跟你讲道理的。




有多少年轻人被榴莲盲盒伤透了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