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军舰的建造是从切割第一块钢板开始计算吗?

2020-01-29 21:25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现在很多人把切割第一块船体钢板,作为某艘军舰开始正式建造的起点。这也许是受到西方海军传统的影响。西方国家海军喜欢在切割船体的第一块钢板时,举行一次比较正式的仪式。这往往是整个船体建造中的第一个比较大的庆祝仪式。此后船体建成下水时再举行一个大规模的仪式。于是很多人就把船体切割第一块钢板作为某艘军舰正式开始建造的那一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统计国外的一些大舰,比如美国福特级航母和三哥的国产航母的建造时间时,也会这样算。不过这样算只是为了好统计一些。真正一艘舰船的开工时间,其实都比切割第一块钢板更早。一般在某艘舰船正式切割第一块钢板的2年甚至3年前,工程就已经开始了。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造船厂,自己都不生产造船用的钢板。有能自产钢板的,

造船工业联合体,在全球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切割第一块船体钢板之前,就已经开始采购了大量的船体用的钢材,还要对这些钢材提前进行预处理,主要是防锈。如果是大型舰船,比如航母,甚至要一次性采购数万吨的特殊钢材。比购买钢材更复杂的工作,是各种设备的选择和定型。船体内部的发动机,电气设备,消防设备,以及对军舰来说最重要的雷达和武器系统,是比单纯购买造船钢板更复杂几百倍的工程量,造价往往也更高。因此设备选型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大型舰艇,特别是首舰,要全部做完这些工作,与设备和设施供货单位全部签订完正式的合同,两年的时间都是很紧张的。如果这些设备都是国内配套,时间还快点,如果基本是国外万国配套,那么大概率就会出现三哥的维克兰特号国产航母那种设备供货前后不搭的混乱局面。



一般来说,如果某型舰艇是为本国海军建造。那么会采用两种方式设备供货。一种是美国海军的海军项目办公室和主要的设备供货商挨个谈判,确定设备型号和价格。然后确定最后合同。海军项目办公室还要与船厂,比如纽波特纽斯再另外签订船体建造和设备安装合同。这是另外一个价格。最终海军项目办公室负责全舰的最终验收。这样就会带来一个问题,比如现在的福特级,船体和动力基本可用,但是唯独通用原子公司供货的电磁弹射和拦阻设备没法用。福特号就只能常年赖在船厂。而船厂方面并不着急,因为关键的电磁弹射器的成败对他们无合同约束。航母赖在船厂一天,船厂就有一天的利润。因此福特号的交付就马拉松了。而谁谁家是采取总装单位大包合同,也就是船厂负责和下面的所有供货单位定合同。最终用户只和船厂结算。因此有任何小瑕疵,船厂都要负责到底,这个方式似乎更科学一点。



而军舰的对外出口,基本也是总包合同。需要拿到预付款才开始设备选型,此时整个建造工程就已经算开始了。一般定合同以后的一到两年,才开始切割第一块钢板。然后购买方需要按照合同规定及时支付后续的款项。外贸军舰都有双方严格履行合同的保障条款。合同到期交不了船或者购买方主动弃船,都要高额赔偿。比如法国没有最终交付2艘西北风,就向俄方支付了大额赔偿金。


军舰的建造是从切割第一块钢板开始计算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