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西医复试回忆记录---写于2020年6月

2021-08-09 00:56 作者:灵岳木  | 我要投稿

本文有很多心里情绪的记录,想看具体复试题目的可以划到最后

考完之后的第三天怀着极其忐忑的心情对完了客观题的答案,

医考帮app可以估分,我估出来是231,实际分数是242,有些许出入。对完之后只想说王强nb,教材回归课nb。考场上记忆模棱两可的知识点考到,题目做错,真的很可惜。本来分数还能往上提。所以老老实实把教材回归课的知识点背牢。


英语客观题估分是完形填空错3分(今年的完形填空题目确实难度增加),

阅读理解错10分(刚开始做前两篇,没进入状态,而且有难度,花的时间多了,导致后面两篇做到时候时间紧张,放在平时练习的时候是不应该出错,有些可惜。在这里说明下,平时练的再好,考场上的实力发挥还是要看各自表现,不能气馁。),

新题型全对(今年是小标题,所以简单了,如果是排序题,我已经做好错两个的预期了),

后面的翻译大小作文,正常发挥该背的就背上去了,按估分旱区(北京上海批卷)20分算。结果是湖南是给了25分,算是心理正常预期,但有一说一感觉还是有点少,毕竟湖南不是旱区,而且也看了帖子里别人的湖南主观题分数做了比较。

综合下来估分是67分。卷子难度评价是和去年持平或稍下降。实际分数72.


政治客观题对下来是35分,多选题马哲部分明显难度下降,今年40+的高分绝不在少数,考前把1000题的错题,模拟卷的错题全部过了一遍,任务量巨大。有一说一,1000题除了搭框架,在我印象中在这次考试中可能只出现了2道原题(我是5月份考完回忆的有些记不清了)。肖秀荣的八套卷比四套卷感觉更符合出题的难度,我的八套卷选择题分数35-42之间。考场上政治的多选题给我就一玄学的感觉,纠结2选一的地方都错了。所以低于自己预期估分了。政治的主观题部分,在考前已经把四套卷的大题背熟了,但当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当试卷问的方式角度变了,自己还能在考场上把它灵活的用上么,或者说万一肖老师没给我们预测到该怎么办嘛,这个矛盾在政治复习规划的时候就没有得到解决。反正大家都背一样的东西,都这么着吧,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么。实际上我做题的时候除了马哲很顺利的写下来,毕竟每年都没啥变化,在我规划中11月份就背熟了。其他几个板块都是磕磕绊绊的写完了,包括抄题干,背的东西擦边的都写上去了,总之写的满满当当,时间差点不够用。按估分旱区(北京上海批卷)28分算。结果是湖南是给了35分,和别人比较后,是比心理正常预期低的,自己写的这么混乱,给这个分数马马虎虎吧。

综合下来估分是63分。卷子难度评价是下降的。实际分数68。


所以总的评价今年高分肯定比去年多。


没对之前睡不好觉,对完答案后,自己心里有数,和去年的分数比较稳稳能复试,而且湘雅是没有科室线的只要进去就有复试逆袭的机会。今年有科室线,是因为疫情出现导致的呢还是上线人数过多才划线呢?不得而知,只能看21考研复试的操作了。数据对比2019年上线包括推免是564人,2020年上线包括推免是504人。


有了复试机会也就不用在乱找调剂的信息了。所以考一高分是相当影响本身复试复习时间和精力安排。决定你能否安心复习重要的影响因素有,1、报考同科室人的成绩,2、招生人数(一般你参照2019的就好了,由于疫情造成扩张,谁也说不定明年会不会人数缩回2019年的,拿2019年的作为参考比较稳妥),3、和400分的差距多大(毕竟400差不多是每个科室第1、2名了),所以尽可能去考出400的分数。


1.1-2.7(保持初试刚结束的劲头)

• 《lecture to dermatology》(不知道哪种英文书好些,http://libgen.li/ 上面随便搜的)

• 人卫版精讲精练

• 制作简历,准备英文问答日常向

• 锻炼发音B站搜“昂克英文君”,英文素材englishpod,coach shane的daily English expression和daily English dictation(英语发音这个问题啊,初试准备期间就可以准备了,自我介绍一通讲,哪关注得了什么,听个发音就差不多了)

2.8-2.12(赶进度,紧张,本来2.10要出成绩)

2.13-2.21(出成绩变成了2.20,又有几天可以完善基础了,继续赶进度)

• B站上的免疫学搜索“BV1GW411W7th”(在后来网面中有一道专业题就是免疫学的,真的就是有备无患)

• 看YouTube上相关的视频,比如“Armando Hasudungan”“osmosis”这类

2.22-2.25(成绩出来了,根据去年情况估计比自己高的有4个人,去年总共录取9专硕2学硕,我有被刷风险)

• 联系师姐,联系导师发邮件,购买资料

2.26-3.1(疫情缘故推迟复试,那就再补点基础知识,不急不急)

3.2-3.31(因为成绩推迟10天,我就假设了复试时间为4.1,所以就很紧张,疯狂背,感觉效率和去年12月有的一比)(3.25官宣4月中旬出国家线,34所都是比国家线早,出现后2周复试,我后来估计复试时间为4.20左右的线下)

• 背了《The Language of Medicine》两遍,分子生物学后面的英语单词

• 做完购买的资料的习题,背熟上面的大题

• 看了贺银成和昭昭的执业医师视频,自己根据评分细则模拟,体格检查找了我爸当模特

• 面试英语之前做完后就等通知具体复试时间再考前冲刺背下

• 看了通信地址中南大学相关的文章,以被面试时候会被问到

4.1-4.4(因为基本把该线下复试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心里很平静的再等通知)

• 把琐碎的东西理一下,医考帮的复试视频看了,微信收藏的有关文章看了,丁香园的收藏看了,医考帮app 的收藏帖子过了一下,有关皮肤科其他学校的帖子浏览了(看看可能会问些什么),之前加的qq群的文件浏览下,微博收藏看一遍

4.5-4.10(前面复习太累了,休息中,等官方通知)

4.11-4.15(每天随便多多少少看点,回顾线下的准备,还是比较轻松的,我当时坚信是线下复试)

4.16-4.29(中南4.15出分数线了,当时以为是线下复试在劳动节之后可能5.7左右,时间还是很充裕,继续之前的节奏)

• 看机票和火车票,住宿的地方

• 可以用临床皮肤病学-赵辨;或者皮肤性病学-朱学俊(参考人卫九版书疾病目录翻阅这两本书,防止面试出有关典型皮肤病的图片)

• 查了维基百科的相关部分

• 回顾了YouTube上相应的皮肤病视频(记忆了疾病的发音)或者稍稍观看了面试视频(可能自己太闲了就随意看看)

• 看了英文解剖总论

• 因为有被刷风险,带着看看调剂的信息,看这个真的费心费力

• 联系以前的同学看有没有操作训练场地(因为疫情的缘故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去练,网上就购买了相关的器材自己训练了)

4.30(中南出了二次划线,惊呆!出了具体复试名单,了解到自己排名,关于调剂的想法彻底排除,省了不少心神)

• 研招网开了咨询通道,中南答复复试时间5月中下旬到6月初,形式上不排除网上复试。醉了我不得不两手准备,基本线下线上复试重点就不是一码子事,两手准备意味着两手都准备的不够精。时间的不确定导致5月每一天都很煎熬。

• 网上复试不确定性,于是提前购买了外接的摄像头,麦克风

• 出复试名单后发邮件联系导师

5.1-5.7(极其焦虑)

• 听了隋准的网上模拟复试,针对其再制定网上复试计划准备

• 用电脑自行录制,回答简答题的音频,模拟网面(模拟结果惨不忍睹)。选择题部分准备再过一遍后结束,如果线下那就考前把做错的再看一遍,如果线上就放弃看这一部分。

• 网面会提问更随机,看了隋准的网上模拟复试的启发。摘抄了重点疾病银屑病,黑素瘤的uptodate,指南(丁香园搜的,在医脉通app上也能找)

• 加的复试群小道消息说是5.8出通知

• 如果线上,准备操作的口述,背诵

• 英文翻译,先读一遍再翻译(这种形式难度很高,口译水准),为此YouTube上的视频又看了一遍,在单词上标注音标。

• 针对简历部分可能提问部分事先准备好,不给自己挖坑

• 整理了前几月复习的东西,背诵需要在面试时候要用到的部分

5.8(短信通知入复试群,紧张中,正式说明是线上复试,于是彻底断了线下复试准备,集中精力搞线上)

• 说明了复试时间为30分钟

1. 综合素质100分,10分钟。尽可能分析了几篇英文文章的实验流程和思路(真的是看不太懂,无奈,考试是避不开的,真上了考试如何灵活应用是个考验,的确预测到了网面中的类似题目,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科研经历的我无法回答的让人满意。自己能做的准备是到位了,无愧无心吧)。准备了新冠肺炎的英文回答(主要看了osmosis和医学公众号的文章)。

2. 英语能力100分,10分钟。准备好日常英语问答(留意了10个问题,和别人比较略少)。自我介绍(中文英文都准备)。专业英语阅读翻译(顶破天这个难度了,再难了我也不会啊,摊手)

3. 专业能力100分,10分钟。把银屑病和黑素瘤之前看的东西汇总背诵。把题库的大题名解熟练记忆并模拟网上面试有限的时间内回答。再熟悉一遍皮肤病图片。着重准备病例分析(鉴别诊断看九版人卫书)

5.9-5.10(由于是可能中旬10-19之间复试,就立马赶紧背自我介绍和专业课简答题,那两天就是5点醒过来背到晚上12点,精神紧绷)

5.11-5.15(每天都是忘了背,背了忘了,模拟的过程,5.12通知考试时间是5.16)

• 把5.8上面1、2、3点熟念于心。不要看只要这么点,做起来很费时间。

• 期间做了心理测试答卷

• 网上缴费

• 准备好相应的审核资料,都会有通知的,每天都要看官方复试群消息,有些想问的问题可能其他人问过了,不必再重复问,让教研室的老师更用心的复试设备调试平台准备上,到时候自己复试过程也会少一些外在因素干扰

• 有些材料要求PDF扫描版,我用的是口袋扫描仪app

5.16(面试)

• 要求7:00进入候考,我5:00起床又匆匆回顾了一遍东西。

• 7点进考场,我是抽签到第一个,你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毕竟网面是第一次新形式,不像线下还是唠嗑下缓解下气氛。不过想到自己把能准备的都做完善了,起码对得起自己,其实就没啥紧张。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物感到恐惧,当了解完复试时间内容分值等,做出相应准备,真的不应该紧张了,把该拿到的分拿到就行。

• 等1个小时,事实证明一直讲30分钟的话,是真的口干。

• 8点进考场,要求手机环顾四周,确认考试环境(一个网络良好,安静的环境很重要),确定考生的身份证(在镜头面前展示下,所以摄像头要求要能看清自己的身份证)

• 抽题目,直接开考,没有线下的唠嗑,很直接,猝不及防

• 名解两道:光老化反应,表皮黑素单元(题库中都背到了)

• 简答题两道: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表现,I型超敏反应(第一个题库中背到了,第二个是我2月份看免疫的时候对其概念有所了解还是回答了大概,事后回想起来忘记举例了,可惜)

• 病例题:题干:一个n年的长跑运动员,趾甲改变……回答:甲真菌病的临床表现(没有背到过…),鉴别,治疗(背到过)

• 科研思维:设计肿瘤和衰老的实验(面试完后个人想法是回答完实验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分别从临床普查和实验室设计为两个方向。*临床普查,同种进展期的肿瘤,同性别同年龄类似职业同人群,尽可能排除其他干扰,设计衰老指标(皮肤健康程度?分级),数据收集分析,得出结论。*实验室设计,更易获得同种状态小鼠,同种肿瘤细胞植入,观察,设计相应的衰老指标,数据收集分析,得出结论。)

• 英语自我介绍

• 英语翻译:大概意思是新冠期间皮肤护理

• 常规的问答:我被问到,1是否愿意去学硕2对皮肤科什么方向感兴趣3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4认为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 面试结束,全部过程大概花了34分钟


第一个面试一般定基调不会高不会低,但是我的病历分析和科研设计回答的并不好,我做了最坏的打算,校外调剂,考前看到江苏大学还有皮肤专硕我都留意了一下,没录取上估计就去填了。事实证明网上面试科研经历很重要,起码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组织出语言,毕竟以前做过实验嘛。线下面试就可以用其他弥补科研的不足。病例分析给我的教训就是,犹豫就会败北,甲的改变我知道有杵状指,甲沟炎,缺铁造成改变,但是和甲真菌就是一看就看出鉴别,但是在考场上就应该一口气把这些说一下,我犹豫了没有说,可惜。

5.17早上10点左右科室电话通知,总分第九,录取为专硕。(我是初试第二不过大家分数都很近,加上我复试科研作答不好,第九也算是侥幸擦线录取了)


疫情的原因导致复试时间多了近两个月,复习的东西多了,饼摊得大了,意味着最后考前总结的东西多了,记忆的东西多了,和初试同一个道理,准备的东西要记得请记得精。


2020年西医复试回忆记录---写于2020年6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