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013年10月中旬,时值深秋,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讨会暨山东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
尽管天气已经开始冷了,但阻挡不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
首先来自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孙玉生业务副校长作了题为《愉快学习幸福成长》的报告。从他的报告我们了解到,杜郎口中学真正在践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谈到成功的要素,他提到做事9字箴言:真干事——主观(德、勤);能干事——客观(能、勤);干成事——效果(绩)。他还提到成功12字箴言:知道、做到、习惯;学识、见识、胆识。一个人要成功,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抓手”,因为“人为道而生,道为人而活”。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以“学生是主体”作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从自学到合学,让学生的主动性高涨,把时间、空间、自由都还给了学生,使课堂变成了“六堂”:学堂、思堂、辩堂、错堂、乐堂、得堂;尤其是在课堂上引导潜能生暴晒错误,做到了错误前置,让错误在同学和老师的思辨过程中得以纠正,进而在课堂上努力做到知识、智慧、生命的和谐统一。他还提到一堂课要有三声:掌声、笑声和质疑声,掌声是赏识、肯定,是心灵沟通,掌声让学生感到更自信、更主动、更有尊严;笑声说明课堂是快乐的,轻松的,友好的;质疑声让师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内涵、更有深度。他说: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是热爱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的,有自己的见识、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因而教育成功的要素有三点:一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二是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三是热爱教育、研究教育,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在谈到课堂细节问题时,孙校长说,我们要思考: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解决学生做人的问题。因为影响学习的有两个因素;一是学习动力,这往往是非智力因素;二是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强调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敏捷性,特别是要注重训练逆向思维,在传统的教学中缺少的是否定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讲到杜郎口中学课堂时,他说分为四个阶段:自学、合学、展学、测学。特别提到“潜能生的关注”,因为潜能生大多不是由于智力缺陷,而是由于好习惯没有养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通常处于弱势,在传统课堂上往往被忽视,甚至受歧视,因此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首先关注潜能生,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潜能生讲解,中等生评价,优等生拔高,给潜能生充分展示的舞台,足够的尊重,这样就克服了传统课堂的弊端。孙校长还介绍了几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1.质疑法;2.问题法;3.竞争法;4.关注法;5.评价法。
其次是来自潍坊市潍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韩吉东作了题为《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的报告。他从当前课堂现象谈起,提出合作学习是优质高效课堂的指南,它可以转变学习方式、调整教学关系、优化课堂结构、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而且合作学习是课堂改革的理念,体现的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特点,可以达到解放老师、解放学生的目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合作学习的根本是让学生走向自主,《基础改革发展纲要》就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的父母在孩子的生命历程中更多的关注了成才、成功,却忽视了成长。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基本要素有六点: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个体负责、集体自加工、合作技能、合作方法。他还提到了合作学习让学生达到的十个要求:一、清晰的学习要求;二、浓厚的学习兴趣;三、强烈的学习动机;四、端正的学习态度;五、科学的学习方法;六、有效的学习习惯;七、创新的学习思维;八、准确的角色定位;九、立体的学习目标;十、多元的合作能力。而且我们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拓展小组合作的形式,从“课堂小组”到“学校小组”,再到“社会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点在于建模、入模、定模、出模。,使学生的学习从“想学”到“会学”,进而“学会”,达到“创学”。这样在课堂上有一个“三性”标准:主动性、生动性和生成性。再还有三条规则:一是“三讲三不讲”规则,讲容易混淆的问题;讲容易出错的问题;讲容易遗漏的问题。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问题;不讲学生自己就能学会的问题;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问题。二是“三要三不要”规则,要及时反馈;要堂堂反馈;要节节落实。不要搞形式;不要有无效教学环节;不要齐步走。三是“五体现五不准”规则,指导学生要体现启发性、差异性、结构性、规律性和拓展性。不准简单重复;不准机械照搬;不准琐碎设问;不准一刀切;不准信口开河。在谈到合作学习模式的原则时,他提到以下七条:(1)开放性原则:走进社会,关注他人,融入自然,自主发展;(2)实践性原则:互动参与,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我感悟和实践;(3)模糊性原则:问题提出的潜在性、研究性,解决问题的启发性;(4)差异性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5)创新性原则:通过多维复合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6)生成性原则:自主、合作建构学习空间,体现一种生成性学习;(7)全员性原则: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均衡发展。接下来他讲了新授课、复习课、评析课等课型在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教学流程,还讲到了合理分组、科学分工以及开展合作的方法,如中间的笔、转圈、小组访谈、三步访谈、竞争法激发全班等,谈到了课堂合作的十大技巧,帮助学生学习:1.倾听他人讲话;2.独立思考、独立完成;3.遵守规则、按部就班;4.不被分心干扰;5.向他人求助;6.表达观点、勇于发言;7.与他人好好相处;8.质疑释疑保持冷静;9.对自己言行负责;10.为别人做点好事。最后他说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玫瑰,虽然花开有早有晚,花期有长有短,但每一个学生都一样的美丽!他还特别提醒老师们:不惟模式、抓住内涵;强化训练、形成常态;贵在得法、重在创新;灵活运用、务实高效。
通过聆听两位专家的讲座,我们对高效课堂和合作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家都急切地想要去即墨二十八中和昌乐二中感受一下高效课堂的具体情况。
即墨二十八中实行的是“和谐互助高效教学模式”,他们用雷锋精神孕育出“和谐互助”理念,校训是“用爱心和智慧开启未来”。课堂上,同桌两人为一组,学习优秀的是师傅,学习稍弱的为学友,师傅一列,学友一列,师友互助学习,实现互助共赢。师友各有职责:师傅的职责是,教会学友学习,对学友的思想、行为、纪律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督促。学友的职责是,课堂讲解,积极答问,及时请教,弄懂问题。互助规则有以下四条:1.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插话;2.一定要先独立思考,再师友交流;3.师友共用一本书,拿起笔来,边讲边划;4.不懂一定要问,师傅要引导学友分析问题,尽量让学友在你引导下堵路解决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将二人小组作为一个共同体,关注的是这一共同体的共同成长质量,实行捆绑式评价,师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彼此更加团结,无论谁有进步都令人高兴。既有助于两个人学习上的共同提高,也有助于两个人合作意识的形成。而学会合作,就提升了人生的境界,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了一定的准备。通过在青岛即墨二十八中参加“和谐互助”高效课堂听课及培训活动,我深感“和谐互助”是一种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一对一”互助活动的价值,明白真心诚意帮助“学友”同时就是帮助自己,而老师则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备课工作,特别是做好预设与生成,在课堂上真正做好引导,使学生真正达到巩固与掌握知识和方法,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走进昌乐二中,就看到他们的教育培养目标: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他们打造了“271高效课堂”,基本理念如下:1.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全人教育,目中有人,在民主和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心灵。2.“271课堂”的一个核心:以学生为核心,两个目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两个重点:导学案编制和学习小组建设。3.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4.遵循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打造“271课堂”。 5.“271课堂”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其内涵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1.学习内容上,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教师教会。2.学生组成方面,20%的学生为优等生;70%的学生为优秀生;10%的学生为待优生。3.影响学生学习因素方面,20%的因素为智商;70%的因素为情商;10%的因素为行商。4.课堂时间分配及安排:20%(约10分钟)展示点评,总结升华;70%(约30分钟)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0%(约5分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通过听课我们了解到:“271高效课堂”的关键有如下七点:1.学习目标的引领;2.导学案的编制;3.学习小组的建设;4.高效学习科研小组;5.培训;6.课堂评价;7.学生评价。他们在每个教室里都张贴:昌乐二中学子八大素养;值周班长、值日班长赠言;全班同学的生日榜;详细的小组及同学评价表;家庭公约等,而且人手一册成长日记、典型题集、写作(本)等,班级有班级日志,成长相册,这些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成长。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步伐远远落在这些课改名校的后面,尤其在合作学习方面,我们还有诸多困惑需要去明了,有许多困难要去克服。合作学习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但由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在实践中钻研不够,使得我们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面临许多障碍,而最关键的就是我们在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性就是要转变观念,重新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人才观,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