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识点:人物形象怎么考?

2023-04-26 16:55 作者:解语析文  | 我要投稿

知识点:人物形象怎么考?

有关人物形象的考题,通常有以下四种,答题要素见下:

一、概括人物形象:

①通常用两字或四字短语、成语概括(当然也是建立在理解文本内容基础之上的;尽量借用文本中的关键字词)

 

二、分析人物形象:

①结合文本的内容(主要是人物事件);

②归纳概括其性格特点。

 

三、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①点明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②结合文本的内容分析塑造方法;

③归纳概括其性格特点。

附: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1、      常规方法:外貌(神态、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细节)

2、      其它方式:侧面烘托(正衬与反衬)、对比、环境烘托、抑扬……

“机智”的答题表述:通过写……,侧面烘托侧面衬托)出……。

                通过将……与……对比反衬出……。

 

四、评析(鉴赏)人物形象:

①定性;

②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塑造方法;

③点明其形象特点;

④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主旨)或社会意义。


四种相关考题类型图示

例:1.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①李疑字思问,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②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泛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还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③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内。金陵俗,妇孕将产者为不祥,逆旅多不舍。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④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⑤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

1.根据第②③段的内容,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李疑的主要品质。

                                                                           

参考答案:1.轻财好义(或古道热肠  急人之难   扶危济困  乐于助人)

2.根据第②③段的内容,分析李疑的主要品质。

                                                                           

参考答案:2.通过写李疑如数按籍还黄和不顾不详之兆收留临产孕妇,表现其轻财好义(或古道热肠  急人之难   扶危济困  乐于助人)的品质。

3.第②③段运用了相同手法来塑造李疑的形象,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3.这两段都用了对比(反衬)的写法,将别人的唯利是图与李疑的“古义勇风”的品行对比,突出了李疑轻财好义(或古道热肠  急人之难   扶危济困  乐于助人)的形象。(这两段都用了反衬的写法,用别人的唯利是图或冷漠反衬出李疑的轻财好义)。

4.根据第②③段的内容,评析李疑的形象。

                                                                           

参考答案:4.李疑是一个有德的慈善之士。这两段都用了对比的写法,将别人的唯利是图与李疑的轻财好义(或古道热肠  急人之难   扶危济困  乐于助人)相对比,突出作者对“古义勇风”的品行的推崇(这两段都用了反衬的写法,用别人的唯利是图或冷漠反衬出李疑的轻财好义,表现了作者对李疑的赞美之情)。李疑的这种品质,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例2.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201416小题)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16、评分说明:按如下三个方面评分。

一、镜湖女的身份(渔家女子)和形象特点(如年轻美丽(外貌)、活泼可爱(性格)、热爱生活(态度)等);

二、作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用描写和叙述的手法塑造形象、浅显直白的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生活气息、以清新的景色烘托镜湖女的清丽等;

三、结合例子作具体分析。

 

考试运用:

1.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20分)

徐稚传

①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不就。

②延熹二,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①。天挺俊,为陛下出,当铺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粮②,备礼征之,不至。

③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途,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②。吾无德以堪之。”

④灵帝初,欲蒲轮③聘稚,会卒,时七十二。

⑤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亦隐居不仕。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建安中卒。

——选自《后汉书》有删减

注①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希望众多的贤人,诞生征这个王国里。②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送给他一把青草,赞美他拥有美玉一样的品德。③蒲轮:蒲轮车

21.联系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徐稚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知识点:人物形象怎么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