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职工薪酬”

2023-07-12 15:05 作者:扬帆只影向谁去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扬帆,今天开启个人财经知识分享课堂第四课:关于职工薪酬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职工薪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最好不要买,因为这种公司再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职工薪酬这玩意大家都熟,它是企业向职工支付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12个月内需全部支付)、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这个科目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呢? 1、资本化和费用化问题 根据受益原则,职工薪酬大致有五个去向,第一个是进生产成本,变成存货价值的一部分,这一块是生产作业人员的薪酬;第二个是进销售费用,销售人员薪酬;第三个是进管理费用,这个比较杂一点,包括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技术研发人员(不能资本化部分)、行政人员等;第四是进研发支出(可资本化部分),变成无形资产价值的一部分,这块是研发人员薪酬;第五是进工程成本,变成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这块是专门负责基建项目的人员薪酬,主要发生在项目建设期。 这里面1、4、5项属于资本化,2、3项是费用化,也就是计入当期费用。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当期利润,就会在里面搞名堂。比如在第四季度将一些管理费用计入生产成本,这些成本进入存货,存货在年底没卖出去,就躺在资产负债表里变成资产(存货),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而最容易搞名堂的就是研发人员的薪酬,企业为了当期利润好看一点,就会想方设法将这些支出资本化,变成无形资产,在以后年度再慢慢摊销,是典型的寅吃卯粮。 另外,有时候一个项目的基建期和生产期没有一个清晰的界线,如果公司想减少当期费用,就会想办法将一些生产人员的开支放进工程成本,这跟研发人员薪酬资本化是一个道理,目的是虚增当期利润。 2、职工薪酬造假 上面谈的资本化和费用化问题,属于调节利润,而更恶劣的情况是直接对职工薪酬造假。比如说企业想增加利润,需要减少一些职工薪酬,你当然不能克扣员工工资啊,那就设个私密账户,用上市公司体系之外比如关联方的资金来发放部分工资,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亦或通过虚构员工人数: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虚构员工人数来增加公司的成本,或者虚报工资:上市公司可能会虚报工资,从而增加公司的成本,减少公司的利润。从而减少公司的利润,调节利润甚至偷税漏税。 减少福利:上市公司可能会减少福利,从而减少公司的成本,进而增加公司的利润。通过减少员工福利来减少成本支出进而调节利润,想想看就知道这种公司能有什么前途。             3、职工薪酬分析 职工薪酬分析可以分为纵横两个方向。 纵向就是历年职工薪酬对比,这个要结合公司营收、业务、员工人数等因素来综合分析,还要考虑时间因素带来的人力成本增长,来整体判断上市公司当期职工薪酬是否合理。 横向是将当期职工薪酬与同行业公司进行对比,这个要结合区域因素、业务结构、行业地位等因素综合判断。 4、从职工薪酬看上市公司竞争力 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靠人才,笼络人才当然要靠有竞争力的职工薪酬,特别是技术驱动型公司,如果职工薪酬偏低,很难凝聚一帮优秀的人才,从而丧失核心竞争力。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过高会大幅增加公司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盈利。部分高科技初创企业,会通过股权激励和股票期权来激励员工,从而把公司做大做强。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职工薪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最好不要买,因为这种公司再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闲话“职工薪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