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生长发育中的不靠谱
儿童生长发育辟谣行动也同步开始啦
生活中那些不靠谱的育儿谣言
我们一起来盘点下吧

牛奶当水喝,
补钙效果更好?
辟谣:
喝牛奶有很多好处,比如补钙、促进睡眠、缓解疲劳、饱腹充饥等。但把牛奶当水喝可不行。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是3%左右、含糖量约5%、含钙约1%。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每日应该饮水1500-1700毫升,如果按照这个量喝牛奶,钙的供给就会超量,脂肪和能量也超很多。
由于现在食物供应的种类丰富,人们动物性食物摄入的比例相对较高,蛋白质供给已经不构成我国居民的营养问题。也许对偏远地区经济落后的居民来说,牛奶才具有一些改善蛋白质营养的作用,但是,即便如此,用饮水的量喝牛奶,既不现实也不营养。

孩子圆圆胖胖才健康?
辟谣:
3-6岁是预防孩子肥胖的重要时期,如果学龄前期孩子的体重指数增长过快,青春期及成年肥胖的几率将大幅增加。有研究显示,88%的胖孩子成年以后可能会继续肥胖,并且对一生的健康产生影响。
孩子到底算不算肥胖?往往需要一个常用指标来说话,这就是体重指数,又叫BMI。它有一个非常简便的计算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当然,不同年龄、性别的BMI各不相同,家长可以对照《2-18岁儿童青少年BMI百分位数值表》进行判断。如果BMI大于或等于同性别、同年龄儿童85百分位,则提示孩子超重;BMI大于或等于同性别、同年龄儿童95百分位,则表明孩子肥胖。
饥饿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帮助孩子长个?
辟谣: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潘慧教授曾经科普过这个问题,“一般来讲,饥饿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增多确实是有这种现象,比如临床上用胰岛素、低血糖来作为生长激素兴奋试验的主要手段,通过一次或者两次的实验来测定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但是长时间的饥饿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会让孩子整体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得不偿失。只有摄入充分的、均衡的营养才能保证成长,这是长个最基本的条件。”
不午睡会影响孩子长个子?
辟谣:
影响孩子长个的重要因素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两大特点:脉冲式分泌和昼夜节律。昼夜节律说的是,白天生长激素分泌量少,夜间生长激素分泌量多,通常在孩子入睡后1小时左右的深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达到高峰,分泌量是全天总量的一半以上。
虽然睡眠对长高有重要作用,“人在睡中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这里的睡眠主要指的是夜间的深睡眠。白天人体内生长激素分泌量并不多,因此午不午睡对孩子长个并无实质性影响。但午睡会让孩子下午的学习活动等更有精力,因此适当的午睡是非常提倡的。

拍骨龄片辐射很大,
对孩子身体有严重影响?
辟谣:
依照目前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推荐,一般人群辐射限值为每人每年不得超过“5毫西弗(mSv)=(5000微西弗(μSv))”。骨龄检测是通过手腕部×光片观察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其射线剂量非常小,而且照射时间非常短。拍一次骨龄片,X光量少于0.00012毫西弗。我们平时坐飞机、看电视、用手机、过地铁,可能辐射量比这个大多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全自动微计量智能骨龄仪,不仅辐射剂量超低,而且还能实现从拍片、阅片到报告生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测骨龄和量血压一样简单。

生长激素是激素,
会有肥胖、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辟谣: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潘慧教授也曾经科普过激素相关的问题:“大部分家长会把生长激素跟糖皮质激素混为一谈。很多人一想到激素的话,可能就会想到糖皮质激素,因为类似强的松这样的药,用久了以后确实会出现肥胖、骨质疏松、血压高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家长就会想生长激素会不会引起类似的问题呢?”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生长激素叫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它从结构上、功能上与人体自然分泌的生长激素基本是一样的,主要是作用在我们长骨末端的软骨板上,让软骨细胞增生,让长骨向两边生长。大家都知道个儿高的人往往有个大长腿,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说此激素非彼激素,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激素,人体内的激素大概有几千种,大家不要把两者混淆。”
想要孩子长得好,
就要加大运动量?
辟谣:
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刺激孩子的长骨骨骼,增进骨骼吸收钙和磷的水平,提升骨骼的生长速度。但运动并非越多越好,如果超负荷运动,反而会损伤孩子身体。运动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安全第一、循序渐进、适度适量。那怎样的运动才有助于孩子长高呢?针对不同年龄段,运动建议有所不同。
4-6岁孩子建议:

6-10岁孩子建议:

孩子只是长得矮长得慢,
等等就会长高了?
辟谣:
恰恰相反,身高是健康的晴雨表,矮小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疾病。比如和发育相关的疾病(体制性生长和青春期发育延迟、宫内生长迟缓等);与内分泌相关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早熟、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成骨不全、Prader-Willi综合征、Tuner综合征);慢性全身性疾病(心脏疾病、胃肠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
同样,也不能单纯等待,把希望寄托于晚长。晚长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遗传有关,也就是说晚长的孩子通常父亲或者母亲也有晚长史;一种是与机体能量消耗过多或营养不良有关。当今社会生活条件普遍提高,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晚长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所以目前孩子晚长的几率相对较低。
总之,一旦发现孩子身高偏矮,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科学评估,积极治疗,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