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钱、性、运动还是食物

2023-03-21 21:53 作者:水臭い野郎です  | 我要投稿

注:问题之书第二问,乱想乱答,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果让你选择痴迷一样东西,你会选择金钱、性、运动还是食物?

答:

又是选择性的问题。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还是互相了解用的。

老规矩,还是先顺着问题的思路来一点一点谈吧。


首先,明确问题中的各概念:

痴迷:是一种汉语词汇,它是指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严重者将脱离现实,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来源:百度百科)

金钱:我就理解为一般等价物,也就是社会信用吧。

性:原始而来的肉欲。

运动:人的运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一套规则,又有习惯所约束的行为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来源:百度百科)

食物:吃?

先从食物开始:

与生俱来的欲望,那就是吃。从小时候哇哇大哭等吃奶,到长大天南海北找饭馆,无不是受这个欲望所控制。这种吃的欲望,也意味着我们大脑无论如何受用,终究不过是一个动物,需要以食物来获能,进而供给其他生命活动。吃是根本。

吃是根本的,是必须的,对吃痴迷又该如何理解呢?

回归食物概念,对食物的痴迷,姑且分为对食物制作方式、口感的痴迷和对食物的量的痴迷。

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暴食了。而如果是前者,范围就会急剧扩大。

有点难想了,换个思路。

上述选择,哪一种你更加希望与你人生价值进行结合?

(快乐与创造性活动?)

如果将人生价值与食物结合,先排除暴食,那么关于食物,制作方式、制作材料、烹饪手法、甚至全自动烹饪技术改良,都可以包含创造性,而创造后多少都会有本源的快乐产生。最不济,一切交给别人,做个美食家专心评判别人的菜肴也是一条路子。

那性呢?既然单提到性,而没提到爱,那允许我将这个性认为是肉体的欢愉以及其相关产业。鉴于这个东西比较灰色,与它相关的,多少都被赋予负面的色彩。但人生价值的选择是自由的,而这个本能的、促进人类发展的行为本身也没有什么负面的。(人类总喜欢把自己的情绪外延化,导致中性的东西也都被变了质)

与暴食相对应的,就是无止境的贪图性的本身。这种纵容基础欲望的,利用自然奖励机制的行为,按脑科学来讲,就是多巴胺能的行为,带来的价值与快乐就犹如沙滩上的海浪一样短暂,留不下什么东西。那么,性的外延呢?这就有意思了。首先,我们不能否定性的存在,也无法否定性欲,这是健康人的本能。不提倡过度追求,但自然行为,必然会发生。那么,满足这个原始欲望的各种器具与技巧也就有存在的价值。本着该享受的时候就尽情享受的基本思想,设计在这种场景下使用的衣物、器具和各种用品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而在非单人活动下,技巧也是一种让别人快乐的工具,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社会语境下是为多少他人带来了“快乐”。即使是围绕性,能让更多的他人体会到这些与本能相关的乐趣,也是满足了相当的社会需求。

关于本问题的痴迷,如果但针对自己,不去拓宽视野,就用于陷入单方面负面理解的谬误,而如果将问题中的事务拓展到社会层面,关联到产业甚至某一部分的社会进步的层面,那么也必然会有社会需求,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的渠道。当然不是说只想自己或负面是大忌,但角度太窄就意味着可能失去很多机会。

以上面的思路,运动也就很好理解。个人:健身,健康,好,倒不像暴食或纵欲。抬一级:运动员,获取荣誉;运动产品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等等、等等。

金钱,哦哦哦,这就不一样了。金钱是社会信用的高度抽象化产物,它本身就可以认为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当然,这与实体金钱概念有一点区别。实体金钱是高度抽象化的社会信用的强行具现化产物。如果一个小偷偷走了你几百块实体钱去消费,你可以认为是他在使用你的社会信用来进行消费,而不是他自己的社会信用。可以理解的是,一切非法手段获得的实体金钱都可以视为是他人社会信用,实际的判断方法交给法律。而我们这个金钱,就先认为是没有实体的信用吧。那么,以上其他的事物在实现社会需求,获得社会价值的时候,这种社会价值的体现就是金钱。我们痴迷某种东西,希望借由这种东西实现个人价值,希望获得社会价值,而这些所谓价值本就是高度抽象化的东西,本身难以感知,帮助我们感知到的,也就是代表社会信用的金钱了。

那么,追求金钱与前面那些有什么区别呢?

金钱是社会价值的直观体现,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能看到金钱背后的意义。如果只吧金钱当做一般等价物,痴迷金钱是因为它能够换得别的东西,那么追求的过程虽然能帮助一些人实现需求,但却难以获得长期的快乐。就像暴食,客观上实现卖家的出售需求,本人也获得了快乐,但在心中留下的东西很少,就像一个空壳而没有灵魂。

追求个人价值,解决社会需求,获得社会信用,用社会信用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这样一个正向循环的构建,大概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而金钱作为其中的媒介,帮助流动,提升效率。其他的事物,更像是追求个人价值的立足点。如果将金钱本身作为立足点,流动性就会受阻,效率就会降低,但如果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立足点,社会信用自然会促进这个过程,让实在的金钱流动起来,小河成大河,虽然入了海,但惠及了中间无数的人。这大概也是那些投资家所做的事。但金钱毕竟也是太高位了,难以触及根须,人的精力也有限,无法分辨所有复杂的情况,这大概是有钱投资方被被投资公司中的妖魔鬼怪吞噬的原因吧。神奇的是,只要流量够大,中间修多少大坝也能冲垮,这时候,到底追求什么,痴迷什么,倒也不那么重要了。

最后,我该痴迷什么呢?

如果还没搞清楚自己的毕生目的,先范范的以追求金钱为目的进行活动,也未尝不可。(具体的,这时候还想什么抽象)



金钱、性、运动还是食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