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翻译】《神灸经纶》灸后调养(1)
求点赞、收藏、硬币、评论支持
灸后调养
【原文】灸后气血宣通,必须避风寒、节饮食、慎起居、戒恼怒、平心静气,以养正祛邪。寿世青编有五养说,可以却病延年。
【翻译】艾灸后,气血宣通,必须要避免感受风寒,饮食有所节制,生活起居谨慎,戒除恼怒,心平气和,来培养正气,祛除邪气。《寿世青编》有五养的学说,可以治疗疾病,延年益寿。

【翻译】第一在于养心,心是所有法则的根本,全身运行的主宰,是决定生死的根本,是善良和邪恶的源泉,人心与天地相通,是神明的主宰,也是疾病的产生于心关系密切。大概一个不好的思想萌动,在神志中思考,在外面传播到体外,不向善良的方向走,就会五脏气血逆乱,大病缠身,如果是闻达的名士灸不会这样,心情平静,很多祸事都会被消除。
【原文】老子曰:夫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翻译】老子(应为太上老君)说:神喜欢清静,但萌动的心会惊扰它,心想要平静,但欲望常常牵引着它不让他平静,能够去除欲望的人心自然平静,心平静神自然就安定,自然无欲无求,三毒不会发生。
【原文】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所以妄想成病,神仙莫医正心之人,鬼神亦惮,养与不养故也,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来去应以自然,,忿、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法也。
【翻译】孟子说:养心没有比清心寡欲更好的办法了,经常妄想,导致疾病。性情中正的人,不需要神仙帮助,鬼神都会忌惮他,这就是养心与不养心的区别。眼睛不乱砍,耳朵不乱听,嘴巴不乱说,心不乱萌动。贪嗔痴的人容易招惹是非,放下自己和别人的所有事,事情没出现不能预先准备,遇到事情不应该过于受到惊扰,事情过了就忘记,任其自然,忿、恐、惧、好、乐、忧、患都在它应当出现的时候出现,这就是养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