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園別館
建於日治時期的松園別館,據說曾是神風特攻隊出任務前度過最後一晚的地方。而即使戰爭結束許久,士兵的亡靈們仍舊不願離去……
位於花蓮縣美崙山上的松園別館,是建設於日治時期的軍事設施。座落在半山坡上的這幢建築,完整保留著過去的房舍,往東能將美麗的太平洋盡收眼底,是現在許多人到花蓮觀光的首選之一。然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棟建築在過去,曾是當地人口中的禁忌之地。
據說日治時期,當神風特攻隊的隊員要出任務之前,會被帶到松園別館接受天皇賞賜的「御前酒」,以及藝妓的陪伴,在木造的軍事俱樂部度過最後一晚後,隔天便出發執行死亡任務。
或許是因為士兵們的思念仍停留在別館裡,據傳人們會在上廁所時聽到日文的招呼聲,但回頭卻見不到人。也有傳說孕婦或體質較為敏感的人,在踏入松園別館時會感到噁心、嘔吐,甚至如鬼壓床般全身無法動彈的情形。
事實上,松園別館在日治時期的正式名稱是「花蓮港陸軍兵事部」。是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執行募兵與管理兵役的業務而建設的軍事設施。陸軍兵事部在一九四二年正式開廳執行業務,而在事務廳附近的木造建築則是當時的兵士部部長的宿舍。隨著二戰結束,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後,兵事部也一併被國民黨接收,並一度用作理化實驗室,直到一九七八年才又交給退輔會管理。
然而在退輔會接收後,於一九九二年再度轉交管理權之前,都沒有對該處做有效的利用。荒廢的建築與日治時期曾是軍事用途的背景,讓兵事部鬧鬼的傳說不脛而走。日本士兵鬼魂打招呼的傳言最早從何時開始,現在已經找不出特定的時間。但在二○○○年,兵事部即將以「松園別館」這名字重新開放前,新聞報導中就已提到別館因為大門深鎖,而「各種光怪陸離、神鬼靈異的傳說不斷」。
也有當地老一輩的人回憶,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不讓民眾靠近軍事基地,透過小孩刻意放出鬼故事的風聲,到了戰後,會在半夜聽到兵事部有軍人踢正步、喧譁的聲音,更是流傳甚廣。可以知道松園別館的傳說不僅流傳許久,最早或許還可能是日本政府為了避免民眾靠近而刻意放出的消息。
有趣的是,在一九九九年時,民視製播的戲劇節目《台灣奇案》其中一集的單元劇,以自稱是神風特攻隊轉世的人為藍本,拍攝了日本士兵轉世成花蓮人,卻不斷受到前世記憶困擾的故事。當時電視台所選擇的舞臺,便是松園別館。由此可見不論是否與靈異相關,松園別館與日本士兵,尤其是神風特攻隊的連結,都強烈存在於當時花蓮人的心中。
一九九七年,松園別館的經營權再次轉移到退輔會花蓮農場手上,並於同年擬定要將別館拆除並在原地興建觀光飯店的計畫,結果引來當地居民與藝文團體的抗議。在經過許多文史工作者與民眾的努力下,終於在二○○○年獲得內政部審查通過,訂為「歷史風貌專區」,並在一連串的修復工程後,於二○○四年正式開園。
現今的松園別館已經成為花蓮知名的觀光景點,同時也不定期舉辦各式文藝展覽,幾乎難以想像會是當年盛傳有鬼故事與士兵靈魂徘徊的地方。從人人避諱的靈異景點到文史保存、展示的熱門展場,這樣的變化不但有趣,也讓人忍不住想到同樣作為古蹟保存下來,卻因為疏於管理而成為「鬼屋」的其他地方,例如基隆鬼屋等,是否也會有著在未來的哪天蛻變成另一種風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