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解说文案(11)
孟子云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岳不群忍痛割爱
把自己的兄弟献祭换来了五岳盟主
同样沈一石也忍常人不能忍
用心爱的芸娘毁掉“曾经的自己”
(琴艺)
所谓琴艺者
情义也
沈一石亲自策划
毁掉了他与芸娘的情义
而芸娘亲自参与
毁掉了她一见倾心的高翰文
所以沈一石会这么得痛苦
他逼着他爱的人替他把她爱的他推向了深渊
于是沈一石他爱着的她为了他失去了她爱的他从而怨恨了他
这种苦情的戏码
不知道比琼瑶阿姨高到哪里去了
在改稻为桑的阴谋之下
给了芸娘和沈一石的镜头
其实就是整个大明体制下人物命运的缩影
导演还在用沈一石芸娘隐喻
大众面对碾压而来的命运的不可挣脱
织造局的小太监
面对沈一石的时候
很客气的称呼了一声“沈老爷”
这和马宁远当初被太监挡在门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说里这四个太监搭配的很好
高矮胖瘦一样一个
电视剧里不够还原
分明是一胖三瘦
“高矮胖瘦”之所以对沈一石客气
一来是沈一石和杨金水关系匪浅
二来是沈一石有花不完的钱
不给沈一石面子
就是打杨金水的脸
何况沈一石的面子还很值钱
沈一石一出手
“茶钱”是每人一千两
一千块一声“爹”
愿意赚这个钱的人可以从淳安排到杭州
何况是一千两
何况只是客气一点叫声老板
拿了钱的太监充分显示出了契约精神
马上就要干活捉奸
沈一石却让“高矮胖瘦”等等
这“等等”
是沈一石对高翰文芸娘的最后温存
沈一石虽然害了高翰文
但他确实喜欢这一对璧人
他把自己那些骨子里的幻想
都寄托在了高翰文的身上
他内心的爱也都放在了芸娘身上
所以他要给他们最后教授琴艺的时间
残留最后半个时辰的美好
小说里高翰文在琴房弹出泪星
芸娘听出了一脸颊的眼泪
而沈一石坐在那里
双手虚空弹琴
也热泪满眶
电视剧这个颇为诗意的场景改了
高瀚文并没有亲自演示
没有体现出那种琴痴的感觉
反而像个老实的教书先生
电视剧的场景并没有给我小说中那般触动
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琴声的烘托没有到位
观众比较水平有限
这种高山流水的琴艺未必能打动大众
另一方面导演也许也弱化了这段感情的浓烈程度
否则与电视剧整个灰调会有些不搭
太强调个人感情
会有着拖泥带水的感觉
琴声停下来的时候
把魂已经寄托到高翰文身上的沈一石惊醒了
沈一石马上意识到是要换芸娘来弹了
于是他还忍着没有让太监动手
这点点的温存对沈一石太重要了
重要得就像我们冬天大早上起床前
要在被窝里多赖的那五分钟
芸娘做了最后一点不甘又不敢的努力
劝高翰文离开
高翰文根本没有往深处想
他心中冒出了一丝不快
因为他以为自己认真教
芸娘却不肯好好学
再看芸娘的眼神高翰文又对这句话换了一种理解
以为芸娘是觉得太耽误自己了
所以满是歉意的劝自己离开
这“鸡同鸭讲”的郎情妾意
算是高翰文在浙江感受到的最后一点虚幻的善意
芸娘问高翰文愿不愿意魂归邙山
高翰文说吾从嵇康
这其实的意思是问高翰文会不会改变初心
高翰文所谓吾从嵇康
表达的是自己的书生傲骨
芸娘的她也从嵇康
则表示自己的不屈
打算反抗沈一石所安排的命运
这里稍微讲一下邙山的典故
邙山自古被誉为风水宝地
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的说法
历代帝王和达官显贵有很多都选择葬在了邙山
当地有戏称“跺一脚就惊动三皇五帝
刨一镐满是秦砖汉瓦”
可以讲葬在邙山是一种归宿的追求
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不得不感慨古人意识之领先
早早知道了房地产的重要性
不仅仅生要有所居
死也讲究位置
我们现在只顾及强调生前居所的“价值”
却不够重视增加埋骨地的“价值”
到底是差了一筹
说回剧里
芸娘学广陵散
不仅仅学到了高翰文所传授的嵇康神韵
更添加了自己决绝的鸣响
高翰文被这音律所震惊
沈一石更是心惊
所以他马上让“高矮胖瘦”去抓
因为他知道再耽搁
也许芸娘就会和盘托出
(29:54 7s )
这一声喝止
可以看出沈一石最后柔软的地方
他怜高翰文
就是在怜自己
(30:15)
电视剧与小说比
少了“高矮胖瘦”之前的几句话
直接从高翰文喊叫开始
小说里“高矮胖瘦”各有一句话
大意就是指责高翰文勾引杨金水对食
从而要求高翰文立下字据
说明勾引芸娘这件事和他们四个无关
一个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
转头变成了阴谋的仙人跳
何况这不是单纯的仙人跳
这是索命的绳套
毁掉的不仅仅是高翰文的名声
更敲碎了他的膝盖骨
让他只能在浙江官场跪下
以广陵散做诱饵
更是玷污了自己的精神偶像嵇康
这天堂跌下地狱的感受
怎能让高翰文不恨
“高矮胖瘦”把衣服扯开缠住高翰文
看起来好像只是胡搅蛮缠
大家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
四个男人脱了上衣抱着你是什么感觉
再进一步
是四个非男非女不阴不阳的人
又是什么感觉
古龙笔下
陆小凤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风流浪子
进了太监窝都觉得自己浑身难受
何况是自幼生活优渥风雅惯了的高翰文
这怎一个“恶心”了得
这里有一点需要分析
“高矮胖瘦”要高翰文写下的字据
表面上看是非常别扭的
因为明明要污蔑的是高翰文勾引芸娘
却让高翰文立下与他们四个无关的字据
从后面的剧情看
他们让高翰文写的字据也非常的没头没脑
写得是“我与芸娘之事和旁人无关”
“高矮胖瘦”让高翰文这样写的目的有两个
一来“与芸娘之事”说得非常含糊
可以往大了说
也可以往小了讲
总是留有余地
这个字据的目的并不是要举报高翰文
只是威胁高翰文
所以只要高翰文屈服于压力
真正让他承认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
而这样含糊的一句话
既可以给高翰文留一些余地
也可以给他们自己留一些余地
将来真闹将起来
也追究不到这四个人污蔑的罪名
毕竟“与芸娘之事”
既可以说是与芸娘偷情
也可以说是教芸娘弹琴
更重要的一点
他们是杨金水的四个下人
甚至可以说是杨金水的四条狗
四条看家狗
把芸娘这个杨金水的私人玩物拿来挣钱不说
还让杨金水长了绿毛
这让杨金水知道岂止脱不干系
所以写下这样的字据
也是为日后留个保护
这里我忍不住多说两句
好的作品一定会有留白给读者品
因为人物心理全部写出来
那就变成了一种啰嗦的冗长
而读者能从一句话里
看出来作者隐去的话
这就是读者作者隔着书本在不同时空里的互动
对于作者来讲
读者能看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那就是对自己作品的莫大认可
我自己写小说的时候
就深深体会到过这一点
但留白绝不是玩猜谜游戏
更不是推理案件
作者不可能把自己的作品当做本格小说给读者来猜
很多人的解读
简直把大明在内的许多作品当成了推理小说来看
索隐派讨厌就讨厌在这里
它从来不从作者的思想和整体入手
去作品外找的证据不是为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
而是为自己的结论而诡辩
把一句普通的话解读拆成是猜字游戏
最后得出的结论变成天方夜谭
诚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这是指对作品角度的解读
不是对作品客观描写的否定
把A做的事硬说成是B
这不仅仅是拿观众当傻子
更是不尊重作者的创作
例如我就看到有人说笑傲江湖里
定逸其实不是岳不群杀的
而是左冷禅甚至任盈盈杀的
这就是不是解读角度的差异
我不想针对谁
但对于这样的思路
实在是不吐不快
何茂才和郑泌昌计划完毕
就急忙去了地牢
这里注意两个人之前商议时候的镜头语言
这样的俯视视角需要把镜头放到房梁的高度
必然是有意为之
导演为什么要设计一个这样的一个视角
我和朋友聊到的时候
他想了半天说应该是暗示梁上有人
郑何被监听了
大明王朝里
确实存在着各种情报的监视
镜头中也会有非常不易察觉的暗示
但这个镜头显然不是
有没有谁能以这个视角看到郑何
有!
它的名字叫做天
导演用这个镜头视角
表达的就是这样一句话
“人在做,天在看”
何茂才去了地牢见倭寇头子井上十四郎
小说里戒备比电视剧要严得多
何茂才身边是站满了兵
而且全部拿着长枪
枪尖对着井上十四郎所在的牢房
这阵仗既体现何茂才的怕死
也体现井上十四郎的凶狠
有着汉尼拔出场人人如临大敌的既视感
电视剧里则去掉了这个阵仗
因为小说里对个人战斗力的描写
其实颇有些离谱
进入到了武侠的范畴
井上十四郎一掌
就可以把矮几击碎成几块
从两人对话里可以得知当时倭患之深
居然能杀了一省按察使全家
这是什么级别的大案
何茂才给井上的条件从对话也可以分析出来
以井上一条命
放掉牢里的十几个倭寇
还要给他们很多的丝绸
以百姓膏腴奉倭寇
再让倭寇害百姓
这般行径
真不知要用什么言语来形容
井上最后加了一个条件是一条河豚
何茂才对井上的称呼是“井上十四郎先生”
而对河道衙门的要求是“死也给我立刻弄一条河豚来”
对洋人奴颜婢膝
对自己人趾高气昂
何茂才虽死
他的基因倒是没绝
郑何的计划终于完成了
但这计划有一个致命漏洞
这个漏洞并不是设计上的问题
而是不可弥补的硬伤
我们之后再具体讲
(37:16 13s)
失魂落魄的高瀚文只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海王虽然不可能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
但其中关窍是想得到的
小说中说
有所谓的官场
就是出则排场
入则“气场”
官员能感受到高瀚文郑泌昌何茂才的气场变化
浙江官员虽然不知道郑何耍了什么把戏
但心里就觉得议案可以通过了
从高瀚文的神色也可以看出来
再无第一天的意气风发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奈的憔悴
小说里
书吏是先从何茂才开始发
然后呈之字形依次下发
这很合理
座位顺序就是地位排序
除了发黑锅
发其他东西都是仙尊而卑
而电视剧则走了个口子形
这显然不合理
何茂才居然是最后一个拿到的
这种眼力见的书吏
第二天就可以去领最后一份禄米了
两页六条二百余字
一字未改
注意镜头交代
王用汲手拿议案
可见是看过了
而海瑞闭着眼
手里也没有议案
说明压根就没看
海瑞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议案写得是什么
没有这般敏锐的洞察力
光靠直海瑞在浙江早就被玩死了
(39:05 34s)
何茂才这时候出来拽文
这幅小人得志的嘴脸着实是low
注意这个笑声
是不是恨不能给他一耳光
而郑泌昌则要稳重许多
轻轻举手示意
何茂才的这一言一行海瑞都看在眼里
所以后来海瑞审郑何的时候
对两人的态度差距很大也源于此
何茂才这番话其实内涵很多
不仅仅用翰林揶揄高翰文
更恶心的在于
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这个风流一语双关
暗示的是高翰文昨天在琴房的“风流”
而“不改一字两难自解”
明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
但字面下的意思
既是嘲讽高翰文当初提出的两难自解的奏议
更是告诉高翰文
这份议案你要不改一字
我们浙江的难和你高翰文仙人跳的难就都解开了
何茂才毕竟是正途出身
玩文字的水平可不低
但把玩文字的水平都用到这里了
更是平添几分可恨气息
注意郑泌昌冠冕堂皇的说辞之下
高翰文和何茂才的神情
这才是留白手法
高翰文面对步步紧逼
还不肯投降
这骨头已不算软
这时候书办上茶
可以看出导演编剧安排的心思之细
书办上茶居然是倒着上的
先卑而尊
显然是大违常理
但很合乎逻辑
茶一定要最后给高翰文
因为茶下面压着的就是高翰文的字条
如果先给高翰文上了茶
这字条就会被后面的人看到
知乎有人曾经问过
高翰文干嘛不直接把字条抢过来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从技术的角度讲
高翰文的手未必有这么快
从人心的角度去揣度
高翰文的性格
一个自负风骨的书生
既然写下了字据
就不肯能用这么不堪的方式抢回来
何况高翰文即便真的抢到了这张纸条
那在巡抚衙门抢纸条的事情
立马会暴露在所有浙江高级官员的面前
大家不知道纸条的内容
但总归知道这是高翰文的某个把柄
高翰文这么做
等于直接把自己做了一件不堪的事情暴露了出来
这时候只要好事者愿意编
纸条可以是高翰文嫖妓没带钱的欠条
可以是高翰文在织造局偷盗的认罪书
高翰文直接社死
所以纸条虽然近在咫尺
高翰文却决不能去抢
项羽老师的这灰恶的一瞪
诠释非常到位
这里有个细节
小说里高翰文是慢慢拿笔
手都在颤抖
而电视剧则是一把拿过
决绝的就要签下去
我认为电视剧的改动更好
高翰文要签下去的这一笔
不仅仅会出卖淳安建德的百姓
其实更要在生死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王用汲这一声喊住高翰文
让他在鬼门关前面
最终停住
王用汲叫住了高瀚文
却又立刻被何茂才打断
贤者润莲会有怎样的高光时刻
我将在下期继续解读
喜欢这个视频请点赞投币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