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初次尝试”---曼丽夏M1880旋转弹管步枪

2021-11-23 18:57 作者:蒙娜丽Doge  | 我要投稿

      1880年左右,奥匈帝国和皇家军事技术委员会(德语: kuk Technisches Militärkomitee - TMK)开始为奥匈军队进行新式连发步枪的选拔,当时身为奥地利军械公司Österreichische Waffenfabriksgesellschaft ,简称:Œ.WG) 设计师之一的费迪南德.曼丽夏决定参与其中,在同年就完成了他的第一款使用活动式机头枪机和弹管供弹系统的原型,称之为“ Repetier-Gewehr mit Rohrbundel-magazin in kolben M.80 (好长),简称“M80”型。

       M.80的供弹系统由安装在枪托内的旋转弹管和弹管底部的供弹簧组成。其具体结构是将3个管状弹匣组成的管子组装在枪托内,每个弹管内可装5发弹,3组的容量为15发,口径11×58mmR M1877黑火药步枪弹,枪机打开,后拉到一定位置时能实现自动供弹。在向后拉枪机的过程中,弹壳一般不会自动退出,多数情况要往外抠弹壳,比较繁琐。

      

  本人依据设计图纸画的原型枪,可能和图纸有些许出入:👇

 

👆 特殊的并联式旋转弹管,每当拉开枪栓,3个弹管便会轮流供弹,直到全部打完为止,类似与转轮手枪的供弹方式。


👆 原图样稿,枪栓的外形很可能借鉴了法国的克罗巴查克MLE.1878步枪,因为当时奥匈军队也曾购买过一些的克罗巴查克步枪。

           

            其实曼丽夏的第一款设计与当时各国的设计师的想法类似,都是为了更好地增强火力,就把供弹方式改为常见的弹管供弹结构,安装在枪管下方或者枪托里,它们通常的特点是容量大(从 5 发到 17 发),但它们的装填非常耗时(每个后续弹药单独装填),并且随着弹管被清空,武器的平衡性发生了变化(头重脚轻或者脚重头轻),这使得射手更难瞄准,很容易错过开火时机。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M.80的设计并不完善,结构复杂也不易生产,再加上重新装填时间太慢,军方并不感兴趣。这导致了曼丽夏不得不放弃旋转弹管供弹的设计,开始重新研制结构较为简单的武器。(续)

(1)“初次尝试”---曼丽夏M1880旋转弹管步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