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创】维吾尔是融合民族而非突厥后裔

2023-11-30 02:20 作者:中国大黄鸭鸭  | 我要投稿

  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可追溯至唐代的回纥人,由药罗葛、胡咄葛、咄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嗢素、药勿葛、奚耶勿等九个氏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合而成。回纥人在建立汗国之后,又融合了仆骨、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拔悉密、葛逻禄等民族的成分,进而形成了回鹘人。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攻破,回鹘人除一部分迁入内地同汉人融合外,其余迁入甘肃和新疆。宋代,迁入新疆的回鹘人又一次融合汉、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民族,形成畏兀儿人。明代,畏兀儿再一次融合察合台汗国境内的蒙古人,形成缠回人。1934年,新疆省发布政府令《改缠回名称为维吾尔布告》,决定统一使用维吾尔作为汉文规范称谓,意为维护你我团结,首次精确表达了维吾尔族名称的本意。   突厥是中华民族已经消失的古代成员,活动在中国北方,是突厥汗国的统治民族,由阿史那、阿史德、执失、苏农等四个氏族融合形成。维吾尔族先民回纥虽然也生活在中国北方的突厥汗国境内,虽然也被古突厥的反动奴隶主阶级称作所谓“黑突厥”,但是受到突厥汗国欺凌和奴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突厥,不是突厥汗国的统治民族古突厥的组成部分。630年,古突厥归顺唐朝,成为中华民族的成员。744年,唐朝与回纥联合攻灭后突厥汗国,并剿灭古突厥。从此,古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其他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也随着古突厥的剿灭自8世纪中后期开始陆续离开中国北方,并在西迁中亚西亚过程中与当地部族融合,形成多个新的民族,新民族的反动地主阶级虽然在伊斯兰化后产生所谓“突厥认同”,但各个新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已经形成各自的民族特色,与古突厥已经有本质区别。   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其中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这些民族都具有各自历史和文化特质,绝不是所谓突厥的组成部分。例如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是回纥,乐器有独他尔、达甫等,音乐有十二木卡姆等。再如哈萨克族先民的主体是可萨、咄陆、突骑施、葛逻禄,乐器有冬不拉、胡布兹、斯布孜合等,舞蹈有黑走马等。又如柯尔克孜族先民的主体是黠戛斯,乐器有库姆孜、克雅克、秋吾尔、巴斯、邦达鲁等,舞蹈有比依等。再如乌孜别克族先民的主体是粟特、花剌子模、马萨盖特,乐器有斜格乃等,舞蹈有木纳佳提、塔娜瓦尔等。又如塔塔尔族先民的主体是塔塔儿,乐器有库涅、科比斯等,舞蹈有阿迪努西卡等。以上都是这些民族各自历史和文化特质的生动体现。臆造拼凑并不存在的所谓“突厥文化共同体”,就是虚无化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各自的文化个性。

【原创】维吾尔是融合民族而非突厥后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