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鳞版在摩天大楼与海岸线的战术重心区别及双层建筑的龙鳞板战术发散

本文章中内容皆为个人对于龙鳞板战术配置的简介,如果有意见和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的交流和指点!
首先,本文对防守方的要求在于拖延时间和保存有生力量两方面。其次尽可能让打野干员或者点周围的干员对进攻方进行骚扰与及时对点内进行回防支援。最后,将进攻节奏拖慢,迫使拆弹器无法及时安装获得胜利。
对于龙鳞板,主要拥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道具交换,二是分割战场。

首先以海岸线作为第一个例子:在海岸线这张地图中,总共有两条楼梯可供防守方由下至上转移,而由上至下的转移则多了一条中间花园的路线。但是在这个地图中,这条由上至下的路线会被屋顶的进攻方所控制。那么,由此可以得知对于常规打野,路径是很少的。所以在海岸线这张地图中,龙鳞板对道具交换更侧重一些,区域分割的作用有时会影响防守方干员的转移。
图2是在二楼水烟台球点时我个人常用的龙鳞板放置位置,首先需要一提的是,在红箭头处标记的位置是不可以放龙鳞板的,此处的龙鳞板会隔断整个L字的走廊,一旦蓝梯失守,进攻方由水烟方向推进入走廊,若在房顶有架枪的进攻方此时防守方几乎无处可躲。其次,蓝色箭头位置的龙鳞板是一个灵活位,可以不放龙鳞板来提高防守转点的灵活性,但是当VIP被攻下时走廊将要面临多重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将此处VIP门封锁后可以在VIP外墙被攻下后交换一个道具,或者逼迫绕行和敲开拖慢节奏,但是相对打野几乎是放弃了VIP与大床房方向的两间房间。最后的三面是常规交换道具的位置,在此就不再多提。

第二个例子的摩天大楼,在我的理解中更加强调龙鳞板对于区域封锁的作用。在摩天大楼这张地图中共有三条楼梯可作为防守方由下至上转点,同时在大鼓房间还有一个可以从上翻越下去的缺口,而这个缺口与海岸线中间的花园不同一般很少会有进攻方会架枪堵住。这个方面可以说明在摩天大楼这张地图中,防守方的转点移动更加灵活。
图3是在防守摩天大楼2楼卡拉OK与茶水间时的龙鳞板放置位置。其目的是将整个摩天大楼的防守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由卡拉OK、艺妓、茶水间和大鼓组成的重点防守区域。其中大鼓是我常站的位置,且是除去两个炸弹点之外的重中之重;另一部分则是神龛、龙雕、盔甲、办公室、和挂画五个房间,是供防守方打野游走骚扰的非重点区域。

这样的划分的目的一是可以通过给大鼓与艺妓房间的软墙打开脚洞后可以通过大鼓对艺妓房间进行控制。

二是在大鼓与挂画房间的连接门被破开后,可以利用空隙移动至一楼,保证有生力量存活。在移动至一楼后,可以选择三条不同的楼梯,来进行快速转移与点内的支援。首先是距离最近的餐厅楼梯,可以通过打开艺妓房间与餐厅楼梯的连接软墙,重新获取对艺妓房间的控制。

其次,从后侧楼梯回防,支援原本位于卡拉OK的队友。

最后,也是最绕远的路线:通过东梯回到二楼从非重点区域回点,有很大几率抓到进攻方的背身,从而减轻茶水间的防守压力。

在以上两张地图的不同运用中,可以得到一个不太成熟的结论:龙鳞板的两种用途的侧重,取决于地图点位对与打野或者阔防干员是否能够灵活转移,从而达到上述的防守方的两大主要目的:拖延时间和保存有生力量。
在彩虹六号中不乏类似以上两张地图的双层结构建筑,例如要塞、荒漠服务站、边境等。以此类推,是否可以总结出相似的龙鳞板的使用方式呢?这个问题我将会留到后面,在经过一定量的实验之后,再写一篇文章出来,给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