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C26000适用标准:GB、JISH、DIN、ASTM、EN;
环保黄铜C26000C2600塑性优良,强度较高,切削加工性好,焊接,耐蚀性好,热交换器,造纸用管,机械,电子零件。
均匀的 Ta 涂层含少量 Be, 其含量沿涂层深度逐渐增加, 在涂层底部 Be 含量达 8.6 wt %,并有微量 Cu(0.5 wt %) ; 沿基体凸起区域由 Ta、 Cu 和 Be 元素组成, 其中 Ta 含量约60 wt %左右, 有少量 Cu 元素扩散至该区域周围。 Ta-Cu-Be 岛状凸起在均匀 Ta 区域的交替出现, 形成 Ta/Cu 特殊界面。 与 750 ℃相比, 800 ℃/2 h 制备的 Ta 涂层表面更加平整致密, 主要成分为 Ta 和少量 Be, 表面依然存在岛状凸起, 但数量明显减少。
硬度:O、1/2H、3/4H、H、EH、SH等;适用标准:GB、JISH、DIN、ASTM、EN;

特长:优良切削性能适用于自动车床数控车床加工的高精度零部件。
800 ℃渗 Ta 涂层厚度增加至 8.56 μm, 但截面组织形貌和成分与 750 ℃ 形成的 Ta 涂层基本相同, 涂层与基体间由 Ta-Cu-Be 扩散层连接, 只是 Ta-Cu-Be 暗色峰状区域扩大, 但数量减少。 850 ℃/2 h 获得的 Ta 涂层具有与 750 ℃相似的表面形貌,由 4.7-35.9 μm 的岛状凸起组成(图 3-2e) ; 涂层厚度与 800 ℃渗 Ta 相当, 约为 8.64 μm(图 3-2f) ; 沿基体凸起的 Ta-Cu-Be 区域较 750 ℃形成的涂层尺寸明显增加, 数量增多, 且部分凸起呈连续分布。
铜 Cu :68.5~71.5
锌 Zn:余量
铅 Pb:≤0.03
铅 Pb:≤0.03
硼 P:≤0.01
铁 Fe:≤0.10
铍 Sb :≤0.005
铋 Bi:≤0.002
注:≤0.3(杂质)

由 Ta 涂层截面组织及元素分布可知, 三种温度制备的 Ta 涂层中与基体以 Ta-Cu-Be扩散层连接, 750 ℃、 800 ℃和 850 ℃时 Ta-Cu-Be 形成的扩散深度分别为 1.21 μm、 4.55μm 和 5.91 μm, 且随渗 Ta 温度升高, 从基体扩散到涂层中的 Be(Cu) 原子数量增加,基体元素向涂层的扩散距离增加。 Ta 涂层表面均是由 Ta 和少量 Be 元素组成, 岛状凸起处 Ta 含量较高, 说明凸起处 Ta 粒子在渗 Ta 过程层中沉积速度较快。 Be 原子在高温下扩散入 Ta 涂层, 并与 Ta 结合形成化合物 Ta 2 Be, 故涂层中含有一定量的 Be 元素。
抗拉强度 σb (MPa):340~460
伸长率 δ10 (%):≥25
硬度 :85~145HV
注 :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厚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