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索纳斯的焦点

人类诞生了
人类进化了
人类建立了城市
人类不再衰老
人类成为了神
“然后人类濒临着灭绝”
我嘴里嘀咕着什么,不知不觉放慢了手头的工作,不过虽说是工作其实就是日复一日的记录而已,连记录本身也只是给自己找点事做,如果我想的话也可以从此停手。
一个头发凌乱的男人从门外走进来,由于地面太杂乱,喀扎一声,不知道踩到了什么东西。
“既然闲的慌不如收拾收拾屋子吧,难不成你还想滋生一堆老鼠和蟑螂尝尝荤?”这个男人叫冬彦,他没有细说过他的来历,可能他自己也忘了吧。他双手抬着一个纸箱放到旁边的桌子上。
“那就免了,不过最近连老鼠和蟑螂也没见过了,在过去那么多废土题材的小说都写世界末日以后只有那种东西能活下来,结果还不是不知道躲哪去了”我走到纸箱旁边,一边翻着里面的东西一边说“结果能笑到最后的还不是人类嘛”
“要是还能笑的出来也不会变成这样吧”冬彦低下头“王祈,你怎么想,人类走到这一步究竟是因为什么?”
“不老的副作用和环境的变化啊,结论早就得出来了”我知道冬彦的前半句话有其他意思,但我的回答依旧是教科书级别。
约一个千禧年前,人类解明了人体细胞的分裂机制,那之后仅两百年,生物学家就找到了让人不老的办法,当然,由于伦理问题这个技术的临床使用被严格限制,价格也不菲。但有需就有求,这个办法被不断改进,最终只需要进行一次性的静脉注射就可以永葆青春。正当人类以为自己成了神的时候发生了几件事让神代迅速的总结了。
首先是不老技术的副作用,起初还有半数的人不接受不老的技术,但这些人都死了,剩下来的不是死不掉就是看到没有皱纹的同龄人改变了主意。各国明白这样下去人口只增不减,便执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其效果显著……至少看上去是这样,当政府为自己的执行力沾沾自喜的时候才有人发现,人口出生率低下不是由于政策,而是因为不老技术的副作用,在最初几代并没有这种副作用,但几百年间他们的后代也接受这种技术,不孕的副作用开始出现且发现的太晚了,这个时候人新生儿出生率仅有过去的3%,其中女性出生率为0。为什么这个问题爆发的如此出其不意,甚至于已经分娩过的女性也无法受孕了,生物学家一头雾水,解决办法也没找到。
如果仅仅是新生儿不会增加倒不会导致人类灭绝,毕竟现在地球上的人都不会衰老。可在人类磨磨蹭蹭研究解决不孕的几百年里生态问题也爆发了,温室效应和海洋中的塑料颗粒使海洋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如果仅仅是环境的剧变,环境的自我净化和动物的适应性也能应付,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超自然恢复的速度,物种的减少造成的后果就像爱因斯坦说的一样,蜜蜂被认为灭绝之后人类已经几乎没办法生产食物。
生态问题的话,靠营养液栽培和人造食物也有办法养活不少人,但谁也不想成为那个“不能被养活”的人,于是战争爆发了。不是为了科技和黄金,这次现代人就和原始人一样,为了争夺土地和剩余的食物,人口锐减大半。
人造食物也没怎么普及,不仅仅是战争分散了注意力,在战争结束以后第三个问题出现了,或者说这第三个问题终结了战争:人类不再想活下去。不知道是娱乐手段的减少、无止境日常的单调还是和生育率一样是不老技术对大脑的副作用,这已经没有人研究过了(可能是我没找到相关文献)用文字形容就是纯粹的“绝望”,甚至像电影《灭顶之灾》的内容一样开始自寻短见,失去食欲和危机意识,这大概也是冬彦想讨论的。但我还是认为这不是理由,大概没有哪本书会写:某个物种灭绝了是因为他们不想活。虽然也有旅鼠跳海这种典故,但一整个物种灭绝的理由是自己不想活我还真没见过,再说纷纷嚷着“我不想死”的可是我们自己啊。
但无论如何战争之后人类全体的低求生欲确实是一个不能否认的现象。最明显的根据就是这个仅存的适宜居住的地区竟然无人争夺,这里除了我们俩就只有一个没有接受不老技术的老人而已,也不知道是他是不想还是没有机会了,想到这里我觉得讽刺,我比他大至少四百岁。
不孕不育的副作用、生态问题到最后的自生自灭,每一个事件的破坏力都不亚于核弹,对人类的打击犹如手术刀一样精准,这就是真正的神对狂妄的灵长类下达的神判吧。
“你怎么想,人类走到这一步究竟是因为什么?”这个问题我在脑海里思索了无数遍了,其实我还有一份手稿写下了这些东西,只不过我一直不太想和别人(现在“别人”仅有冬彦和隔壁名叫卡尔的老人了)讨论这个问题。
我的动作不知何时僵住了,就和我一开始写记录一样,双手停在了纸箱里,以至于冬彦说了什么我都没听清。回过神来的时候隔壁那个老人走了过来,几乎在刚刚同样的位置踩出了喀扎一声,这时我才注意到他们踩到的是一块电池的包装盒。
老人笑呵呵的说“今天天气不错,要出去散散步吗?”
我点了点头,冬彦还有事处理就拒绝了。可能是在研究营养液培育菜园的技术吧。
“我走路不快,咱们都慢点啊,反正时间多的是”老人依旧笑呵呵的,这是在拿我开玩笑还是随口一说呢。
我久违的找了件外出的衣服和室外鞋,上面堆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而老人那边早就准备好了,他这个时间都是出去逛逛的,有时也会像今天这样邀请我们。我一打开门就被许久没有见过的烈阳照的睁不开眼睛,说是烈阳可能有点过了,只不过在室内待久了而已吧。即使如此,今天的太阳确实很明亮。
“天气确实不错”。
老人笑着没有回答
我走在开裂的水泥路上,电线杆的根部衍生出一朵橘色的小花,一只蜜蜂在附近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