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备考-内科-内分泌科-原发性甲旁亢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钙磷代谢:
3种离子(钙、磷、镁);
3种激素(PTH、CT、VD3);
3个器官(骨、肠、肾);

骨形成指标-ALP(儿童是成人的3倍)、骨钙素;
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的酸性磷酸酶TRAP、空腹尿Ca/Cr;
成骨和破骨是偶联的,但是甲旁亢时成骨不能弥补破骨造成的破坏;
基本概念:
原发性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增生、肿瘤)导致PTH分泌过多,通过作用于骨和肾导致血钙升高、血磷降低;部分患者除了血PTH高、血钙高以外无其他症状;
继发性甲旁亢是由于血钙低(比如VD缺乏性佝偻病)导致代偿性PTH分泌增加,但不会矫枉过正,PTH虽然高但血钙还是低的;
三发性甲旁亢-由于继发因素导致的低钙长期未得到纠正,导致甲状旁腺出现自主性,在血钙纠正后仍然分泌PTH;
假性甲旁亢-异位PTH分泌过多(如肺鳞癌);
可为MEN1(胰旁垂)、MEN2(铬旁髓);甲状腺髓样癌;
病因:
甲状旁腺腺瘤>增生>腺癌;
病理生理:高血钙、低血磷、高尿钙、高尿磷
过多PTH分泌,导致骨钙动员、肠道吸收钙增加、尿磷排泄增加,最终后果是高血钙、低血磷;过高的血钙不能抑制PTH分泌,血钙持续增高;
骨-广泛骨吸收脱钙,导致纤维囊性骨炎;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尿羟脯氨酸升高提示骨转换增加;
肾-过高的血钙导致肾脏排泄钙负担加重(虽然PTH促进肾对钙的重吸收,但血钙过高时超过此作用,尿钙还是升高),高尿钙、高尿磷,容易发生肾结石和肾脏钙沉积;
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只有血钙升高、PTH高,没有临床症状;
高钙血症:
神经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个性改变、四肢近端肌无力、肌萎缩(钙浓度与神经肌肉兴奋性呈反比);
钙沉着-沉积于肌腱导致非特异性关节痛,沉积于皮肤导致搔痒;
高钙危象->14mg/dl时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
骨骼:
早期骨痛、局部压痛,后期纤维囊性骨炎,表现为骨骼畸形、病理性骨折,部分患者有骨囊肿形成;
X线指骨内侧骨膜下皮质吸收和颅骨斑点状脱钙有诊断意义;
肾脏:
高尿钙利尿作用-多尿、口渴、多饮;
肾结石-反复发作的肾绞痛和血尿;
肾钙沉着症-逐渐导致肾功能损害;
肠:
纳差、腹胀、恶心、呕吐(高钙导致平滑肌蠕动减慢);
顽固性消化性溃疡(MEN1,胰旁垂);
辅助检查:
血-血清总钙11mg/dl、游离钙>5.12mg/dl、血清磷减低、碱性磷酸酶升高、血PTH明显升高;
尿-血钙>11.5mg/dl时尿钙增加、尿磷增加、尿羟脯氨酸增加;尿cAMP增加,加入外源性PTH后尿中cAMP不再继续增加;
正常钙磷饮食条件下,磷清除率增加、肾小管磷重吸收率降低;
大量糖皮质激素不能使血钙降低;
诊断:
关键是高血钙+高PTH;定位诊断的对于手术治疗很重要;
高钙血症的鉴别诊断:
恶性肿瘤-肿瘤骨转移、MM;
药物-过量服用VD3、VA、氯噻嗪类
原发、继发、三发性甲旁亢-血PTH可明显升高,但是低钙;
假性甲旁亢-如肺癌可分泌PTH相关蛋白,可导致高血钙、低血磷,但是PTH降低,有原发瘤表现;
治疗:
原则上手术治疗,不能手术的药物治疗;
单个甲状旁腺肿大为腺瘤,切除之;4个甲状旁腺肿大为增生,切除3.5个;一般术后给高钙饮食或口服补钙;如有纤维囊性骨炎,可能继发严重低血钙,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补充VD;部分患者术后长期甲旁减,需要长期补充钙剂和VD;
西咪替丁可抑制PTH合成和分泌,用于不能手术者;
高钙危象-静脉补充生理盐水+速尿,利于尿钙排泄;禁用双氢(有保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