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开放的 EtherCAT 技术已经过 20 年的实践验证
由倍福开发并在 2003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的 EtherCAT 通信系统久经实践考验,是一款高性能实时以太网解决方案。事实上,EtherCAT 凭借其技术发展的连续性确立了市场地位,进一步成为开放的 IEC 标准。目前的 EtherCAT 所具备的高性能和创新潜力对于满足未来 20 年的高性能自动化应用需求来说仍然绰绰有余。

由倍福开发的 EtherCAT 超高速通信技术 20 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功,早已成为全球开放性实时以太网通信标准。
倍福一直专注于高性能控制解决方案的研发,并持续突破自动化领域性能极限。这一切都基于 PC 控制技术理念——使机器直接获益于包括高算力在内的 PC 的所有优势。EtherCAT 的开发使得 21 世纪初的以太网 PC 接口获得高性能,并积极作用于机器自动化领域。20 年后的今天,一切依然如故。
也就是说,标准以太网协议设计用于传输大量数据和长数据报文,并非机器中常见的小数据量信息——如 1 位限位开关值或 16 位模拟量值。EtherCAT 原理创造性地将这两个领域“合二为一”,带来了很多优势:
使用标准的以太网报文,因此,主站设备无需专用通信卡
利用现场总线内存管理单元(FMMU)实现在报文传输过程中处理数据,从而能够在不让主站过载的情况下实现最大协议效率
采用以太网点对点协议,这是确保 EtherCAT 诊断功能最优的关键
分布式时钟引入了高精度和自动同步的系统时间,为基于时间轴的现代控制方案提供了基础。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项成熟技术和提升市场整体接受度,EtherCAT 技术协会(ETG)对行业的支持为 EtherCAT 在全球获得更高的采纳率和成功做出了同等的贡献。
EtherCAT 的独特卖点之一是,该技术核心 20 多年来一直保持未变。芯片中包含的基本协议始终保持不变,并以完全向后兼容的方式进行了扩展,包括 Safety over EtherCAT。EtherCAT G 网络中甚至可以集成和运行百兆 EtherCAT 系统。即现在的 EtherCAT 设备可以直接在一个具有 20 年历史的系统中运行。这也意味着控制架构中的 EtherCAT 技术不会出现瓶颈,大多数应用仍然可以使用百兆速率。而 EtherCAT G 具有足够的潜力,可以轻松满足未来 20 年的所有高端需求,不会出现技术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