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镜·杂记》其二:新海诚向现实“退”了一步

2023-04-08 21:27 作者:谜一样的眼镜  | 我要投稿

写在最前面,也是最重要的!

该文章纯属个人电影观后感,所以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评判与剧透,本文涉及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天气之子》与《铃芽之旅》,未观影者请自觉退后一步!

一切还要从《你的名字》说起

不知什么时候起,《你的名字》、《天气之子》与最新的《铃芽之旅》被冠以“新海诚”灾难三部曲的名号,作为过去热爱《言叶之庭》与《秒速5厘米》的“伪”诚哥粉丝来说,这些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那么好。

当《你的名字》火遍全世界时,诚哥甚至与宫崎骏相提并论。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赞誉时,内心很是喜悦,当然也有些怀疑,毕竟宫崎骏在业界是什么地位啊!

因此当《你的名字》在国内上映后,我便独自一个人怀着十二分激动的心进入了家附近的电影院,聚精会神地欣赏了整部电影,最后却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出来。

新海诚,变了。

不可质疑的是,《你的名字》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过去新海诚作品中那些细腻的情感与自我内心的表达逐渐褪去,不再拘泥于苦闷与孤独,诚哥将镜头对准了象征未来的年轻人。依靠一贯优秀的作画与配乐,《你的名字》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如今回想《你的名字》所讲述的故事,有人痴迷于城中的少年与乡下的少女的奇妙爱情,有人惊叹于跨越时空的故事设计,但我想,《你的名字》更像是展现了一群年轻人如何改变世界的故事,并且新海诚也一反常态,给予了男女主戏剧性的好结局。

现在想起最初看完电影后的惆怅,那时候的我觉得诚哥变了,比起之前对生活的描绘,诚哥开始用一种美好的理想主义创造故事,年轻人的爱与执着最终获得了打败现实的力量。这很好,但我看完后心里却不是滋味,也许是因为这份力量太过理想化了吧!他无法引起我的共鸣,反而使我怀疑,难道诚哥也落入商业电影故事的“俗套”中了吗?

年轻人真的可以那么简单就改变世界吗?

这句话一直回响着。

《天气之子》是新海诚向现实的一枪

在《天气之子》上映后不久,我看到了很多差评,但作为诚哥的“伪”粉丝,我还是选择跟风进了影院,甚至买了本小说版的《天气之子》希望加深对电影的理解。

结果,奇怪的电影节奏,逃离故乡的少年,有超能力的少女,一把看上去没必要的枪,以及最后“反常规”的结局——诚哥这一次选择为了爱淹没一座城市。大部分观众在看完后表示一头雾水,他到底想干什么?

相比《你的名字》,尽管《天气之子》的票房也还算不错,但我想更多人对诚哥在《天气之子》上的表现并不买账,甚至觉得这很糟糕。如果不是一如既往让人放心的作画和配乐,以及新海诚之前积攒的名声,我也觉得这部电影是不值得一看的。

直到......我看完了《此时此刻的我们》,才好像理解了一些诚哥想说的内容。

年轻一代注定要抗下时代的重量,正如电影中因为无法接受生活而选择逃避的少年,很多人指责他的弱小,却没有选择去理解他的弱小。相比之下,拥有超能力的少女则显得十分强大与成熟,早早承担了照顾弟弟的责任,为那些渴望晴天的人们提供服务。她与无能的男主形成了一种对比,但她真的强大吗?将超能力抽离出来,当观众与少年了解到少女的真实年龄后,应该都不禁唏嘘,她这个年龄明明也是社会中的弱者,如今却承担着不属于她的重担。可以说,她被迫执行着沉重的任务,甚至在满足他人的期待中丧失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力。

所以,这一切值得吗?

新海诚用一把看上去莫名其妙的枪回答了这个问题,弱小的男主用枪声回应了“大人们”的阻挠,用自己的意志拯救了本应牺牲的少女,为了自己的“爱”选择淹没东京。弱小的年轻人用最自私的想法,得到了自己的幸福。相比《你的名字》中理想化的结局,在这个故事里,为了达成男女主幸福,显然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所以,这一切值得吗?

我想,这是我看这部电影后,思考最久的问题。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个故事太“幼稚”,主角的行为太自私,但我却觉得这是个离我们很近的问题。年轻人该为了什么站上舞台,我们是否要向一些“期望”妥协,我们是否能承受后果?

新海诚通过《天气之子》向现实开了一枪,尽管结局有些儿戏,但也无法磨灭其中的冒险精神。当然,我依然认为《天气之子》不是一部令人满意的作品,新海诚在故事上有些操之过急了。

走完《铃芽之旅》,新海诚回到了现实

看完《铃芽之旅》,说实话并没有太让我惊讶,新海诚为观众带来的是一如既往靠谱的作画与配乐,他在开头设计的第一人称镜头甚至让我感到震撼。同时,我也看到了新海诚的一些转变,比起过于理想化的《你的名字》,过于叛逆的《天气之子》,《铃芽之旅》以公路片的形式登场,回到了年轻人的创伤与和解。

灾难,过去的创伤,两代人的隔阂

《铃芽之旅》的故事概括来说是主角治愈自己创伤的旅程,是寻找生命意义的旅程,也是与亲人和解的旅程。想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的诚哥野心不小,尽管实际从电影来看,不少角色有些符号化的倾向(特别是男主)。而现在,请允许我在此抛开“人与自然”这一视角,单纯将其作为“公路片”来谈谈吧。

所以,为什么要踏上旅程?

与前两部作品不同,《铃芽之旅》的开始来自一场意外。这场意外的起因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一位神秘的帅哥,但如果再深挖下去,则是由于女主内心最深层的创伤。

这位有些神秘的帅哥戏份很少,他是作为女主对新生活的欲望出现的。有趣的是,新海诚很喜欢写乡下与大都市之间那层微妙的感觉,于是在《铃芽之旅》中,一位从大都市来的帅哥成了乡下少女心中那个一见钟情的对象。

与此同时,这份欲望无意间勾起了主角心中的创伤。这是必然要面对的矛盾,她在接近这份欲望时,也无意间触摸到了自己的过去,回想起自己的母亲,以及自己本想遗忘的痛苦。

另一方面,欲望又好像顺应了主角想脱离原本生活的愿望。眼前是通往“母亲所在世界”的门,她想要过去,于是她选择拔出象征着“束缚”的石头,可惜事情并没有如她所愿。事实证明,生活的弹性不打算放过主角,她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于是“对新生活的欲望”与“过去的创伤”合为一体,男主以全新的姿态诞生,他既代表美好的未来又代表不得不面对的过去,因此女主如果想要得到自己的幸福,必须先解决自己过去的问题。而最初作为罪魁祸首出现的猫,则象征着被年轻一代视作“”束缚”的长辈,因此一开始阻碍着女主的,正是平日里她无法理解与承受的“亲情”。

总之,为了获得自己的幸福,也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主角踏上了旅途。

就像公路片那样

电影之后的故事并不复杂,女主带着她的欲望与创伤旅行,途中遇到了不少善良的人。一次远离家乡的旅途,看上去脱离了原本的束缚,毕竟女主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才出发的。可实际上他们的旅途却离“束缚”的核心越来越近,因为从束缚中解脱的“长辈”已然登上了故事的舞台。

没错,这趟旅途不只是主角的旅途,也是她的亲人与猫的旅途。

猫与主角的亲人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讨厌会将主角带走的危险的外来欲望,反之希望主角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中。同时他们又深深爱着主角,甚至愿意为此牺牲自己的人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故事的另一个核心矛盾——主角过去的稳定生活是以长辈的牺牲达成的,那这部分牺牲如今又由谁来偿还?于是主角很快便发现,过去长辈们承担的重担,之后也必须以年轻一代的牺牲解决。

于是第一部分的旅途有了一个答案,女主还没有准备好,因此她选择了退缩。与《天气之子》不同,主角没有勇气牺牲百万人,这导致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欲望,继续蒙蔽创伤,以此来求取之前那份稳定。在诚哥心中,这个选择是被长辈“称赞”的。当女主为了寻找拯救男主的办法而寻求男主爷爷的帮助时,作为长辈的爷爷先是肯定了男主的牺牲与女主的选择,并认为去破坏这种秩序的行为是不合适的。

年轻人 vs 长辈

很明显,在过去擅长描写“妥协”的新海诚,在经过转变后想讲更多。如今的他没有理由放弃那份理想主义,所以正如《你的名字》与《天气之子》那样,《铃芽之旅》的年轻人也选择为了自己的幸福奋不顾身。

在我看来,电影中女主第一次勇敢而诚实面对自己的欲望,正是在男主牺牲之后,她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失去男主,所以她用最直接的语言表达了心中对长辈的不理解与讨厌。(与猫的对话)

不过就像之前说的,这部作品中的长辈无疑是爱着年轻一代的。在新海诚眼中,两代人的隔阂需要通过直接沟通来解决。所以,最终男主的爷爷还是承认了女主的欲望,给予了主角指引,并希望猫继续去帮助女主。于此同时,女主最需要正面面对的,那个追逐女主而来的亲人,也在之后的故事中登场。

大雨中,互相不理解的两代人展开了一次对话,这恐怕是全片展现两代人矛盾最激烈的一场戏。

言语间,长辈的爱与牺牲,年轻一代的诉求与痛苦,随着激烈的争吵碰撞在一起,正如同样激烈的雨一般。最后,女主的亲人晕倒,另外一只大猫出现了。在我眼中,这只猫的出现就像是长辈压抑已久的痛苦终于得以释放一般。

这次争吵后,年轻一代与长辈对原有的隔阂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渐达成了和解。女主也终于发现,本来被自己认定为阻碍的长辈,其实是不断指引自己的存在。(无论是猫还是亲人)

这条贯穿全篇的故事线,最终也以两代人的和解结束,象征着女主追求欲望途中的“束缚”消失了。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束缚解除后,女主踏上了第二段旅途,这是继续追求欲望的旅途,是治愈创伤的旅途,更是“寻根之旅”。因此这个故事的终点实际上是来到了“起点”,也就是回到了创伤的源头。请注意,这个时候我们可怜的男主依然保持着双重象征的身份。(当然,在前面故事中他的形象逐渐被丰富)

女主在长辈的帮助下回到原点,这一次她终于鼓起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创伤,因为只有这样她才真正找到自己的幸福。

揭开创伤是痛苦的过程,但也为主角带来了答案。通过尘封的日记本,她重新回忆起创伤的具体内容,这是一直以来她不断去拒绝的,而如今她明白自己已找到新的幸福,所以变得能够接受了。

如今她可以义无反顾进入到童年时她曾进入过的,最核心的创伤(门后的世界)之中。

最终,在象征“长辈”的猫的帮助下,她成功救回了自己的欲望,并透过欲望(男主)之口,主角们诉说了自己心中的愿望,也明确了自己的幸福。

“我们只是想要活下去。”

令人惊喜的是,女主在这个过程中发掘了被自己掩盖的真相,原来自己的母亲根本没有出现在门内的世界,当初年幼的自己见到的,其实是来自未来的,已经寻获幸福的自己。恍然大悟的女主将那个本来象征创伤的椅子交给年幼的自己,如今那张椅子被赋予了象征“希望”的意义。

如此一来,一直困扰主角的创伤也终于被治愈。和很多公路片一样,故事的结尾,主角在经过长长的旅途后最终收获了幸福,治愈了创伤,并返回了自己的故乡。(诚哥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故乡)

这样就可以了吗?

尾声,女主与亲人沿着来路返回,重新体验了一路上遇到的人与事,年轻一代与长辈和解了。主角与男主分别了一段时间,在不久后便又见面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女主未来能够得到幸福的生活,诚哥的故事又一次以主人公的好结局收尾。

可故事真的如此美好吗?就结果而言,女主的幸福依然离不开“长辈”的牺牲。两只猫作为男女主的替代镇压了灾祸,他们必须忍受无数个岁月的孤独,尽管他们本来就是做这个的。在前面故事中曾短时间扔给年轻人的责任,现在又重新回到了长辈身上。另一方面,虽然没有明讲,但我想男主在医院的爷爷最后恐怕也会是以死亡的结局收场。在我眼里,新海诚为《铃芽之旅》准备的结局看似美好,但实际上充满遗憾。

讲到这里,让我们回到这篇无序杂记的标题吧!

我认为新海诚在经历了《你的名字》与《天气之子》之后,还是选择向现实“退”了一步。在《你的名字》中,年轻人的愿望战胜了现实;在《天气之子》中,年轻人的意志反抗了现实;而到了《铃芽之旅》中,年轻人选择与现实和解。不难看出新海诚在理想主义上,又越来越关注现实社会了。

可以说灾难三部曲中的每一部作品,新海诚的初心都没有变,相比《秒速五厘米》等作品那抹注定的遗憾,如今的诚哥更渴望从现实中寻找一个温暖的东西传达给每一个停留的观众。

所以面对灾难,我们该怎么办呢?相信爱吧!这是诚哥最近选择的答案。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新海诚的电影有很多不同的视角和主题可以挖掘,无论是人与自然,人与神,这些都可以成为切入点。而我在《镜·杂记》的说法,也不过是纯主观的一家之言,是出于自娱自乐的目的写给自己看的。诚实讲来,《铃芽之旅》并不是一部特别让我满意的作品,当然也不是一部让我感到失望的作品,从电影里可以看到诚哥希望描述的一些积极的信念。在此,希望诚哥的电影可以越来越好吧。

《镜·杂记》其二:新海诚向现实“退”了一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