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概论》6.3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2)
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考察扩大再生产下社会产品是怎样实现的。根据上述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我们可以假设社会总产品是由下列的各个部分组成的:
Ⅰ 4,000c+1,000v+1,000m=6,000
Ⅱ 1,500c+750v+750m=3,000
在上列图式中,假定第一部类的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的半数用于积累,将其余的半数用于个人消费,在1,000m中,就有500转化为资本,500转化为消费基金。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那么,按照第一部类原来的有机构成4∶1的比例,转化为资本的500剩余价值,就有400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100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这样,第一部类第一年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按照它们的用途就可以分解为下列几个部分:
Ⅰ 4,400c+1,100v+500m=6,000
第一部类的这些产品是怎样实现的呢?由4,400c所代表的这部分生产资料,是准备用来维持和扩大本部类的生产的,其中4,000c要用来替换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400c则是追加的生产资料。这些产品除了有一小部分不经交换就直接投入原单位的生产外,其余部分都可以通过本部类资本家之间的交换而得到实现。但是,由1,100v+500m所代表的那部分产品,则不能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因为这些产品从价值上说是必须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的,但它们的实物形态却是生产资料,因此,这些产品只有和第二部类相交换,才能得到实现。
由于第一部类准备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价值达1,600,比第二部类原来消耗的生产资料1,500还多出100,这就使第二部类在补偿了不变资本之后,还有可能从剩余价值中取出100作为追加资本,来扩大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另一方面说,也只有当第二部类把不变资本由1,500增加到1,600时,第一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才能全部实现。
为了扩大再生产,第二部类在扩大不变资本的同时,还必须相应地扩大可变资本。如果有机构成不变,那么,按照第二部类原来的有机构成2∶1的比例,不变资本增加100,可变资本就应该相应地增加50。这样,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750,在扣除了100c+50v的积累之后,就只有余下的600可以供资本家个人消费。于是,第二部类在第一年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按照它们的用途就可以分解为下列几个部分:
Ⅱ 1,600c+800v+600m=3,000
在第二部类的这些产品当中,由800v+600m所代表的这两个部分,是可以在本部类内部实现的,因为本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需要这些消费品。剩下1,600c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恰好和第一部类1,100v+500m的生产资料相等,这就可以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来实现。
这样,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交换就可以用下列图式来表示:

经过上述的各种交换,社会总产品就全部得到实现,两大部类的资本家都能买到扩大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新增加的工人也能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必要消费品。于是,到第二年年初,第一部类的资本就可以由4,000c+1,000v=5,000增加到4,400c+1,100v=5,500;第二部类的资本也可以由1,500c+750v=2,250增加到1,600c+800v=2,400。社会总资本则由原来的7,250增加到7,900。这样,第二年的社会生产就可以在扩大的规模上继续进行。如果剥削率不变,到第二年年终就会生产出价值如下的社会产品:
Ⅰ 4,400c+1,100v+1,100m=6,600
Ⅱ 1,600c+800v+800m=3,200
第二年产品的实现,以及第二年以后各个年度生产扩大和产品实现的情况,都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加以类推。如果第一部类的积累率[1]不变,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剥削率也不变,那么,到第三年年底就可以生产出价值如下的产品:
Ⅰ 4,840c+1,210v+1,210m=7,260
Ⅱ 1,760c+880v+880m=3,520
而到第四年年底则增加为:
Ⅰ 5,324c+1,331v+1,331m=7,986
Ⅱ 1,936c+968v+968m=3,872
如此等等。
注:
[1] 积累量占剩余价值量的比例。